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第5版曾有文章稱:最早提出並詮釋“新上海人”這一概念的,是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黃菊,“他說,新上海人,他們是一種能夠闖蕩世界的人,是世界人,中華人。上海就要有容納世界最優秀人才的海量,同時又該成為人才自如來去的一湖活水。上海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現在要在人才的柔性流動中成為新的移民城市。”
上海壹周2010年1月26日的文章《"新上海人" 需要正名嗎?》曾援引上述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上海人
- 本質:區別與老上海人的移民
- 詮釋概念人:黃菊、上海市民
- 概念:流動人口及不穩定因素
背景
2、“計畫生育”政策,在上海執行的較好,導致城市新生人口銳減。勞動力開始缺乏。
3、某些城市工業不發達,農村地少人多(不嚴格執行計畫生育導致的結果),勞動力大量富餘。
4、近些年,上海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吸引外地高層次人才入滬。
為了建設上海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緩解外省市勞動力過剩而引發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改革開放後第十年,上海開始不加控制的引入大量外省市人口,而由於外省市人員不斷湧入上海,其中一部分精英在上海紮根發展,成為上海社會一股新生力量。在此背景下,主流媒體上開始出現了“新上海人”的稱謂。上海的城市發展,既需要老上海人進一步發光發熱,也需要新上海人貢獻力量。為了共同的家園,大家應該團結一致,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