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及嬰兒情緒加工腦機制的縱向研究

《新生兒及嬰兒情緒加工腦機制的縱向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張丹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生兒及嬰兒情緒加工腦機制的縱向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丹丹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準確、快速地加工情緒信息對人類的生存進化及其重要,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社會交往所必須的技能。剛出生的新生兒能否對情緒信息進行加工?生後1年內情緒加工的腦機制是怎樣發展的?本項目選擇受後天經驗影響最小的新生兒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從新生兒期到嬰兒期對被試的情緒加工腦機制進行縱向追蹤研究。利用ERP和fNIRS聯合採集,以神經電生理和腦血氧參數的時空模式為指標,在5個時間點(0,3,6,9,12月)考察嬰兒情緒性面孔/語音加工腦機制的發展規律,分別揭示快樂、恐懼、憤怒、厭惡等情緒信息加工機制各自的發展進程,從而精確劃定情緒加工神經環路早期發展的敏感時期,為制定有針對性的嬰兒撫育、干預方案提供科學依據。申請人具有認知神經科學、兒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多學科背景,已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依託單位北師大認知所可為項目提供堅實的硬體保證。合作單位北大第一醫院可在被試招募和追蹤研究方面提供強大的臨床支持。

結題摘要

本項目以生後0-12個月的新生兒(0月)及嬰兒(1-12月)為研究對象,採用ERP和fNIRS相結合的技術,以較高的時間和空間解析度獲取大腦在情緒加工過程中的神經電和血氧參數信息。通過在5個時間點(新生兒期、3月、6月、9月、12月)對被試進行視、聽通道情緒加工的縱向研究,分別揭示快樂、恐懼、憤怒、厭惡等情緒加工在個體發展過程中所對應的起源時間,探討嬰兒情緒加工腦機制在各階段的發展規律,進而劃定情緒加工神經環路早期發展的敏感時期。 在本項目的支助下,課題組在Human Brain Mapping,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Science (supplement) 以及《心理學報》等高水平期刊共發表研究論文22篇,其中16篇為SCI或SSCI檢索的英文論文,6篇為中文論文。另外還有兩篇英文論文已投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