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州都督府,唐置政區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城州都督府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唐
- 職責:管理地方
新城州都督府,唐置政區名。
新城州都督府,唐置政區名。沿革總章元年(668)唐亡高麗國後,分其地置9都督府,其為9都督府之一。治所在新城(即今遼寧撫順市北高爾山山城)。職責管理地方。...
東線,設永安(巴東郡治所,即白帝城)都督,又稱巴東都督。永安是蜀國東部邊境重鎮,位於三峽西口,面對魏國新城郡和吳國荊州,章武元年首任為李嚴。在西、北、南、東線之外,後方二線設江州(巴郡治所)都督,江州在蜀國東南江水和西漢水(今嘉陵江)交匯處,水陸四達。是後方重鎮,章武末首任為費觀;建興元年,...
自10月27日舉事至年底,已光復騰越、永昌、龍陵、順寧、緬寧、雲州、雲龍等府廳、州、縣及十餘土司地方,滇西國民軍擴充到22個營。後來李根源到騰,看到騰越起義的布置讚揚“外交得手,內政有歸”。黃毓英獲騰起義成功,積極運動統兵之將李鴻祥等發動昆明重九起義,攻克省城,建立滇省軍都督府。張文光恢復騰越後,...
《舊唐書·地理志》載有安東都護府所管羈縻州:“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木底州、蓋牟州、代那州、蒼岩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凡此十四州,並無城池。是高麗降戶散此諸軍鎮,以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羈縻之。天寶領戶五千七百一十八,口...
唐武則天聖曆元年(公元698年),由於逐漸強盛的肅慎後裔建立了渤海王國,故撫順的東部地區屬渤海國管轄,中西部地區隸屬於安東都護府新城州都督府。遼金時代,這裡改稱貴德州,治所即在撫順境內的高爾山下。明洪武十七年,在渾河北岸築城一座,依朱元璋“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之意,取名撫順城。明末,居住在蘇子河...
唐,設定安東都護府,下設九個都督府,其中新城州都督府的治所設在撫順高爾山新城。遼天顯元年(926年),滅渤海國,在撫順置貴德州,轄貴德、奉德兩縣。撫順郊區的北部、東部地區屬貴德縣,西都地區屬奉德縣。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撫順高爾山築城,並將該城命名為撫順,撫順由此得名。天順八年(1464...
東晉永康元年(300年),扶餘族興起,建高句麗地方政權,不斷西進,在高爾山修築城堡,史稱新城,撫順屬高句麗政權。唐總章元年(668年),置“安東都護府”,為遼東地區的最高建置,在新城置新城州都督府,隸屬安東都護府,撫順屬之。唐儀鳳二年(677年),安東都護府遷至新城,撫順地區被譽為“冠帶之城...
鹹和中復置新城縣宋齊梁因之陳置錢唐郡隋開皇九年平陳廢郡割吳興吳郡之地置杭州初治餘杭未幾移治錢唐省並新城臨安縣仁壽二年割武康縣屬杭州因置總管府大業初改為餘杭郡統縣六【隋地里志雲錢唐富陽餘杭於潛鹽官武康】 唐武德六年六月復為杭州隸蘇州總管是年沒於輔公祏七年平賊復置杭州因並鹽官入錢唐以武康...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於建安城設定建安州都督府。遼於建安城置辰州,故蓋縣有古辰州之稱。金代改辰州為蓋州。元代置該蓋州路,治所仍設在建安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把熊岳、湯池二縣併入建安縣。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建安縣併入蓋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廢元代州為衛,改蓋州為蓋州衛。翌年改...
山南道:分屬荊、梁二州之域 唐武德七年(624)為防止宕渠流域獠人勢力的不斷擴大,加強管治,穩定社會秩序,朝廷升通州(今達州)總管府為通州都督府。都督府領九州轄三十六縣。宋代 京西南路:分屬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屬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 陝西路(永興軍路、秦鳳路)...
六大都護府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韓,西達中亞鹹海,南面包括了越南北部,北面則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王朝建立後,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不僅改郡為州,對地方行政區划進行了調整,還逐步確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為三種類型:府、都督府、都護府。 它的出現,是唐初邊疆地區民族關係...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臨川郡為撫州,隸洪州總管府。武德七年(624年),改洪州總管府為都督府,撫州屬之。貞觀元年(627年),撫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撫州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撫州為臨川郡。乾元元年(758年),臨川郡復為撫州。元和六年(811年),升撫州為上州。鹹通六年...
遼東地區。開元十四年(726)安東都護薛泰請於黑水最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其餘各部置州,朝廷置長史監領,轄境乃擴大至黑龍江下游兩岸及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都護府遷治遼東後,或治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或治新城(今遼寧撫順東北),聖曆元年改都護府為都督府,神龍元年(705)復為都護府,以幽州都督兼領都護...
唐高宗收復遼東之後,在今遼陽市設定遼城州都督府。遼太宗天顯十三年(實際為會同元年即938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遼代遼陽之名“蓋以唐人詩文中嘗指遼東為遼陽,故取而名之也”。清順治十年(1653年)設遼陽府,遼陽縣。康熙三年(1664年)縣升為州。民國三年(1914年)改遼陽州為遼陽縣。1949年中華...
此時正擔任營州(治龍城,今遼寧朝陽)都督的高侃與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共為行軍總管,一起討伐高句麗。乾封三年(668年)二月,李勣率領薛仁貴攻取扶餘城(今吉林農安縣),周邊三十座城池皆投降,高侃與龐同善鎮守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泉男建派兵襲擊高侃、龐同善在新城的營地,左武衛將軍薛仁貴進行...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沐昂被任命為錦衣衛散騎舍人,三十五年升任府軍左衛指揮僉事。永樂四年(1406年),沐晟受命征討安南胡朝,明成祖於是在五月越級提拔沐昂為都指揮同知,兼領雲南都司事務。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二月,沐昂隨沐晟入朝覲見新即位的明仁宗,獲賜羊酒。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沐昂升任右軍都督...
當時新城蠻中山賊張滿,屯結兵士於險要之處為害人民,詔令祭遵去攻擊,祭遵斷絕了張滿的糧道,張滿幾次挑戰,祭遵堅守壁壘不出。而厭新、柏華的殘餘重新與張滿會合,於是攻下了霍陽聚,祭遵於是分兵予以擊破迫其投降。建武三年(27年)春,張滿飢餓睏倦,祭遵攻破其城,活捉張滿。起初,張滿祭祀天地,自己說當...
貞觀中,封樂壽縣公,歷任洺州刺史、益揚二州都督府長史,並有善政,唐太宗下詔褒答。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將女兒新城公主許配長孫操第四子長孫詮,因長孫詮尚主之故,太宗特意升長孫操為岐州刺史。岐州即原扶風郡,後為唐代西京。永徽初,授金紫光祿大夫,不久去世。人際關係 長孫姓宗祠通用聯 引水開渠...
這些羈縻性質的都護府、都督府州均歸安西都護府和後來設定的北庭都護府管轄。例如,貞觀二十年,太宗置瑤池都督府,以歸降的阿史那賀魯為都督,使他統管西突厥諸部。顯慶二年,唐平賀魯叛亂,分西突厥地設濛池、崑陵二都護府,安置助唐平定賀魯之亂的西突厥首領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步真。彌射被封為興昔亡可汗...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漢朝設西域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西漢,迄晉為烏孫,南北朝時期為悅般,隋末唐初隸屬西突厥。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唐朝滅西突厥汗國,其地設嗢鹿州都督府,隸屬安西都護府。五代十國時為九姓烏護屬地。北宋,屬喀喇汗王朝西回鶻國。南宋、金時期為西遼屬地。元朝,元太祖十四...
多次遷任為左威衛將軍、代北都督,封清源縣男。與皇甫惟明互爭高低,皇甫惟明誣陷他有罪,貶為東陽府左果毅。河西節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議說王忠嗣富於才幹,杜希望奏請朝廷,朝廷下詔追召他趕赴河西,進軍攻取了吐蕃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衛郎將,專知兵馬。不久吐蕃大舉出兵,準備報復新城...
630年三月,頡利兵敗被俘,東突厥滅亡。唐朝在東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設定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頡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雲中都督府。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東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於唐朝,暗中卻擴充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試圖恢復東突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
630年(貞觀四年),唐朝滅亡東突厥汗國後,沒有採取歷史上慣用的分離肢解措施,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定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定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以永嘉縣地置東嘉州,析轄永寧、安固、黃陽、樂成4縣,屬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武德七年(624),改永寧縣為永嘉縣,樂成縣入永嘉縣,屬東嘉州,隸括州總督府。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東嘉州入括州,撤橫陽、永寧二縣,以永嘉縣屬括州,隸江南道越州都督府。唐高宗上元二年(...
唐朝開始設的黑水府、黑水都督府、忽汗州都督府等行政機構,對那裡進行有效的管理。元朝時候,東北地區設定遼陽行中書省,下設七個路,其中開元路和水達路共一百一十五個衛,管轄黑龍江和烏蘇里流域直到濱海的廣大地區。永樂七年(1409)閏四月,在黑龍江口附近的特林設定的奴兒乾都司,共轄有一百八十多個衛所,管理的...
隋唐兩代,彰武在隋代屬遼西郡,在唐代為營州都督府的營州域東北境,契丹部落經常入據。五代與北宋時期,原遊牧於遼西地區的契丹族興起,並於契丹神冊元年(916年)建立遼國,先後與五代、北宋南北對峙。遼建國後,設五京分領州縣,彰武地區為上京道和東京道轄。具體到州縣設定,據《中國歷史地名辭典》載,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