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中國60年

建築中國60年

《建築中國60年》,該系列叢書由事件卷、機構卷、作品卷、人物卷、評論卷、遺產卷、圖書卷7部分組成,用建築的視角回顧了新中國六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它集中反映“建築中國60年”歷程中的記憶、作品、語言、文字、圖片等精神財富,用“全集”的形式呈現出60載中國建築的文化創造。從中不僅能讀到建築隨時代變遷的發展史,更能成為珍貴的建築設計學在理念與信息上的“教科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建築中國60年》
  • ISBN:9787561831946
  •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9-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書評集萃,圖書背景,圖書構成,首發式,評價,圖書收藏,學術研討,

內容簡介

從書本上學歷史是一回事,從書本上讀建築歷史則是另一回事。《圖書卷》是一部講說新中國60年建築“圖書史”的
建築中國60年
書,它並非如鐘芳玲博士所著《書店風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倡言的要定格住書店隨時代而變的“風景”,而是要從審視豐厚的書頁中,感悟到新中國60年建築圖書的發展歷程。雖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但建築圖書所展示的作品及建築學人的思想獨白卻可記錄我們這個時代那不可磨滅的思想脈動。儘管我們的全部努力是求得用圖書之窗展開建築中國60年的作品、事件、人物、思潮等的記憶,但面對歷史巨變,我們至多只能把握住一些“小書”或“小事”,書目也未必能全部囊括,但我們相信這本《圖書卷》是“滄海一粟”,我們的努力是在彰顯一種力量,即用建築的閱讀形成“抵抗遺忘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
同城鄉新建築不同,針對新中國60年建築的《遺產卷》的確立有諸多考慮。首先是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3本著作的啟發:《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2006年6月版)、《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007年6月版)、《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2008年11月版)。他幾次對我們強調要借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機,整理新中國60年來尚未進入各級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名錄,這不僅對於全國文物普查有益,更對於推進建築文化遺產保護有價值。此外,幾年來北京、南京、天津、深圳、武漢、重慶等城市對文化遺產的“建設性破壞”個案都要求要強化城鄉建設的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的普及與再教育。縱觀新中國60年文化遺產建設的風風雨雨,雖屢有建樹,但更屢見挫折。因此,本書的使命在於不僅要確立“建築文化遺產”的理念,並梳理好60年文化遺產建築在保護修復技術上的業績與經驗,也要指出若干教訓與不足,借鑑國外成功做法,從而盤點出一份有參考價值的新中國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目錄

序:建築設計歷甲子
建築圖書發展綜述
編輯學者眼中的60年圖書編撰
《中國古代建築史》編寫始末
學史明理溫故知新——回顧《中國現代建築史綱》的編寫
《室內設計資料集》與我個人的成長
《建築設計資料集》(第二版)編輯工作有感
《結構構思論》一書出版情況簡介
建築創作與接受理論
書里書外:《北非花園摩洛哥》
編輯《近代哲匠錄》的感想
《城記》的緣起
建築學人眼中的60年期刊回溯
篳路藍縷兼收並蓄一記《建築學報》50年
見證中國建築50年
《建築學報》片斷追憶
回眸——在《建築師》雜誌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
初學記——紀念《世界建築》的創業
《世界建築》情結
以學術的名義傳播建築思想——出任《建築創作》雜誌社主編十載感言
國際思維中的中國命題vs中國命題中的國際品質——《時代建築》雜誌的思考
關於《世界建築》
他們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主編《新建築》有感於出版工作者的創造精神
關於做好建築傳媒的思考
建築編輯名人名家
紀念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首任總編輯夏行時先生
紀念《世界建築》第一任社長汪坦先生
敬悼《新建築》原社長黃康宇先生
建築文化漫談
建築編輯名家楊永生
我的《新建築》主編生涯
回顧——選題與實施

書評集萃

梁思成《拙匠隨筆》的隨筆
讀《劉敦楨全集》體會
為中國建築師立傳——讀楊永生著《中國四代建築師》
從《張鎛回憶錄》到《百家回憶錄》
讀童巂《江南園林志》
一部激勵進取的“創作經”——評布正偉《創作視界論——現代建築創作平台建構的理論與實踐》
入門的啟示——評彭一剛《建築空間組合論》
評單霽翔《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關於《中山紀念建築》致建築文化考察組謝函
推薦保障校園安全的一本書——《保證學校在地震中的安全》讀後的啟示
《中國古代建築文獻精選》序言
靠特色取勝——評張欽楠著《特色取勝》
建築國學的建構——評張良皋的《匠學七說》
請向興亡事裡尋——《中國現代建築史》讀後
《中國古典園林史》評述
對工業時代與近期多元論建築的探索——《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歐洲北部、中部、東部卷讀後
陽光普照下的地中海建築文化——讀《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地中海卷
《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編後感
獨特的建築文化——介紹《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第七卷:俄羅斯-蘇聯-獨立國協
……
中國建築圖書獎
中國建築出版機構輯要
優秀圖書舉要
編前編後:希望是“建築中國60年”的全記錄

圖書背景

正值新中國六十華誕之際,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開始工作了“慶祝新中國建立6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出版工程。作為60年來中國建築設計歷史的“第一書”,《建築中國六十年》系列叢刊順遂入眩《建築中國六十年》將成為填補了新中國建築設計史的“空白”,具有極其珍貴的史料價值以及學術價值。
天津大學出版社籌謀的《建築中國六十年》系列叢刊首發儀式暨中國建築六十年學術座談會在天津大學舉行。

圖書構成

《建築中國六十年》叢刊總計七卷,分別為事務卷、人物卷、作品卷、評論卷、文化遺產卷、設計機構卷、圖書卷,集中展現了新中國建築60年來發生的跨越式成長以及取得的輝煌成績。本叢刊洋洋灑灑,從多視角深層次回顧挖掘了新中國60年來建築設計與研究所走過的道路,不僅謳歌並記錄了中國建築設計成長的歷程,還展現了為社會創編出的一批批藝術性、實用性俱佳的作品,更見證了新中國建築設計逐步成長強大的歷程,它的成績必然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標記。

首發式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天津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榮新海,教誨部社科司副司長耿生茂,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建築創編》雜誌社社長張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建築中國60年》叢刊總編馬國馨,我校黨委書記劉建平、校長龔克、黨委常務副書記楊賢金,中國科學院院士、天大建築學院彭一剛教授等出席首發儀式。建築界、新聞出版界有關專家、負責同志以及我校相關學院、部處負責同志到場儀式。

評價

龔克校長在首發儀式上指出,該叢刊為我國現當代建築設計史著述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建築角度真實反映了中國民眾建設繁榮富強的民主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奮鬥歷史,是新中國60年創業建設史的縮影。而該叢刊由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並非偶然,該出版社深深汲取天津大學世紀的深摯文化秘聞,依託天津大學具有70餘年悠久歷史的優勢學科建築學,樹立了鮮明的建築類圖書的出版特色,先後出版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院史》、《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師作品集》等一批集中體現天大教誨教學、科學研究程度以及校友風範的圖書,建築類圖書屢獲國際大獎,在市場上以及讀者中牢固樹立了天大建築類圖書的出版官位地方以及品牌形象。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講話中提到,該叢刊氣勢恢宏,用新鮮體系的梳理方式對於新中國建築60年作了有序地整理,該書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該書的任務不僅是確立了建築文化遺產這一理念,並對於60年來文化遺產建築在保護修復業績以及經驗進行梳理,闡發教訓與不足,借鑑國際社會成功做法,歸納出一份具有參考價值的新中國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對於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給予有力的學術支撐,為60年新中國建築遺產保護的重要成果以及經典人物保留了精神檔案。

圖書收藏

首發儀式上還將該叢刊贈送給國家藏書樓、天津市藏書樓、天津大學藏書樓、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河北工業大學藏書樓、天津城建學院藏書樓。

學術研討

在中國建築六十年學術座談會上,建築學術領域的院士、建築大師、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際會思想,砥礪智慧,泛論新中國建築60年取得的輝煌成績。據悉,建築大家單霽翔、彭一剛、楊永生、劉景梁、鄒德儂、崔愷、以及紅星、曾堅分別盤繞《建築文化遺產》、《建築師的本質》、《中國建築圖書》、《天津建築60年的成長》、《中國建築事務、中國建築理論走向》、《中國活著界背景下的建築設計競賽》、《中國建築設計60年在西部的成長》、《從天津大學的建築教誨說起》作主題陳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