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鴉(學名:Corvus moneduloides):是鴉科、鴉屬的一種,體長43厘米,體重225-330克。雌雄相似。全身羽毛黑色,除頭頂、枕、後頸和頸側光澤較弱外,其他包括背、肩、腰、翼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在內的上體均具紫藍色金屬光澤。
為新喀里多尼亞的特有種。雜食性,食譜多樣。主要以種子和堅果為食,會用鳥喙敲擊椰子和蝸牛殼並打開它們,喜歡將食物叼至岩石上和樹墩處才開吃。分布於太平洋、中國海域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海域。
2012年11月24日,研究人員發現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新喀鴉,是自然界非人類最會使用工具的其中一種動物。2016年,英國鳥類學研究者拍攝到這些新喀鴉會用喙製作帶鉤的棍子,然後用這些棍子從樹幹縫隙中把昆蟲鉤出來。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報導,
形態特徵
新喀鴉體長43厘米,體重225-330克。雌雄相似。全身羽毛黑色,除頭頂、枕、後頸和頸側光澤較弱外,其他包括背、肩、腰、翼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在內的上體均具紫藍色金屬光澤。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尾羽具暗藍綠色光澤。下體烏黑色或黑褐色。喉部羽毛呈披針形,具有強烈的綠藍色或暗藍色金屬光澤。其餘下體黑色具紫藍色或藍綠色光澤,但明顯較上體弱。喙粗且厚,上喙前緣與前額幾成直角,下頜的嘴底稍彎曲。喉部的羽毛都非常精細,幾乎類似人類的頭髮。尾巴比較長,尖端略圓。虹膜深褐色或暗褐色,鳥喙、腿爪黑色。
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鼻孔距前額約為嘴長的1/3,鼻須硬直,達到嘴的中部。
棲息環境
新喀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棲息地包括耕地、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濕潤疏灌叢、亞熱帶或熱帶的旱林、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和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乾草原。生活於原始森林,其中有大量的樹木,如露兜樹和bancouliers。有時也占據大草原和開闊的土地,包括樹木有些稀疏的地區。
生活習性
喜歡在林間路旁、河谷、海岸、農田、沼澤和草地上活動,有時甚至出現在山頂灌叢。大多數時候,新喀鴉是一個孤獨的小鳥,有時以家族聚成小群體,但很少形成大群。它們似乎很外向,自信,毫不猶豫地來滿足人們與它們接近。
雜食性,食譜多樣。主要以種子和堅果為食,其剪刀似的嘴形,使用起來貌似非常專業的技術工具,用於取食食品。會用鳥喙敲擊椰子和蝸牛殼並打開它們,喜歡將食物叼至岩石上和樹墩處才開吃。也吃昆蟲、雛鳥、鳥卵、鼠類、腐肉、動物屍體以及植物葉、芽、果實等。
叫聲單調粗獷,似‘呱-呱-呱’聲。粗啞的喉音kaw及高音的wa,wa,wa聲;也作低沉的咯咯聲。
分布範圍
顧名思義,這些鳥是地方性的,僅分布太平洋西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島,但也發現在洛亞爾提群島、馬雷島、忠誠島(Loyalty Island)等周邊的小島。
繁殖方式
在洛亞爾提群島,築巢季節從9月至11月。營巢於高度在高大喬木的頂部或枝杈處,距地高7-10米。巢主要由枯枝構成,內墊有枯草、植物纖維、樹皮、草根、毛髮、苔蘚、羽毛等柔軟物質,巢呈碗狀。3月開始營巢,4月中下旬開始產卵,每窩產卵2-3枚。卵天藍色或深藍綠色、被有褐色和橄欖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8±1天。雛鳥晚成性,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離巢後仍然依賴於雙親4至6個月。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報導
新浪科技訊 台北時間2016年1月5日訊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野外實驗中,首次拍攝到一群聰明的烏鴉製作工具進行捕食的過程。這種烏鴉的中文名是新喀鴉(學名:Corvus moneduloides)。利用安裝在它們羽毛上的攝像機,研究人員獲得了這段有趣的視頻。
可以看到,這些新喀鴉會用喙製作帶鉤的棍子,然後用這些棍子從樹幹縫隙中把昆蟲鉤出來。儘管新喀鴉製作工具的行為已經在許多文獻里有記錄,但這是第一次在野外環境中拍攝到這種行為的畫面。兩位研究者,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Jolyon Troscianko和聖安德魯斯大學的Christian Rutz將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學會-生物科學》(theRoyal Society journal Biology Letters)雜誌上。
兩位研究者開發出了微型的“烏鴉攝像機”,用於觀察新喀鴉在南太平洋海島的棲息地中生活的情況。新喀鴉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行為學實驗顯示,這種以使用羽毛工具著稱的鳥類還能進行更高智慧型的推理。儘管研究者在實驗室中已經觀察到,新喀鴉能夠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獲取食物,但他們依然想知道自然狀態下的這些鳥所能做到的事情。
“儘管野外觀察已經發現了一些它們製作帶鉤棍子的跡象,但此前唯一的一段視頻來自以餌引誘攝食的地點,科學家為烏鴉提供了原始的工具材料和探索食物的任務,”Troscianko博士說,“我們很想獲得這些鳥類的特寫視頻,觀察它們如何在完全自然的條件下製作這些工具。”
實驗中所用的攝像機粘在新喀鴉的尾羽上,重量只有12克左右。攝像機上還裝有無線電信標,使研究者能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叢林中找到新喀鴉的位置。經過數百小時的野外工作,研究者最終捕捉到了兩次清晰的製作工具過程。
“這種行為很容易就錯過,” Troscianko博士說,“第一次看這段視頻時,我沒有發現什麼特別有趣的東西。當一幀一幀再看一遍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一神奇的過程。”這段視頻還表明,鳥類更喜歡使用自己的工具。在視頻中有一幕,一隻新喀鴉的工具掉到了森林地面,它又撿了回來,表明這些工具對它們來說是很有價值的。
“烏鴉很痛恨丟失自己的工具,它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保管好這些工具,”Rutz博士補充道,“我們甚至觀察到,它們會將工具暫時保存在樹洞裡,就像有人把一隻名貴的筆放在筆架上一樣。”研究者在論文中寫道:“我們的結果不僅增強了我們對新喀鴉覓食生態學的認識,而且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記錄了動物使用工具行為的適應性價值——研究者對這一課題越來越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