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是2014年05月出版的,作者是張英洪。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
  • 作者:張英洪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圖書作者:張英洪 著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版次:1版1次
ISBN:9787509756751
頁數:248
開 本:16
印張:15.5
裝 幀:平裝
字數:278千字

內容簡介

本書將北京市農民工區分為本地農民工與外地農民工,分別從戶籍身份、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幾個方面梳理了相關公共服務政策,並就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並對16名農民工進行了深度訪談,最後提出了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議。農民工是北京的新市民,應當平等享有所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尊嚴。

作者簡介

張英洪,男,1968年出生於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研究員,法學博士,中國知名“三農”學者。現為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村和農民問題研究,尤其關注農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尊嚴。主要著作有《給農民以憲法關懷》《農民權利論》《農民、公民權與國家》《認真對待農民權利》等。

目錄

    序言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農民工市民化已成為黨和國家公共政策的基本取向,但在有關農民工市民化問題上,存在幾個方面的認識偏差和誤區。
    一是只強調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而忽視農民工進城務工的貢獻。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億萬農民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長期受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沒有獲得城市居民身份,沒有享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務,這是極不公平的政策制度。各個城市為農民工提供的公共服務,遠遠低於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所做出的貢獻。如果說測算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只是出於財政預算的技術考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農民工市民化成本為藉口阻止農民工市民化進程,那就陷入誤區了。其實,所謂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就是農民工應當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而這些基本公共服務,即使農民工沒有進入城市而在農村生活,也應當平等享有。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其實是政府對農民社會保障的長期欠債。為農民工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大職責,是堅持“以工哺農”“城市支持農村”的重要體現。農民無論是進城務工還是不進城務農,都應當公平享有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政府對此責無旁貸。其實,從社會文明進步的角度來看,農民工市民化的收益遠遠大於其市民化的成本。如果我們要走向文明的話,那么我們的整個民族和國家都將從實現農民工市民化中獲益。
    多年來,在對待農民工問題上,筆者除了寫過幾篇小文外,一直沒有對農民工問題進行過專門的研究。2010年,筆者在研究城市化問題中提出破除“雙重二元結構”,認為“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流動人口是移居北京的新市民,是北京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擁有人力資本的新市民”。2012年初,筆者開始組織課題組對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筆者和筆者的團隊完成了課題研究報告。本書就是這一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
    很顯然,我們的研究還只是初步的探索,我們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基本觀點只是一家之言。但我們確信,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是農民工的市民化。農民工市民化就是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成為城市新市民的過程,這個新市民化的過程才是真正的中國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