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事件

新媒體事件

新媒體事件就是經過以網路為主要代表的新媒體的傳播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媒體事件
  • 外文名:New media events
成因,變化及特點,基本類別,

成因

媒體並非新生事物。早在16世紀報紙就產生了。最早的報紙,是l566年在義大利單張印刷出版的《威尼斯公報》。今天,新媒體事件正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其影響力是傳統媒體事件無法企及的。新媒體事件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影響範圍越來越廣,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在科技的推動下,手機等新媒體獲得長足發展,這種狀況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傳統媒體時代,客群在接受信息時雖然也有選擇,但是總體上還是處於被動狀態。隨著網路媒體的出現,客群逐漸參與到信息傳播過程中,成為信息的組織者、傳播者。新媒體時代,人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參與熱情,主體意識大大增強。信息的分享使客群的地位較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進入3G時代之後,媒體紛紛揚棄舊的新聞傳播方式,用新技術武裝自己,這樣一來,普通民眾也擁有了發布原創信息的渠道,新聞信源也隨之發生結構性變化,來自普通民眾的新聞在新聞傳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二)網路技術快速發展
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說,截至2013年9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6.04億,手機網民數量達到4.64億,網際網路已經覆蓋了中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和超過99%的鄉鎮,86.7的行政村開通了寬頻業務。網際網路的出現拓展了公共輿論的空間。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隔山隔水,但在網路世界中,一些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面的人,卻可以毫無障礙地交流。大家由於共同關心著一些事件,也就成為相關信息的傳播者。網路展示出一種不同於傳統媒體的強大話語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正在成為社會動員的新手段。
(三)政府信息公開成為潮流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漸突出,信息資源被認為是現代社會重要的戰略資源。要求政府公開信息是公民的一一項權利,同時,信息公開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信息公開是公權力合法有效運作的前提。2007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該條例從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信息公開,可以讓人們了解政府做過什麼、正在做什麼以及將來要做什麼,便於公民行使監督權,實現依法行政;信息公開,可以使民主、科學的精神貫穿各項重大決策的始終,使政府更會管理,能夠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進程;信息公開,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有利於貫徹黨中央“四風建設”精神,有利於黨員幹部密切聯繫民眾;信息公開,有利於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有利於激發人民民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信息公開,更是政治文明建設的有力推手。新媒體事件對政府信息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公眾媒介素養不斷提升
長期以來,由於政府包攬了大量事務,基層民眾普遍缺乏政治參與意識。“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作用首次受到公眾和研究者的關注。這些新媒體以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靈活性、便捷性和時效性,在抗震救災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導社會輿論、傳遞主流價值觀、輔助傳統媒體進行信息傳播方面作用尤為顯著。公眾藉助新媒體積極參與救災,為政府出謀劃策,體現出了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這充分說明,新媒體一旦被公眾所掌握,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力量。目前,新媒體已經成為公眾獲取信息,進行娛樂、社交、工作的重要平台,公眾對於新媒體的認識不斷深化,對相關信息解讀、評判和利用的能力不斷增強,這成為新媒體事件發生的重要基礎。

變化及特點

(1)傳播形態;在技術層面上,“新媒體事件”的傳播形態不再是傳統的衛星電視、紙報刊雜誌,而是新興的網路媒體。包括網際網路及手機網路。“新媒體事件”因而又稱為“網路事件”。其特點是網路媒體成本低、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也可迅速實現跨境傳播,方便草根人士使用。
(2)社會組織:令新媒體成為重大歷史事件載體的社會組織不再是電台或電視台,而是入口網站、手機營運商、BBS論壇、部落格,還有類似百度、谷歌這樣的搜尋引擎和一些視頻服務系統。它的特點為機構的類型相對而言更加多樣,規模更小,但機構的總體數量則大大增加。就連個人也能利用部落格、微博等傳播方式進行“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成為向公眾發布信息的信息源。以網路為媒體的傳播方式進一步打破了大眾傳媒與人際交流之間的界限,形成一種可稱為“大眾自傳播”(massself-communication)或稱“共有媒體”的新型傳播形態。

基本類別

(1)民族主義事件:這種事件的起因往往與國際衝突及外交事務有關。在華語網路空間裡,民族主義“新媒體事件”常針對美國(尤其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以前)、日本、法國,也針對達賴、台獨及其他所謂“反華勢力”。
(2)權益抗爭事件:這裡最要強調的不是內外有別,而是強弱之爭,尤其是弱者爭取和捍衛權益的過程。最典型的是,無助與憤怒導致社會底層年輕人以血腥的生命代價去搏取媒體曝光和網民的討論。
(3)道德隱私事件:此類事件的核心特徵是挑戰公域和私域間的界限,如虐貓案和眾多涉及男女關係的人肉搜尋事件。最典型的是當年的木子美,艷照門則是此類事件的巔峰之作。性、道德√卦,被揉合到“民眾書寫”的形式里,再加上傳統媒體大舉介入,構成爆炸性效果。
(4)公權濫用事件:主要指公權力的腐敗,尤其在地方政府層面。諸如深圳猥褻門這樣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官員腐敗的證據被不斷放到網上“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