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場域的興起 1895-1926

新教育場域的興起 1895-1926

《新教育場域的興起 1895-1926》一書由所著,本書於2017年5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新教育場域的興起 1895-1926
  • 作者:應星 
  • ISBN:9787108058683 
  • 頁數:245頁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上篇,中篇,下篇,

內容簡介

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式學校的建立,不僅是中國教育制度史上的巨變,而且直接牽動著政與學的關係在中國現代社會的重構。本書通過三個不同類型的個案考察,展示了從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間,新教育場域逐漸興起的艱難歷程。
三個個案分別為:1895—1913年,科舉被廢除前後,湖南省新式學堂逐步取代原有“士紳慣習”的進程;1917—1923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期間,努力為北大塑造“科學的精神實質”,試圖建立自外於政治的“學術社會”,書中對此做了頗具新意的社會史分析;1921—1926年,在江西,新式學校里培養了一大批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嵌入在民國教育和政治格局中的。
以上三個專題,成為上中下三篇,具有內在的關聯性。書中所說的“新教育場域”,其實是“五四運動”時代老師輩和學生輩的兩代人,從三個個案可見,當年大學與中學教育的變化走向,取決於清末民初的政治場域和局勢變化。本書通過三個關鍵片段,對新教育在中國產生、早期發展的艱難過程給予深入研討,運用社會史的方法進入中國近代社會,揭示了以往近代史研究往往不能觀察到的側面。

作者簡介

應星,1968年生,重慶市人。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著有《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2001)、《村莊審判史中的道德與政治:1951—1976年中國西南一個山村的故事》(2009)、《“氣”與抗爭政治: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穩定問題研究》(2011)。

目錄

引論

上篇

從科場場域到後科場場域
——1895-1913年的湖南
一、導言
二、科場場域與1895年前的社會支配關係再生產
(一)科場場域的成型
(二)科場場域與其它場域的關係
(三)士紳慣習與社會支配關係的再生產
(四)湖南社會的地方性因素對科場場域的影響
三、新的支配關係的確立與科場的衰敗:1895-1905年的湖南社會
(一)新舊文化資本的競爭
(二)“原子式競爭”下的士紳慣習
(三)廢科事件的發生
四、社會支配關係的再生產與後科場場域:1905-1913年的湖南社會
(一)學堂與權力場域的關係
(二)學堂:作為新文化資本的支配結構
(三)學生的反體制衝動:一種特殊的慣習的形成
五、小結

中篇

北京大學:“學術社會”的興起
——1917-1923年
一.導言
二.蔡元培到任前的學術風氣
(一)清季民初學術風氣的演變
(二)北京大學1917年前的學術風氣
(三)蔡元培的“教育救國”和“學術至上”的理念的確立
三.“兼容並包”與大學作為現代學術中心
(一)兼容並包與“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二)兼容並包與新舊激戰:以林(紓)蔡(元培)之爭為例
(三)從地緣到學緣
(四)嚴限校外兼職,促使“專研學理”
(五)從“學無定業”到“學在大學”
四.“教育獨立”與大學作為學術自治場域
(一)大學與政治干預
(二)大學與經費保障
(三)大學與宗教束縛
(四)大學與實業活動
五.“休戚相關”與大學作為學術興國基地
(一)大學的高深追求與社會基礎
(二)大學的學術使命與啟蒙責任
(三)大學的第一要務與學生運動
六.“養成人格”與大學作為科學話語共同體
(一)“由科學而達至修養”與“以美育代宗教”
(二)分類與會通
(三)同一學科里的“兩種文化”
(四)科學話語與學術自主
七.小結

下篇

中等學校與中共革命
——1922—1926年的江西
一.導言
二.“盜火者”、“深耕者”及其“搭橋者”
三.南昌二中及其改造社:同心圓式的革命網路
(一)改造社與世家出身的“國民黨系人士”
(二)改造社與廣信府地區
四.南昌一師:格線狀的革命網路
(一)格線狀的革命網路
(二)師範學校與格線狀革命網路
(三)南昌一師與世家出身的“國民黨系人士”
(四)南昌一師與鄱陽湖區域、贛江流域
五.小結
結語
徵引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