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纘緒(1879―1947),字禹川,回族,同原民族教育創始人,也是一位知名的回族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纘緒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日期:1879年
- 逝世日期:1947年3月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創辦寧夏西海固地區第一所回民同仁男校、同仁女校
- 性別:男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清光緒五年(1 879年),張纘緒出生於甘肅張家川。幼年時家境貧寒,11歲那年,張纘緒進入私塾上學,經過7年的苦學,積累了大量的文化知識。為了讓自己的家人有口飽飯吃,他私塾畢業後在當地的一問商鋪做學徒,每日洗衣掃地,挑水砍柴,寒來暑往,一乾就是三年。在這三年中他始終沒有丟下書本,“溫故知新”、發憤圖強,逐漸成為一個又會寫又能幹的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甘肅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當地許多百姓餓死街頭,張家川更是十室九空,張纘緒只好帶著家眷和饑民們逃荒到了固原。
在同原,張纘緒舉目無親,不知道該如何安頓家眷和隨他一起逃荒的災民。好在回族民眾中自古有“互相幫助,接濟貧困”的好傳統,在當地人的幫助下,災民們都落了腳。張纘緒也定居在同原縣城南關街,開了家叫“萬順店”的旅館,能供一家溫飽。當時,由於清朝政府製造民族隔閡,回漢民眾之間互不信任,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張纘緒覺得,回漢都是一家人,他主動接近漢族的街坊鄰居,宣傳民族團結,和周同的回漢鄉鄰都交上了朋友,逐漸改善了回漢民族的關係。張纘緒願意幫助漢族人,他做的一些事也得到漢族人的幫助,旅店生意也越來越好,當地有“寧開萬順店,不坐固原縣”(不當縣官)之說,因此張纘緒手裡也存下了一些積蓄。
住的日子久了,張纘緒目睹固原雖為回族聚居區,教育卻十分落後,西海固地區沒有~所回民學校,大多數回民都把子弟送到清真寺去念經,而不願意學習中華文化。他立志興辦回族教育,希望回族子弟在誦習經書的同時接受文化知識教育,並開始著手致力于振興回族教育工作。他利用父親與別人合營的雜貨店後的房舍和手中的一些積蓄設館教書,雖然只有六個學生,卻成為回民子弟書館教育的開始。經過張纘緒認真教學,六個學生很快就可以寫便條、約據等簡單的文書,這個訊息一傳開,當地的回民民眾紛紛送子弟上學,來上學的孩子一下增加到了三十多個。數年問,遠鄉及鄰縣回民子弟相繼慕名而來。固原知州聽說這件事後非常高興,支持張纘緒辦學,在縣城南面任家巷南口劃撥一塊荒地,又動員社會力量,集資興建土房,變私塾為回民義學,對貧寒子弟免費教育。中華民國初年,張纘緒又多方奔走,說服當地有錢人募捐籌款,繼續建立教室、宿舍,改義學為清真初等國小堂(後改同仁國小,即現在的原州1區回民國小)。
張纘緒提倡以“改良宗教,普及教育”為宗旨的新式回族教育,讓回民子弟學習文化知識,順應時代潮流。他興辦新式學校,自任校長,聘請回、漢教師,一改“重經而輕書”的局面,改授新課本,成為當時甘肅隴東各縣最早的一所正規民族學校。在按課本教授的同時,並設有阿拉伯語課程,請有聲望的阿訇擔任教師,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固原早期回族知識分子大多畢業於這個學校,桃李遍布各界。1933年,張纘緒又以極大的勇氣和熱忱開辦了回民女校,特聘回族女畢業生蘇彩鳳任校長。當時回族女子受宗教禮儀約束,不願上學。張纘緒首先讓自己的女兒、兒媳帶頭入學,又動員親朋好友的女兒入學,帶動三四十名回民女子上學。張纘緒晚年,仍在為學校籌集資金、擴充校舍和購置設備。1948年,原學校又改名為“甘肅省立同原回民高等國小”。
有一年,馮玉祥的國民軍從五原經銀川過固原縣境時,軍需緊張,百姓們都很害怕波及自己,張纘緒便出任兵站站長,與漢族士紳和衷共濟,在兵營、衙門之間周旋,使數十萬軍隊供給無誤,又儘量使民眾免受騷擾。張纘緒堅持回漢團結和睦相處,對妨害民族關係的事深惡痛絕,直言指斥。由於他善於排難解紛,無論回族、漢族有糾紛都願聽他調解。西海同一帶的回漢民眾都稱他是“張大人和事佬,大小事兒離不了”。
1947年3月,張纘緒患肝病去世,終年70歲。張纘緒去世後,回族和漢族百姓都很悲痛。正是有了張纘緒先生幾十年的勵精圖治,西海固偏遠地區的回漢青年才有了上學的機會。許多年過去了,他的學生遍及隴上,他為西海同民族教育所做出的貢獻一直為人們所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