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評論

《新教育評論》是1925年12月由新教育評論社發行,由中華教育改進社、北京大學教育系等9個單位聯合主辦的教育刊物。周刊。其前身是《新教育》雜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教育評論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25年
  • 出版周期:周刊
人員編制,欄目方向,

人員編制

常任編輯有陶知行、高仁山、孟憲承、汪懋祖等。

欄目方向

《新教育評論》載文內容以教育方面的論著、評論為主,設有教育時評一欄。
《新教育評論》創刊號上發表的陶行知的《本刊之使命》中指出是時中國教育界的缺陷“現在國內各界對於教育的關係,教育界對於國家的需要,都缺少充分的了解。不但如此,即教育界本身,也是隔閡很深,並無充分聯絡的機會。”,旨在“溝通思想,交換經驗”,為廣大學校接納與運用新知識做出一份貢獻。他將《新教育評論》視作國內教育界交流的大平台,並提議在這個平台交流一定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追求真理。最後言道“所以本刊的旨趣乃是寓貢獻於研究之中。他的使命就在為教育界通血脈,使大家呼吸些清新溫潤的空氣,並給同志們一個努力切磋的機會。
1921年12月,新教育共進社、新教育編輯社、實際教育調查社三者合併,以“教育的科學研究”與“科學教育的改善”為口號,創設了新教育研究團體——“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進社推舉蔡元培、范源廉、郭秉文等9名學者為理事,孟祿與杜威為名譽理事。成立該社的宗旨是:“調查教育實況,研究教育學術,力謀教育改進”。中華教育改進社成立之初,其成員就超過500名,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教育研究團體,有效地推進了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而中華教育改進社的社章就是由陶行知、馬敘倫等委員起草的,陶行知還代表改進社出席第七屆全國教育聯合會,被推力中國新學制(即次年經政府公布的壬戌學制)起草委員人之一。早在1919年,陶行知就擔任南京學術界聯合會會長,參與發行了《新教育》,並任主編。只到1925年12月《新教育》停刊,他與高仁山、盂憲承、王亞等另組《新教育評論》周刊,發表《本刊之使命》發刊詞。《新教育評論》較月刊有改進,文章短小精悍,及時評論教育思想與實際問題,如對日帝的“對華文化法案”發表了十評之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