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竿攀援狀,高或長可20米,共25-35節;節間圓筒形,實心或幾實心,長(23) 30-50厘米,直徑5-7毫米,綠色,無毛而有光澤;籜環顯著隆起,呈木栓質,暗褐色至黑褐色;竿環微隆起,無毛;節內長約3-9毫米;竿芽單生,長卵形,長10-12毫米,寬5-6毫米,淡綠色,扁平貼生於節內,表面被有灰白色微毛;主枝1,與竿作25°-30°的夾角而開展,其直徑與竿相若,有時還能取代主竿,竿每節除主枝外,還有多條細枝簇生,它們彼此近等長(長12-22厘米,直徑約1毫米),不再分枝或稀可分枝,以後常具污垢。竿籜宿存,淡綠色,間有黑褐色斑點;
籜鞘 中下部骨質,上部漸薄呈紙質,致使縱脈略顯著,背部平滑或被微毛;籜舌低矮,高約1毫米,弧拱,褐色,無毛;籜片直立,細長錐形,基部與籜鞘頂端同寬,兩者間無關節,故籜片不易從上脫落,乾後常內卷。小枝具3-5葉,或僅1葉;
葉鞘 長3-4厘米,背面在上部具縱肋,並生有微毛,邊緣生小纖毛;葉舌圓弧形拱起,高1-1.5毫米,基部生微毛;
葉片 紙質,披針形,一般長4.5-12厘米,寬1-1.7厘米,無毛,基部廣楔形或圓形,先端細長漸尖,成為彎曲的長尖頭,次脈2-4對,小橫脈不明顯,葉緣僅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葉柄長約1毫米。
花枝 纖細,頂生或腋生,下部常具葉,上部每節具數枚至1枚假小穗;小穗含3-6朵小花,頂端還有1朵不孕小花,全長2.5-3.5厘米;小穗軸節間呈扁棒狀,長3-5毫米;
外稃 三角形,無毛,長約5毫米,先端銳尖,9-11脈;內稃等長或略長於外稃,背部2脊上生短纖毛,先端鈍圓或2齒裂,均被有細柔毛;鱗被3,前方2片呈寬卵形,長約2毫米,基部具3脈紋,上部邊緣生細纖毛,後方的1片呈披針形,較短窄,基部具1-3脈紋,邊緣僅在頂端生細纖毛。
花葯 呈紫色,長3-4毫米,罕有伸出花外者;
子房 長圓形,上部具毛茸;花柱粗,全體具小乳突,基部在子房頂端略有縊縮,連同子房共長3-4毫米;柱頭3,羽毛狀。穎果未見。
產地生境 分布於印度阿薩姆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省西部(高黎貢山)及西藏南部(墨脫)。在印度生長於海拔2600米的地方。
新小竹
生長習性 孢原細胞進過平周分裂,形成初生造孢細胞再次分裂,形成次生造孢細胞組織,經過多次有絲分裂,次生造孢組織細胞發生游離,形成小孢子母細胞,此時,整個花葯的橫切面呈現出由4個藥囊圍繞1個藥隔的“蝴蝶形”。可觀察到,小孢子母細胞體積比次生造孢細胞明顯增大,細胞核大,細胞質濃郁。而後,小孢子母細胞進入減數分裂,通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二分體,二分體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四分體,完成減數分裂的過程。在本論文中,由於實驗材料不充足,並沒有觀察到四分體。四分體的4個子細胞彼此分離,形成4個獨立的單核小孢子。此時的小孢子細胞質濃厚,細胞核位於細胞中央,沒有液泡,被稱為單核中央期。
隨著不斷發育,小孢子體積逐漸增大,細胞質逐漸液化,形成一個中央大液泡,將細胞核推向細胞壁的一側,此時為單核靠邊期,此時,小孢子壁上可以明顯觀察到一個萌發孔。隨後液泡逐漸消失,細胞質重新充滿整個細胞,細胞核開始進行有絲分裂,形成雙核,即被稱作二核花粉粒。部分細胞中還存在多個核仁,可能為營養細胞核仁。
在小孢子的發育形成過程中,花葯壁也在不斷發育變化。次生造孢細胞時期,整個藥室壁結構由外而內依次為表皮、藥室內壁、中層、絨氈層。在單核小孢子靠邊期,絨氈層部分細胞已發生溶解,為小孢子的發育提供營養,直到花葯成熟,絨氈層細胞才完全溶解,只留下薄薄一層殘留。絨氈層溶解後仍處於原來位置,因此認為是腺質絨氈層。花葯接近成熟時,藥室內壁發生徑向壁加厚,形成纖維層。同一側的2個花粉囊交接處形成縱向裂口,釋放花粉。從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開始,細胞逐漸吸收中層中的營養物質,待花葯成熟時,中層與絨氈層一起多被吸收、解體並消失,只剩下藥室內壁和表皮細胞。
主要價值 新小竹的筍供食用。竿堅韌,為製造編織毛線用的毛線針良好材料,此外還可作箭桿。
保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