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
什麼是“核黃疸” “核黃疸”又名膽紅素腦病,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時,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基底核,視丘下核、蒼白球等神經核被黃染,...
核黃疸是一組嚴重的新生兒疾病,以由於先天和(或)新生兒體質因素所致的黃疸和血液內大量帶核紅細胞為特徵,同時因膽紅質對中樞神經組織的有害作用而產生神經症狀。其...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
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與小兒山生後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有關。有一種能夠消除體內多餘的膽紅素的轉移酶,要在小兒小生後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間,新生兒體內會...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與生理性黃疸不同,根據其特點可以相互鑑別。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由許多原因組成的一組疾病,常見的幾種黃疸原因是: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是指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由於膽紅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腦損傷。由於膽紅素的毒性作用導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腦損傷稱之為核黃疸。...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輕微的皮膚黃染,不需要治療,生後1-2周就會自己逐漸消退,稱為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這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間接膽紅素產生多,又缺乏肝...
正常新生兒黃疸指數最高約51.3μmol/L(3mg/dl),在生後4天左右達高峰,一般不超過171~205μmol/L(10~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6.5μmol/L(15mg/dl),...
早產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有60%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後一周內會出現黃疸,80%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病理性黃疸多指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黃疸在新生兒較其他任何年齡都常見,其病因特殊而複雜,既有生理性黃疸,又有病理性黃疸,還有母乳性黃疸。這些情況要區別對待,加以...
主要病因 臍帶血流阻斷,核黃疸 多發群體 新生兒 傳染性 無傳染性 缺血缺氧典型特徵 1、非常"敏感"或"激動",正常新生兒(尤其是低出生體重兒)在飢餓時會出現容...
在新生兒黃疸中有一種稱為母乳性黃疸,一般在生後4~5天出現,逐漸加重、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10天左右,然後逐漸減輕,3~12周恢復正常。此間哺乳、發育等均正常,大便...
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黃疸發生在生後24小時內,有50%發生在24~48小時,還有10%可能發生在生後48小時後。新生兒溶血病除了新生兒黃疸出現早以外,血清膽紅素水平...
▪ 治療嬰兒黃疸的中藥方 嬰兒高膽紅素血症病理生理 約50%的足月新生兒和更高比例的早產兒,在生後24小時後,其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症足以引起輕度的黃疸表現。 新生...
母乳餵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是正常新生兒在生長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是體內膽紅素濃度過高出現的皮膚黏膜黃染現象。...
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可有早產、宮內、外生長發育遲緩、餵養困難、嘔吐、生長緩慢及陶土色大便,新生兒期可看到黃疸,但常會延遲到2~3周,尿色暗黃,糞便常呈淡黃色,淺褐黃色,灰色或白...
過多的游離膽紅素可與腦部基底核的脂類結合,並干擾腦的正常功能,稱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因此,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時,對多種有機陰離子藥物必需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