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回民教育

新式回民教育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回族教育。在近代資產階級“教育救國”、“科學救國”思潮影響下,中國一些回族知識分子、宗教界開明人士和軍政上層人物,起而倡導、支持改良經堂教育,興辦新式回民學校的活動。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丁寶臣在北京創辦《正宗愛國報》,36 名留日回族學生在日本東京創建“東亞穆民教育總會”,組織“留東清真教育會”,向國內發行會刊《醒回篇》,提出“改良宗教,普及教育”口號。著名阿訇王寬等人在北京牛街清真寺創辦“回文師範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式回民教育
  • 開始時間:20世紀上半葉
1911年—1949年,出現回族社團百餘個,創辦回族伊斯蘭教刊物百餘種,多以倡導改良經堂教育、興辦新式回民學校、普及現代教育為主要任務或內容,在組織、思想上為新式回民教育興起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其中王寬影響較大,被視為新式回民教育奠基人, 發起創辦的回族第一個全國性社團“中國回教俱進會”,在十多個省市設有分會,多以興辦新式回民學校為務。馬鄰翼曾在清末學部及民國時期教育部任官,並在各地倡辦新式回民學校百餘所。馬福祥在寧夏倡辦新式回民國小59所,創立青海回族教育國小體系。中國回教俱進會滇支部在雲南致力於“中阿(文)並授”。西北地區馬啟西(西道堂)、馬元章(哲赫忍耶)、馬重雍(哲赫忍耶)、虎嵩山(伊赫瓦尼)、洪海儒(虎夫耶洪門)等在本教派門宦集中地區辦學。至 20年代末,全國新式回民國小已逾 200所。學校初建時多附設於清真寺,後來逐步另建校舍。經費來源於回族軍政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商人財主、士紳捐款和回族商業企業稅收等。除開設普通學校課程外,還加授少量阿拉伯文和伊斯蘭教義課。在新式回民國小發展的同時,回族開始興辦新式回民中等學校。1907年王寬所辦回文師範學堂聘有 2名外籍教師,除開設經堂教育課程外,加授阿拉伯語會話和寫作、漢語文及科學知識,為中國第一所回民師範學校。1919年,馬福祥在寧夏銀川創辦蒙回師範學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內地新式回民學校被迫向後方遷移,有的如崇實中學、萬縣伊斯蘭師範毀於戰火,大量回、漢族知識分子流落西南、西北地區,在後方復校並促進當地回族各界人士興辦教育。學校多為私立,經費以回族上層人物捐助基金為主,輔以民眾捐助。後期一些學校在回族各界人士爭取下,得到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及財政部資助,有的改為國立,由政府教育經費撥款維持。隨著新式回民國小、中學的發展,在校學習的回族學生增多,出現了出國留學生。其中由明德中學、上海伊斯蘭回文師範、北平成達師範派赴埃及艾資哈爾大學的共 6批 35人。新式回民教育的興起與發展,促進了回族社會觀念、教育觀念的變化,提高了回族文化素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