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文化陶器】新樂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樂文化陶器
- 所屬年代:公元前5300一前4800年
- 出土地址:新樂文化遺址
【新樂文化陶器】新樂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新樂文化陶器】新樂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新樂文化是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遺存。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北陵附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5300一前4800年,陶器絕大多數為夾砂紅褐陶,泥質陶很少,均為手制,...
新樂文化出土的煤精製的圓泡形飾、墜飾和珠等,是中國最早的煤精工藝製品。陶器多夾砂紅褐陶,火候較低,陶質疏鬆,並常飾有壓印的“之”字形紋和弦紋等,種類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文化簡介 在位於下遼河流域的新樂下層文化遺址中,發現過炭化的穀物,在年代稍晚的大連郭家村遺址上層(...
新樂上層文化類型,青銅時代考古文化該文化是因1973年於瀋陽市新樂電工廠宿舍內新樂遺址上層文化堆積中首次發現而得名。主要文化面貌和特徵是: 有半地穴式的居住址、灰坑等遺蹟。生產工具有磨製石斧、石刀、石鏃、礪石等。打制石器有敲砸器、網墜等。生活用具以陶器為主,陶質為夾砂陶,有紅陶黃褐陶等陶色。均手...
新樂遺址下層文化的內涵主要以半地穴式建築居住址和壓印“之”字紋陶器、細石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煤精製品為主要遺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層,距今約7200年。文物遺存 新樂遺址出土的骨製品種類比較多。下層房址出土的一枚骨柄長11.2厘米,從側面觀察,很像兩片骨板黏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
其早期文化包括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趙寶溝文化、左家山文化,以興隆窪文化為典型。興隆窪文化以1982年發現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此時期的陶器均為手制,只有夾砂陶,陶色主要為灰褐,黃褐,陶質疏鬆,胎質較厚,火候較低。典型器形為筒形罐,也有缽、罐等。多飾以數種紋飾組成的複合紋,...
新樂遺址博物館的固定陳列《瀋陽新樂遺址出土文物展》展出了新樂遺址區域內具有疊壓關係的新樂上層文化、新樂遺址出土偏堡子文化和新樂下層文化三種文化類型的出土文物376件。新樂上層文化以磨製石器和鬲、甗等素麵陶器為主要代表,約有3000—4000年的歷史;偏堡子文化為繼新樂下層文化之後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
《新樂遺址發掘報告》是2018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樂遺址博物館、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內容簡介 新樂遺址為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發現了大量密集的房址,還有很多灰坑、墓葬等遺蹟。出土了豐富的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這些實物資料為研究瀋陽地區原始時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新樂遺址發掘...
但東北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並非一條線,有已指出,遼西的查海一興隆窪文化、遼東的新樂文化、松嫩平原的昂昂溪文化和三江平原的新開流文化可能各有淵源。這就提出了東北區內考古文化的區系劃分問題。地理範圍 一般以為,東北文化區所涵蓋的地理範圍,要比現在行政區劃的東北地區大得多。它西過大興安嶺與蒙古草原相連線...
新樂遺址位於瀋陽皇姑區北大街龍山路1號,居於昭陵至塔灣的隆背之上。因位於原新樂電工廠而得名。考古學家在新樂遺址中清理出重要歷史文物千餘件,其中有石器(石斧、石刀、石杵等)、骨器(骨梗、骨錐、骨鏃等)、陶器(筒型罐、刻花紋高足缽等)。木雕製品等。其中“木雕鳥”長38.5厘米,寬4.8厘米,厚1厘米...
興隆窪文化玉器主要出土於遼寧省阜新查海文化遺址,距今8200年左右。1986~1995年經過7次發掘,查海文化遺址總計出土了50多件玉器,玉質主要是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巖縣,來源方式尚不清楚。瀋陽市新樂文化遺址,距今7000年前,出土雕刻器4件,尖狀器14件,鏃10件,泡形飾29件,耳璫形飾8件,珠20件。玉質...
●前5500年–前4800年新樂文化遺址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的新樂文化遺址,於1973年首次發掘,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其布局與半坡文化相似 ●前5400年–前4500年趙寶溝文化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趙寶溝小山聚落址,半地穴房址,幾何形刻劃紋,靈神物紋,缽、罐、尊等。
以高台山遺址文化為重點的中國北方重要早期青銅文化,已定名為高台山文化。高台山文化是主要分布於遼北地區青銅時代的一支考古學文化。1973年,考古學者首次發掘遼寧省新民縣高台山遺址的一批墓葬,認為屬於“新樂上層文化”遺存;1981年,曲瑞琦提出“高台山上層文化類型”,旨在區別於“新樂上層文化”;1983年,郭大順...
1985年吉林大學考古系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陶,石,骨器.這是一個和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紅山文化,關係密切的文化遺存.其出土兩件標本經碳14測定,距今分別為:6,755年,4870年.出土物品中,一件石雕龍最為引人注目.其具有典型紅山文化玉豬龍的特點.根據發掘研究,該遺址文化層可分早晚兩個不同類型。早期...
文化堆積厚0.5米。南距渾河1.5公里。採集有打制石磨、磨製石器和陶片等遺物。打制石器有敲砸器、砍砸器、刮削器、網墜等。磨製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磨盤等。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火候較低,手制,素麵。常見器型有鬲、鼎、甑、?、壺、罐、碗、盆等。文化面貌特徵屬新樂上層文化類型的青銅時代晚期遺存。
伏羲台遺址的發掘為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2013年3月5日,伏羲台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帝嚳時期開始在伏羲台上祭祀人祖伏羲氏。唐高宗朝,新樂籍著作佐郎郎余令歸里省親,為新樂敬題《羲皇聖里》。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伏羲台廟已有很大規模。台高約...
其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14測定,新樂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歷史。其出土文物相當豐富,石器有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鑿、磨盤、磨棒、刮削器等,陶器有之字紋深腹罐、高足缽、簸箕形器等。所獲榮譽 2021年6月23日,華山街道黨工委被中共瀋陽市委授予“瀋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已知規模較大的原始文化遺存之一,這裡依山傍水,為古代人類發展農業和漁獵生產提供了較好的自然條件。西寨遺存與遷安縣安新莊遺址的文化性質一致,屬於趙寶溝文化範疇,紅頂缽碗是仰韶文化後崗類型和紅山文化多見的陶器,而夾砂筒形罐頸部的橫“人”字形及其與腹部豎“之”字紋共飾,具有新樂文化的風格。石雕的發現,...
2006年,受河北省文物局委託,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大學考古專業在石家莊市文物局、新樂市文物保管所的協作下,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所穿越的何家莊遺址進行了發掘。據悉,這次發掘總面積3000平方米,鑽探15000平方米;清理灰坑97座,房址1座,墓葬3座,馬坑1座;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骨角器、青銅器、鐵器...
高柄豆類遺存是鐵嶺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存,高柄豆反映當時居民席地而坐吃飯的習俗,而四稜柱形器形發現與新樂文化遺址稜柱形器皿發現類似。高柄豆類遺存廣泛分布在鐵嶺市境內的寇河、碾盤河及清河上游區域,對分析和判斷燕秦時期中原對遼北的文化影響意義重大。網墜 陶製生產工具中,較為多見的是網墜,樣式也...
亞布力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尚志縣亞布力鎮東北1.5公里的崗地上。其年代據推測下限不晚於距今4000年。其文化因素不僅與新開流遺址等遺址有關,而且與遼寧新樂文化、紅山文化也存在著某些聯繫。遺址發現房屋址1座,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長方形,居住面及四壁未經進一步加工,有伸出壁外的坡狀階式門道。出土的陶器均為手制...
早在六乾餘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發了大連地區。除從事漁獵外,已開始了原始農業和飼養家畜活動。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全市各地。長海縣廣鹿島小朱山等地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證明:小朱山下層文化類型與瀋陽新樂下層文化類型相近,距今六千餘年,是大連地區發現最早的原始文化。大連地區的原始文化與仰韶...
其實是祈望他(她)的復生和再生。據說,在西歐、南亞和遠東的一些古代石墓遺存中,也發現有類似中國瓮棺的鑿孔現象。看起來這個謎底的揭示,還可以從多元比較的角度展開。屈膝葬 考古學術語,埋葬時將死者的下肢屈折,其上肢有仰身的也有側身的以側身屈肢居多,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東周(取自新樂遺址 文物說明)
2008年6月7日,石雕(煤精雕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56。歷史淵源 煤精雕刻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瀋陽市新樂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先後出土了一批煤精製品,種類主要有:圓珠、圓泡形飾、耳璫形飾等。中國較多地方都發現了古代煤精製品...
鳳族太昊氏與龍族伏羲是婚姻之族。經過虞、夏、商、周兩千年的融合,至西漢已被史家合太昊、伏羲為一人,稱為中華共祖。淮陽、天水、新樂的伏羲文化興起於漢以後,反映出國人對伏羲文化的認同。而文獻記載最早的伏羲陵在古單州、女媧陵卻在古濟州。炎帝、黃帝、蚩尤 炎帝是龍族為伏羲之後,起源於山東鄄城羊里水。...
新樂遺址博物館 新樂遺址博物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博物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1986年7月成立。 該館收藏新樂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近萬件。種類有陶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玉器、骨器、木雕藝術品和煤精製品等。陳列分兩個展廳和一處新樂下層房址。新樂遺址1985年5月正式開放,1986年改...
(1)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最多,龍山文化最富有特徵的出土文物是蛋殼陶,石家莊有其遺址。(2)相傳八卦圖為伏羲所畫。浴池朱草,相傳伏羲生於新樂市伏羲台北浴兒池,池內生朱草,象徵和氣相感,天下太平。(3)東垣城,即今石家莊市郊區東古城,秦時設東垣縣。(4)田叔,西漢中山陘城(今河北無極縣)人...
多燧石質地。打制石器多為亞腰石鋤。紋飾陶片一般都比較薄,在0.3~0.5厘米之間,陶質為夾細砂陶,燒造火候不高,用指甲可以切割。上述遺存的文化面積,與瀋陽新樂第一期文化相近,距今約五六千年。遺址的發現,對於確定吉林市區人文歷史的開端,對於研究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