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之戰

新河之戰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舉進攻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於龍山大破倭寇,戚繼光一路追殺至雁門嶺。倭寇遁走之後,趁虛襲擊台州,戚繼光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首領,餘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而圻頭倭寇竟又來侵犯台州,戚繼光率軍於仙居將其全殲。[11] 台州大捷後,戚繼光官升三等。而後,閩、廣一帶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帶作亂,總督胡宗憲無法平定,於是讓戚繼光來增援,戚繼光率軍於上坊巢將其擊破,倭寇奔走建寧,戚繼光引軍回浙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河之戰
  • 時間:公元1561年
  • 侵入者:倭寇
  • 進攻桃渚、圻頭等地
參與雙方,戚繼光,倭寇,作戰過程,結果意義,

參與雙方

戚繼光

新河之戰
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史籍。公元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戚繼光受張居正的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
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戚繼光被調往浙江都司僉事,並擔任參將一職,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

倭寇

新河之戰
十四至十六世紀侵擾劫掠我國和朝鮮沿海地區的海盜。抗日戰爭期間,我國人民亦用以稱 日本侵略者。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亦使 浙 直 諸軍士因之習於海戰, 倭 寇之來,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國傳三·日本》:“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廷臣請正法。”郁達夫《游于山戚公祠》詩:“但使南疆猛將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這仙境中的主人已換上了殺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態又有什麼用呢?”陳毅《哭葉軍長希夷》詩:“東進殺倭寇,舉世驚風雷。”
海上民族(en:Sea Peoples).在倭寇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只是由於這批海盜的根據地在琉球(琉球屬於琉球國,即古代琉球國),以及日本本土,所以被統稱為“倭寇”。及至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加上官府的管制,倭寇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已經減少。
明代倭寇的活動,以嘉靖朝為界可大體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從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間。元末,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其內戰中的敗將殘兵、海盜商人及破產農民流入海中,乘明初用兵之機,屢寇濱海州縣。洪武時,海防整飭,尚未釀成大患。經永樂十七年(1419)六月的望海堝之戰,明遼東總兵劉江率師全殲數千來犯之倭後,倭寇稍稍斂跡。
正統以後,因明代海防逐漸空虛,倭寇侵擾時能得手,致倭患又起。這一時期的倭寇成員多為日本本土之人,除赤裸裸侵擾外,還利用中日間存在的“勘合貿易”載運方物和武器。路遇官兵,則矯稱入貢;乘其無備,則肆行殺掠。總的說來,嘉靖以前,倭寇侵擾只限於個別地區,時間亦短,尚未成為明朝東南地區的嚴重禍患。

作戰過程

嘉靖四十年四月底,倭寇大舉進犯台州(今浙江臨海),分路攻掠寧海、健跳、桃渚等地。戚繼光根據倭寇多路進攻,新河寇急而寧海寇多的情況,命兵備僉事唐堯臣率海門、台州之軍救援新河,自率主力進剿寧海、桃渚、健跳之倭。時新河城內只有少數老弱殘兵留守,人心恐慌。戚繼光夫人發動婦女列陣參戰,在城上布置旌旗,搖旗吶喊。倭寇遙望,不敢貿然攻城。二十六日上午,唐堯臣率2000人進抵新河城郊,展開戰鬥。倭寇突遭攻擊,慌忙退守城南寺前橋。唐堯臣判斷倭寇以房舍為依託,必然竄出擄掠,遂決定在新河城南列陣,將部隊分為中、左、右和預備隊,待敵竄出時將其擊破。下午,倭寇果然列隊出犯,被明軍擊潰。繼而又遭明軍圍攻,死傷甚眾。當夜,明軍撤入城內,殘倭乘機向溫嶺方向逃去。二十七日,明軍追敗之於溫嶺附近的新塘。少數倭寇乘霧向樂清方向逃竄。

結果意義

明與朝鮮都曾經對室町幕府要求取締海盜行為。明甚至於與日本發展了勘合貿易。而高麗王朝的滅亡與李氏朝鮮以倭寇根據地名義進攻對馬島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倭寇的影響。倭寇頭目王直據日本史料記載,把西洋火器(銃)帶入了日本種子島,並被快速仿製和普及至日本全土,使日本一度成為世界槍枝保有量第一大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