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

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

《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是2009年9月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時齡。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態度,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闡述傳主各自的設計理念,展示建國60年來在建築理論、建築實踐等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紀念意義和實踐意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新中國 新建築六十年60人》內容簡介: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在《設計家》歷年採訪建築師的基礎上,以在建築設計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內60位建築9幣的設計生涯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為經,以這些傑出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為緯,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入》一書,為新中國60年的建築立傳,也是為新中國的建築師立傳。
對部分傳主略顯偏激的觀點採取保留、包容的客觀態度,僅供學術參考。
60人的限額當然不合理,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它與新中國60年的關係。新中國建N60年來出現的優秀建築師豈是這區區60席可以涵蓋的1600位都嫌少!但我們並不想把這《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作為權威性的結論,只是看作一種輯錄和記載,只是想從這60位建築師的思想和作品窺見新中國建築的一斑。因此,《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只是某種意義上的選集,而不是史詩意義上的建築師全集,是像坊間流傳的無數種文選那樣具有詩意的選集,只是從這60位建築師的作品和故事這個切入點來部分了解60年以來的新中國建築、新中國建築師。

作者簡介

鄭時齡,1941年11月12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6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專業,1965至1978年在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任工程師,1978至1981年在同濟大學建築系攻讀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研究生,1981年獲工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81年12月起在同濟大學任教師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4至1986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建築學院任訪問學者,1989年應邀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厄爾巴那一尚佩恩校區藝術與套用藝術學院任喬治·密勒講座教授。歷年來,曾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大學和論壇上講學。
200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12月被選為法國建築科學院院士,2002年5月被選為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2007年3月被授予義大利仁惠之星騎士勳章,2007年10月被義大利羅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同濟大學中法工程與管理學院院長、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城市空間與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規劃委員會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
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城市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
主要論著有: 《建築理性論——建築的價值體系與符號體系》、《黑川紀章》、《上海近代建築風格》、《建築批評學》、《世界大城市——上海》、《世博與建築》以及譯著《建築學的理論和歷史》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 0餘篇。
主要設計作品有:南浦大橋建築設計、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設計、上海復興高級中學教學樓、朱屺瞻藝術館、上海格致中學教學樓、浙江海寧錢君句藝術研究館、嘉興廣電中心大樓、嘉興市行政中心、上饒市行政中心、杭州中國財稅博物館等。

圖書目錄

我始終沒有懈怠過
凝固音樂的指揮大師
西方建築史教學體系的奠基者、文化交流的使者
以平常心,做創新事
重要的是得體
不是保護傳統,是保護歷史的見證
大型體育建築的宗匠
順其自然,不落窠臼
中國傳統建築的創造性轉化
為了更美麗的“人類風景線”
建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
深根厚德催新苗
永不停步的設計大師
與城市規劃事業結緣一生
中國傳統文化:懂得、熱愛、珍惜
俠之大者,胸懷天下
做一個有中國靈魂的設計師一
一位建築師和一個城市的傳奇
從建築設計到城市設計
知行合一,行為眾范
綺麗的西部建築之夢
雙軌並進,持續自省
實現建築的音樂、詩歌與雕塑之美
對傳統與現代的雙向探索
實踐“大建築觀”
與福建土樓相伴相隨的“建築人生”
咽時、因地的建築
走在建築環境聲學研究的前沿
循序漸進的建築生涯
在複雜邊界條件下尋找內在的邏輯
偵平凡生活,探非常建築
我與建築與文學與現實之間
引領實踐的居住建築學術研究
看清與看輕重
城市設計的研究與實踐者
城市與建築
尊重多元,回歸實踐
從建築歷史的學術研究到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生設計
現實在左,理想在右
非精英建築師
用世界的語言講中國的故事
立足於文化、環境,做“謙虛的建築”
有為設計,無為經營
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中國設計必須妥善解決當下中國問題
徵一些真正的“東方建築”示範”
在全球秩序的建立中確立文化身份
讓作品先發言
帶著責任,孜孜不輟於建築設計
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築實踐
建築是我的非功能空間
矛盾中自轉
源於傳統,歸於現代
建築實驗:當代,跨界和藝術
“思考型的實踐”或“實踐型的思考”
有些東西是一直不變的
獨立思考,問題實踐
用自己的步調走出焦慮
讓建築成為關注現實社會的手段
做有品性的中國建築。
《新中國新建築:六十年60人》編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