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方言叫賣聲,流行於浙江省新昌縣的民俗,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昌方言叫賣聲
- 遺產級別:縣級
- 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新昌縣
民俗內容,傳承保護,
民俗內容
人上了年紀,都喜歡懷舊,任何事物一旦經過時間的沉澱和過濾,都會自然而然地被詩化,慢慢變得溫馨美好起來,連小時候聽到的縈繞大街小巷、村頭村尾的各種叫賣聲,現在回想起來,都是那樣美妙,成了內心深處一曲揮之不去的鄉音。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日益富裕,現代人購物變得極為容易,大大小小的超市隨處可見,即使不出家門,還可以在網上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這在還不太遙遠的過去,那是世人無法想像的。以前,如要購買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都要進城,或者到離家較近的集鎮。於是,一些具有商業頭腦的人就當起了小販,挑著貨擔,走村串巷叫賣。
“叫賣聲”北京話叫“貨聲”,是舊時小販做買賣時的一種喊聲。新昌小販的叫賣聲有新昌特色。它用的是新昌方言,但和平時的說話不同,語調語速是另一個樣子。叫賣聲長時期存在於舊時代新昌城裡的大街小巷,以及農閒時的鄉村巷弄。從清晨到午夜,不論寒暑,或是颳風下雨,終年不絕。舊時的小販都是窮人,他們依靠這種小本生意謀生,所以喊聲中似乎總帶著一絲悲涼的成份。當然,有時碰巧生意好一些,叫賣聲中也會傳達出幾分歡快的色彩!
叫賣聲因不同的貨品有不同的喊法,並因人而異。有的是“陳述句”式,如“賣油石棍”。油石棍即油條,由“油炸檜”轉音。典出南宋時,秦檜設計害死岳飛父子。人民痛恨秦檜賣國,把油條呼為“油炸檜”。新昌方言就成為“油石棍”。油石棍的叫賣聲幾乎像“頭雞啼”一樣準時,最早打破拂曉的沉寂。當人們還沉浸在夢鄉時,巷弄里就傳來了賣油石棍的叫賣聲:“噴酥啊……油石……棍啊!大……油石……棍!”這段叫賣聲突出了兩點:一是“噴酥”,噴酥是新昌方言詞鬆脆的意思。新昌在民國時是沒有現在稱之為“軟油條”的,一直只有“噴酥”的“油石棍”。開始有“軟油條”還是近幾十年的事,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從上海學過來的。因為不同於新昌本地的油石棍,為區別起見,就稱為“軟油條”。(一般稱為“油條”(新派),油石棍(老派),只有在需要區別時才加“軟”或“硬”字)。二是強調油石棍“大”,是“大油石棍”。可以構想,一根又粗又大,剛剛炸好的(也即是“噴酥”的)油石棍是多么誘人!所以這句叫賣聲很能打動人心,新昌人都有買了當“早飯菜”的習慣。
這種陳述句式的叫賣聲還有“賣豆腐漿”的。豆腐漿即豆漿。但新昌方言叫豆腐漿。現在新派新人改叫“豆漿”,老派仍叫“豆腐漿”。和賣油石棍不同的是,賣豆腐漿是挑著一副沉重的擔子,叫賣聲沉重而單調:“熱豆……腐漿!”叫賣聲把“豆”字提得很高,聲音拖得很長,喊到“腐”字緊接著就喊“漿”字,並喊得含糊不清,似乎力氣已經用完。強調“熱”的,還有“賣六穀”的叫賣聲。“六穀”是新昌方言詞,即玉米苞蘆,嵊州、新昌一帶叫“六穀”。新昌小販賣的是連玉米棒的“嫩六穀”,方言叫“六穀部”。喊得更為誇張:“滾泡熱六穀啊!”新昌方言“滾”是煮沸的意思,泡是沸得燙手,“滾泡的熱六穀”自然是最熱的了。這句“廣告詞”在名詞“六穀”前加一形容詞“熱”,本已指明是“熱六穀”,現在又在形容詞前加一程度副詞“滾泡”,自然是熱到極點了。使買主聯想到這是剛剛煮熟的六穀,從而引起聯想,就產生了買一個吃吃的願望。
可是,到了炎夏,“熱食”就沒有“冷食”吃香了,像“賣食花”、“賣烏櫧豆腐”等,都是時令冷食。賣食花是小販的正式行業,賣烏櫧豆腐則多是農村婦女叫賣。賣食花也是挑著一副擔子,擔子的一頭是一隻方形木柵小櫥,放碗和調味品。另一頭則用一矮木架擱著一隻紅漆木桶,內放“食花”,賣食花實際上就是舊時的“冷飲”,很受歡迎。
賣食花的叫賣聲和前面介紹的不同地方是在叫賣聲前,先用一隻小搖鼓(即轉鼓,新昌方言叫“立樂鼓”)先搖上一陣,發出“的的的的”的聲音,然後放開喉嚨喊:
“陰涼蜜甜呵涼食花呵!”
“食花”本身無味,加了白糖、酸醋、薄荷等調味品後,就有酸甜清涼的滋味和感覺,的確可稱“美味小吃”,所以普遍受到歡迎。這句叫賣聲強調了“陰涼”、“蜜甜”,並且一“涼”再“涼”,在“食花”前再加一個“涼”字,“陰涼”說明涼到了極點,在炎熱的夏天沒有比聽到“涼”字更受歡迎的字了。因此,賣食花的叫賣聲也很能吸引買主。
除了以上各種類型的叫賣聲外,也還有光叫貨名的,如“賣薄荷糖”的。賣薄荷糖並不只一種薄荷糖。舊時專門有做土糖果的專業小販,他們自己製糖,自己叫賣,品種很多。主要有薄荷糖、薑糖、花生糖、油麻糖,還有剪成圓柱形、粽子形、球狀硬糖,價錢比“洋糖果”——紙包糖便宜,很受新昌小孩甚至大人的喜愛!到現在還有這種攤檔,但現在只設攤,已經不叫賣。過去賣糖小販只簡單喊“薄荷糖呵!”不過手裡多了一個道具,一面小鐺鑼。一手拿小鐺鑼,一手拿鐺鑼簽敲“鐺鐺鐺”,然後喊:“薄荷糖呵!”並不把所有糖果的品種都搬出來。買糖果的小販是把糖果放在一個木板盤上,頂在頭上叫賣的。這種叫賣形式還有“賣大栗”、“賣饅頭”等小販。
傳承保護
叫賣聲是各地舊時的一種風情,當然,新昌方言叫賣聲自然是我們新昌一隅舊時的一種風情,是新昌方言的特別形式,也是舊時代的一個生活斷層面。 人們一定不會忘記這種有旋律、有節奏、聲調悠揚又略帶憂鬱的叫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