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學

新加坡文學,新加坡的人口約有四分之三是華人,其餘是馬來人印度人等。它的官方語文有華文、英文、馬來文和泰米爾文四種,所以有四種語文的文學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加坡文學
  • 所屬地區:新加坡
發展歷史,參考書目,

發展歷史

新加坡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1965年獲得獨立。它過去的文學主要是馬來古典文學。由於新加坡的大多數居民是華人,中國文學的影響比較深廣。
1919年中國發生“五四”運動後,新加坡的華文報章也很快地陸續刊登用白話文體寫的文學作品。從1924年開始,各華文報刊相繼增闢文藝副刊,如《小說世界》、《南風》、《星光》等。同時,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不斷增長,並形成20年代華文文學運動的主流。
1925年,李西浪(?~1972)所著長篇小說《蠻花慘果》,描寫作為“豬仔”的華工在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被奴役的非人生活。
1927年,張金燕(1901~ )在《荒島》上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大多描寫婦女在殖民地的半封建社會裡的不幸命運。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小說還有邱志偉的《長恨的玉釵》(1924)、拓哥的《赤道上的吶喊》和曾華丁的《五兄弟墓》(1928)等。
1929年陳鍊青(1907~1943)首次提倡文學作品應有地方色彩。
1934年丘士珍發表論文《地方作家談》,進一步強調應鼓勵鄉土作家的創作。他的作品《峇峇與娘惹》(意為土生土長的華人先生和太太,1934)是華文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帶本鄉本土色彩的中篇小說。在華文戲劇方面,1933年首次演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獨幕劇《芳娘》、《一侍女》、《綠林中》和《兄妹之愛》。
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也掀起了支援中國的抗日救亡的運動。許多文藝創作也以抗日救亡為主題,並湧現一批優秀作品,如張一倩的中篇小說《一個日本女間諜》(1938)、鐵抗(原名鄭卓群,1913~1942)的中篇小說《試煉時代》(1938)、乳嬰的短篇小說《八、九百個》、吳天(1912~)的劇本《傷兵醫院》(1937)和王君實(1918~1942)的散文《海岸線》等。此外,比較優秀的短詩有劉思的《黃包車夫》(1939)和椰青(1921~1939)的《埋葬》(1938)。
1942年日軍侵占南洋群島之後,鐵抗、王君實等作家相繼遇難,文學活動處於低潮。日本投降後,文學創作活動重新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以描繪戰爭和抗日地下活動為題材的英文小說。較著名的有陳基安的《無聲的敵人》(又名《馬來亞》,1952)、尼維·剎特的《一個像艾麗絲的小鎮》(1950)、邁克·強的《榴槤樹》(1960)、葛烈維爾的《鼠王》(1962)和烈斯李·托瑪斯的《娘子軍》(1966)。隨著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馬來作家馬蘇里、瑪斯等於1950年8月創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稱“五十年代派”,其中多數作家堅持了“為社會而藝術”的創作原則,表現了濃厚的民族主義傾向。
作家哈倫·阿米努拉錫以1511年馬來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侵略的英勇事跡為題材寫成小說《阿旺元帥》及其續集《阿旺元帥之子》。詩人馬蘇里寫了熱愛鄉土和民族的詩集《白雲》(1958)、《時局的色彩》(1962)和《苦花》(1962)。蘇拉特曼·馬卡山的短篇小說《沒有出路》(1958)描寫一個馬來舞女的不幸遭遇。新加坡獨立後,不少馬來作家遷回馬來西亞,馬來文學的中心也逐步由新加坡轉移到吉隆坡。戰後的華文文學的特點之一是描寫勞苦大眾,特別是以老一輩的華僑勞工、礦工、割膠工和農民的艱苦創業為題材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比較傑出的有李過(原名李今再,1929~ )的中篇小說《大港》(1959)、《新墾地》(1960)和長篇小說《浮動地獄》(1961)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