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與放大》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孝俊、麥碧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與放大
- 作者:羅孝俊、麥碧嫻
- 類別: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09月
- ISBN:9787030545961
《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與放大》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孝俊、麥碧嫻。
《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與放大》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孝俊、麥碧嫻。內容簡介環境中的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最近20年來環境科學領域持續關注的一個重要熱點問題。生物可富集性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重...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指人類合成的能持久存在於環境中、通過生物食物鏈(網)累積、並對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化學物質。它具備四種特性:高毒性、持久性、生物積累性、遠距離遷移性,而對位於生物鏈頂端的人類來說,這些毒性比之最初放大了七萬倍以上。國際上廣泛關注的新污染...
《氯化石蠟在稻田生境中的生物累積、轉移和放大過程》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周軼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近年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研究POPs在環境介質及生物體中的遷移轉化行為,有助於我們深刻認識它們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更有效地控制其對食品安全、人體健康和...
對於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新污染物,即使達標排放,以低劑量排放進入環境,也將在生物體內不斷累積並隨食物鏈逐漸富集,進而危害環境生物和人體健康。因此,以達標排放為主要手段的常規污染物治理,無法實現對新污染物的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此外,新污染物涉及行業眾多,產業鏈長,替代品和替代技術不易研發,需多...
1.1 新型有機污染物的持久性 4 1.2 新型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性/放大性 8 1.3 新型有機污染物的長距離遷移能力 9 1.4 中國《國家實施計畫》 14 1.5 未來研究的重點 14 參考文獻 16 第2章 多溴二苯醚(PBDEs)研究進展 21 2.1 化學特性 22 2.2 環境來源 23 2.3 分析方法 25 2.3.1 樣品...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是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主要難點在於POPs以吸附態存在於土壤有機質中,很難被生物利用,生物修復效率極低。雖然近期研究者們發現超分子羥丙基β環糊精能夠提高土壤中多環芳烴類污染物的傳輸能力,加快土壤生物修復效率,但研究工作大多局限於菲等土壤中較易生物...
主要來源於石油的開採、煉製、儲運、使用和加工過程。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3. 化學耗氧量(COD) 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
因為室內空氣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在空氣中的比例較低,採集空氣樣品時,應該採用富集吸收法。研究與協定 研究進展 2014年7月,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綜述闡述了食物中幾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烹飪前後含量的變化,以及烹飪過程中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作為一種...
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主要是室內的建築材料,塗料等揮發出來的,抽菸和烹調的時候也能產生,由於所含物質種類比較多不能全部定性,不能定性的安甲苯算,主要用氣相色譜法測定。因為室內空氣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在空氣中的比例較低,採集空氣樣品時,應該採用富集吸收法。吸附去除法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被吸附的...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典型POPs在南北極及青藏高原地區的污染現狀、分布規律和生物富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圖書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1章極地與高山地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背景 第2章極地有機氯農藥的賦存及環境行為 第3章極地多氯聯苯的賦存與環境行為 第4章極地有機阻燃劑的賦存與環境行為 第5章極地羥基和甲氧基...
項目針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監測與評價手段缺乏的現狀,重點開展新型POPs 檢測方法的研發和規範化;探明典型近岸海域中POPs 污染狀況,並對檢測方法進行現場檢驗;研究典型POPs 的生物毒性測定關鍵技術;著重建立POPs 環境風險評價模型和方法體系;建設我國海洋環境中POPs監測的技術支撐平台,...
本書論述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這一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全書共分8章,第1章首先介紹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國際公約,第2章和第3章介紹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基本性質和分析方法,第4章和第5章介紹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存在和環境行為,第6章敘述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效應,第7章論述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對各地的主要食肉動物的數據的監測表明,全氟辛烷磺酸的含量很高,表明全氟辛烷磺酸具有很高的生物累積和生物放大的特性。各種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的生物放大係數在兩個營養層次之間從22-160不等。在北極熊肝臟里測量到的全氟辛烷磺酸的濃度超過了所有其他已知的各種有機鹵素的濃度。與許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通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