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大地帶

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

中西部地帶。

遠西部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三大地帶
  • 地帶: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
  • 劃分方案:中西部地帶。
  • 其他:遠西部地帶。
劃分方案,劃分的原因,

劃分方案

我國巨觀區域經濟的“新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案:
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
該地帶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等13個省(今後還將包括港、澳和台灣省)。與原東部地帶相比,多了吉林和黑龍江2省區,避免了將東北地區分割為不同地帶的做法,使該地帶的整體性有所提高。
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面積僅占全國的17.8%,人口占42.9%,人口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41倍。2003年,該地帶生產總量占全國的63.6%;人均生產總值達15936元,為全國平均水平(按各省區實際值計算,下同)的1.48倍;除河北、吉林和海南等省人均生產總值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外,其他省區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該地帶經濟發展已開始進入網路開發階段。今後,要進一步積極地推進東北及東部地帶城鎮化進程,使一些有條件的中等城市發展成為大城市,並在中心城市周圍積極發展小城鎮(這一方面為大城市解困;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完善城鎮群功能),促使東部這些城鎮群逐步連線起來,初步形成從東北地區開始由北向南沿交通線分布的大城市群帶,實現更大範圍內的區域一體化和網路開發。
未來該地帶將繼續成為吸納區內外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力軍,進一步提高人口和城鎮的聚集程度,爭取使該地帶人口比重向其經濟比重靠攏。通過吸收中西部遷移人口,減輕中西部人口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在產業發展上,要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檔耐用消費品為主(如裝備工業和汽車工業等)。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同時,為國內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工業化所需的裝備和設備,成為我國地區經濟的裝備部(地區分工與特色)。
中西部地帶。
包括重慶、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陝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南、雲南、貴州和廣西等14省區。與原中部地帶相比,少了吉林和黑龍江2省,多了重慶、四川、陝西、甘肅、寧夏、雲南、貴州和廣西等原西部人口與城鎮較為密集的地區。
中西部地帶是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地區,面積占全國的32.6%,人口占53.1%,人口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3倍。2003年,該地帶生產總量占全國的33.0%,人均生產總值僅為6680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62.1%;所有的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地區。目前,該地帶尚處於點軸開發階段,主要開發軸線有東西向的黃河沿線地區、隴海線、長江沿線地區和珠江沿線,以及南北向的京廣和京九沿線、太焦線—焦枝線—枝柳線沿線地區等。
未來中西部地帶將繼續空間開發軸線的完善和建設,開始向網路開發方向發展。進一步加強上述主要軸線的開發,同時注意開拓其他軸線的開發。在產業上,要緊緊抓住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機遇,大力發揮重工業比重高、裝備工業基礎條件好、地理位置居中、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按照經濟內部大循環的要求,建設成為主要滿足我國國內市場需求的各種裝備和設備等投資品以及各種農副產品加工生產基地;
逐步接受從東部沿海地區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非耐用日用消費品的生產基地;開發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開採業(陝西和四川),進一步加大對水能資源的開發力度;積極開發豐富的生物資源,建設中草藥和生物醫藥製品研發和製造中心;依託“三線”建設的工業基礎,發展中西部特殊用途的電子機械裝備,加快工業化建設的步伐;依託人才密集條件,建設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區;大力積極發展旅遊業。
遠西部地帶。
包括內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4省區,是我國人口和城鎮十分稀疏的陸地邊疆地區(除青海外),由原西部地區的人口與城鎮稀疏的省區組成。
遠西部地帶是我國三大草原和五大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區,面積占全國的近一半(49.8%),人口只有全國的4.0%,人口密度遠遠小於全國平均水平,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8.0%。2003年,該地帶生產總量占全國的3.4%,人均生產總值僅為9168元,高於中西部地區,但也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85.3%;所有的省區經濟發展水平也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由於人口少,國家扶持政策力度較大,因此,該地帶居民生活水平比中西部一些省區還要高一些。目前,該地帶開發處於駐點開發初期,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大城市還不多,今後地區開發的結果也只能達到稀疏的局部性點軸開發階段,不可能達到也沒有必要進行網路式的開發。
未來遠西部地帶要根據人口和城鎮稀疏地區的特點,繼續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主,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改變不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生產方式,加大草原保護和開發力度;進行優勢資源的上規模和採取先進技術的開發,特別是進一步加大能礦資源的開發,並在資源開發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能礦後續加工工業;資源開採要儘量依託現有城鎮,以實現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的目的,應當注意採取“候鳥”式的開發模式,以避免“礦枯城衰”現象的發生。遠西部地帶是我國資源後備地區。
中國新三大地帶劃分示意圖中國新三大地帶劃分示意圖

劃分的原因

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劃分存在的問題
“七五”時期確定的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劃分是從新中國成立初沿海、內地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劃分演變而來的。該劃分方案大體反映了我國巨觀區域經濟的發展條件、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由東向西逐步遞減的基本態勢,方案形成後,雖有一些微調,但基本格局變化不大。然而,從總體上看,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劃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未能反映出我國人口和城鎮分布基本態勢。在我國農耕區與牧業區存在著明顯的人口和城鎮分布密度的巨大差異,這兩類區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顯然,如果不加以區別將難以有效地揭示我國巨觀區域格局的基本特徵。
二是未能反映出我國區域經濟空間變化最大梯度之所在。事實上,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空間變化差距最大的地方出現在現行東部與中部之間,而中部與西部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很小。也就是說,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我國東部是相對發達的地區,而中、西部基本上都應當屬於相對不發達地區。
三是難以作為進一步劃分綜合經濟區的基礎。現行三大地帶的劃分明顯地將一些具有整體性的區域經濟實體分割開了,如東北地區、黃河上中游地區以及長江上中游地區、青藏高原地區等,這樣就難以將其作為進一步劃分綜合經濟區的基礎。
“新三大地帶”劃分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一是貫徹“以人為本”思想,充分考慮我國人口和城鎮分布的基本狀況。從我國巨觀空間腹地條件來看,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就指出,黑龍江的漠河到雲南的騰衝一線是我國巨觀空間腹地條件差異的一條重要的分界線,這條線兩邊是我國人口和城鎮分布密度變化的鴻溝,而不是平滑的過渡,表明該分界線具有突出的重大意義。
該線以西以北地區主要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以及雲南及雲南西部、四川的西北部和黑龍江的西北部,為了統計的方便,這裡按完整的省區建制將範圍確定為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等4個省區。這4個省區人口和城鎮密度均不足50人/平方公里的水平,遠離我國海岸線、地形以山地為主、水熱條件差。
該線以東以南地區包括除以上4個省區以外的所有省區。這些省區人口和城鎮密度均高於50人/平方公里,臨近海岸線、地形中平原比重高、水熱條件適中。
這條線決定了我國人口和城鎮分布兩個截然不同的類型區:該線以東以南地區,面積占全國的一半,但是人口與城鎮在全國的比重均高達96%左右,是我國人口和城鎮密集地區;而該線以西以北地區,面積也占一半,而人口與城鎮在全國的比重僅為4%左右。
二是要考慮我國巨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我國區域經濟受海洋和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與海岸線的遠近反映了與世界市場距離的遠近和交通的便利程度,由此決定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由東向西逐步遞減的基本趨勢。當然,這種變化趨勢主要出現在現行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之間,而現行中部和西部省區基本上處於同一個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上,因此,從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看,中部和西部許多省區應當劃為同一地帶。
三是增加中部範圍,充分體現“抓兩頭、帶中間”和“中間突破”兩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機結合。一個穩定的區域經濟體系同一個穩定的國民經濟體系是一樣的,都需要建立一個儘可能大的中等發展水平的地區。將現行西部地區的人口和城鎮密集省區與中部地區合併在一起,劃分為一個新的中西部地帶,增大現行中部地帶的範圍,將有利於我國統籌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