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艾薩克·斯特恩(1920.7.21 - 2001.9.22)是出生於俄國的
猶太人 後裔,未滿一歲即隨父母移居美國。10歲時舉行首場獨奏音樂會,15歲以後便開始了職業音樂家生涯,20世紀40年代起已成為美國最活躍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之一。斯特恩是一位技藝非凡的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畢生未曾停止過音樂會演出活動直至去世。北京音樂界和廣大聽眾應能記得1999年11月19日第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後來被稱為“世紀絕唱”的音樂會上,他應邀再度來京與
李德倫 合作,兩老於20年後又一次聯袂演出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動人情景,此時他已年屆八旬,距病故僅只一年多。他的演奏活動持續了近70年,如果按他自己所說,婚後也依然每年幾乎大半時光都在巡演中度過,一直到年老體衰才稍減音樂會密度,則認真計算起來他絕對應被列入演奏家演出頻率最高檔次。“獻身”之說,僅此便已無可質疑。
艾薩克·斯特恩 斯特恩並非職業教育家,經歷中沒有專任或兼任小提琴教師一說,但他在成名之後對於同行後輩及青少年音樂學子們的熱切關愛與扶持卻是音樂界對他廣為稱道的為人特色。也許是出於他自身成長曆程,他一生中對發現音樂人才的關注幾乎全似本能反應,並將熱心幫助具有天賦素質和卓越才華年輕人的成長視為職責所在,這的確與有些名家對待同行後輩的態度頗不相同。曾得到他的幫助後來成為樂壇明星的演奏家們的名字確實可以列出長長一串,名聲顯赫的平科斯·祖克曼和
伊扎克·帕爾曼 便是極好的例證,現今享有極高聲譽的華裔
大提琴家 馬友友 和年輕的新秀
王健 也可以納入其中。北京、上海以及西安的音樂界都不會忘記他兩度來華在幾處音樂學院和大小音樂廳所舉行的小提琴公開課,那么長時間精力充沛地對大、小學生們細緻、耐心、生動、精闢的上課教學示範,贏得了多么熱烈興奮雷鳴般的掌聲。斯特恩在回憶錄中提到有人認為他是想當“教父”,他表示:“我僅僅是在將過去歲月中朋友們曾經賦予我的東西傳給他們。”回答得簡單卻真切。和培養新人一樣,作為著名演奏家,他對新作品的關切和支持、推動也是很值得大書一筆的,回憶錄中提及的數例苦練當代作曲家小提琴協奏曲新作獲得轟動並繼續推廣,十分令人感動。 其實斯特恩和大多數著名音樂家最不同的一點並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他還是一位非常熱心而且能幹的“社會活動家”。這必須要與著名的
卡內基音樂廳 事件聯繫起來說,這也成了他後半生音樂生涯中的大事。美國和國際樂壇許多人都知道,主要是由於他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活動,美國的,也是國際最具有聲望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才得以在20世紀60年代初瀕臨拆除的危急時刻獲救,並保存下來,隨後並在他親自介入下長期參與籌款翻修,經營決策,使這所有著重大影響的美國“音樂聖殿”直到如今仍舊閃耀著燦爛光輝。這是斯特恩在個人的職業演藝活動之外,又耗費已經有限的精力,為眾多音樂家,也是對公共音樂生活和社會演藝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艾薩克·斯特恩 演藝經歷 1979年,斯特恩作為西方第一位來華演出的小提琴大師,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指揮正是
李德倫 。
艾薩克·斯特恩回憶錄 無法用語言描述艾薩克·斯特恩帶來了什麼樣的震動,直到後來斯特恩本人在一次訪談中所說的話:“You can describe music, but you can‘texplainit. There is a wonderous mystery about just what makes the logic of musics osimpleand so inevitable when it comestofe the rin the right way.(你可以描述音樂,但你無法解釋它。究竟是什麼令到音樂的內在規律如此簡單又如此的必然,這簡直就是個奇蹟。)” 1999年11月19日,斯特恩以音樂家和老朋友的身份再次訪華,此時的
李德倫 正在為保住惟一的一個腎住院,為了能和斯特恩再次合作,李德倫被四個弟子架上了指揮台,兩個白髮老人擁抱在一起的場面,和這場堪稱“世紀末絕響”的音樂會一起,成為訣別。
由於斯特恩本人是猶太裔,這一血統促使他日後成為人道主義戰士。1979年斯特恩第一次訪華,不僅為長期處在封閉中的中國打開了一扇通往西方音樂世界的窗戶,在演出結束後,斯特恩還帶著家人在中國遊歷了一個月。
解中國社會的狀況。這次意義非同尋常的文化奧德賽被拍成了紀錄片,名叫《FromMaoToMozart:IsEacSternInChina》(《
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該片在1981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以及當年坎城電影節特別獎。西方媒體對該片評價甚高,尤其是“對藝術、對文明以及對
人道主義 的理解方面的貢獻。” 1999年,
猶太人 斯特恩第一次踏上了德國的土地,但他拒絕演出,他此行的目的只是為了教學,”我這一次來德國
訪問 ,並不說明我有任何一點寬恕納粹德國的意思 ”斯特恩說,“但是不給別人改錯的機會,這也是不人道的。我們的職責就是為了繼續人類對美和人道的追尋。這才是大屠殺之後真正倖存下來的。”
一九七九年,這位音樂大師首次踏上了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他就是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IsaacStern),應中國政府邀請,前來北京、上海巡迴講學及演奏。斯特恩一家在中國呆了約一個月,不僅為劫後倖存、餘悸未消的民眾帶來了音樂女神的撫慰,更為後人留下了一部頗有意義的紀錄片:《從“毛先生”到“莫先生”:斯特恩在中國》。這部紀錄片曾獲一九八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它詳細記述了斯特恩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譬如與剛獲“解放”的
李德倫 (時任中央樂團
指揮 )、
譚抒真 (時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等中國同行的交流,在座無虛席的劇場裡生動活潑的MasterClass,以及他對當時國內音樂學子的觀感……在短短一個多小時裡,音樂超越了國族與意識形態的阻隔,成為當時兩個南轅北轍世界的共通語言,讓人不禁想起華裔大提琴演奏家
馬友友 ,
在中國演出 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訪華演出。中國國家副主席宋慶齡與斯特恩留念。
他這些年來亦是與世界各地音樂家跨界(crossover)演出,用音樂來增進不同文化的溝通與了解。只是在我看來,斯特恩和馬友友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一九七九年的“音樂外交”時在“竹幕”剛剛拉開之後,正如紀錄片名所揭示的,《從“毛先生”到“莫先生”》的轉變,對當時的共產中國所造成的文化震盪更不一般。 二十餘年如一夢。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斯特恩當年實際上是用“音樂外交”來消除中國與西方長期的隔閡,用異邦的“高雅藝術”來建立互信與了解。堅冰一旦打破,緊隨莫扎特、
貝多芬 而來的,則是以好萊塢和可口可樂為代表的西方消費主義文化,且與時並進,不斷“本地化”,以鋪天蓋地之勢來刺激人們的感官欲望。時光流轉,中國不僅早已從“毛先生”邁向“莫先生”,甚至更進一步,從這一個“莫先生”(Mozart)躍進到另一個“莫先生”或曰“錢先生”(Money)了。就任何一個變動中的社會而言,這種轉變似乎並不值得大驚小怪。但諷刺的是,中美或中西之間橫亘的“理念之牆”(WallofIdeas,借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riedman的說法),並沒有因為中土這一“偽資本主義”的轉變而傾圮。在此問題上,似乎單靠“莫先生”的藝術神力亦無濟於事。所以,今日重溫紀錄片《從“毛先生”到“莫先生”》,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尤其看到片中那個一九七九年的中國,剛剛擺脫了原教旨般的共產統治,民眾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雖然還顯僵硬,但在一股拂過神州的清新之氣鼓舞下,大家對西方及外部世界的好感正在萌芽,無論是上海街頭面對攝影鏡頭大膽講英語,說他喜歡美國歌星的男青年,還是官方宴會上熱情得有些過分,用英語“背頌”著革命外交套話的普通官員,都讓人聯想起十年後另一部紀錄片《天安門》(TheGateofHeavenlyPeace)中也曾有過的相似情景。那仿佛是歷史的曇花一現:中國正在從“毛先生”向“莫先生”甚至“德先生”緩慢然而頗有實效地行進……
李德倫與斯特恩親切相見
在《從“毛先生”到“莫先生”》一片中,斯特恩不止一次告誡中國的音樂學子,不要只是著眼於技巧的訓練。他說很多中國學生都掌握了高難度的演奏技巧,但對音樂的理解卻遠遠不夠。他們的演奏很嫻熟,但闡釋的音樂沒有深度,因為沒有用心去聆聽去吟唱。片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李德倫 和斯特恩討論莫扎特,大談歐洲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時代背景,但斯特恩卻不認為
莫扎特 的音樂天份和資本主義扯得上什麼關係。(MusictalentasMozarthadparticularnothingtodowithcapitalism.)回首當年,斯特恩中國之行已是陳年舊事,今天的中國音樂家不僅有技巧,也懂得怎樣闡釋西方音樂;李德倫雖已作古,但相信他若在世,亦很難認同關於莫扎特的那段政治正確說教了。由此不妨多想一層,斯特恩雖是在談音樂,但他對中國人的毛病實在看得很準。“莫先生”不僅是個技巧的問題,更是心靈感應或者觀念層面的東西。如果沒有心靈相通,就算你使出十八般武藝賣力演奏,你的“莫先生”亦只能停留在純技術的層次。在這個意義上,雖然今天的中國對“莫先生”的理解已經大有進步,但對“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理解,多少還停留在斯特恩第一次來華的水平上。 附記:斯特恩已於前年九月辭世。《從“毛先生”到“莫先生”》其實還有一個續集,名為MusicalEncounters,乃斯特恩二十年後再訪中國並與當年部分朋友和學生相見的紀錄。據Amazon網站看過該片的觀眾觀感,斯特恩這次中國之行遠不如二十年前諄諄施教那般耐煩,而且很多對話都是講英語,略去了翻譯的現成解說,生動感人不比當初。
主要作品 1944 勃拉姆斯第一號弦樂六重奏 勃拉姆斯:鋼琴,小提琴,大提琴1號B大調三重奏。
1953 勃拉姆斯 G大調弦樂六重奏 Op. 36
1960 勃拉姆斯 降B大調弦樂六重奏 Op. 18
1983 巴赫,維瓦爾第:雙小提琴協奏曲; 艾薩克·斯特恩:60周年慶典 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G、F大調浪漫曲 海頓:倫敦三重奏
1985 艾薩克·斯特恩維瓦爾第晚會
1986 柴可夫斯基、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
1987 巴赫:雙協奏曲、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莫扎特:長笛四重奏; 巴哈:小提琴協奏曲,BWV 1060
1988 蕭士塔高維奇:第二鋼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鳴曲 勃拉姆斯:A小調小提琴、大提琴管弦樂樂協奏曲。C小調第三鋼琴四重奏第,作品60; 普羅科菲耶夫:第一、二小提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1989年 日文專輯 音樂,我的愛 普羅科菲耶夫:小提琴協奏曲1號和2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Nos.4 5
1990年 勃拉姆斯,孟德爾頌,舒伯特:三重奏 布拉姆斯鋼琴四重奏 拉羅,布魯赫,維尼亞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 :小提琴協奏曲 巴赫,莫扎特,泰勒曼,三重奏,四重奏 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 幽默曲:最喜歡的小提琴曲
1991年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三重協奏曲 貝多芬:全套三重奏 慶祝85周年音樂會 卡內基音樂廳 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 韋伯恩:全集作品。 1 - 作品31
1992年 布拉姆斯:六重奏;
1993年,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小夜曲 福萊鋼琴四重奏
1994年 小提琴名曲 神奇的音樂廳 舒伯特名曲 勃拉姆斯名曲 貝多芬,舒曼:鋼琴四重奏 莫扎特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K. 454,296和526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人鬼情未了”和“大公” 巴哈: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1鋼琴協奏曲,BWV 1056,布蘭登堡協奏曲5號; 莫扎特:交響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5號 勃拉姆斯:B大調六重奏。 鋼琴三重奏第1號B大調,作品8 舒伯特:C大調五重奏,D956&B大調第5號交響曲,D485
1995年
泰勒曼,巴赫:三重奏奏鳴曲
孟德爾頌:鋼琴三重奏1&2
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鋼琴四重奏
音樂生涯第3集: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 貝多芬
鋼琴三重奏“人鬼情未了”和“大公”;變化 舒伯特,海頓鋼琴三重奏;莫扎特:鋼琴四重奏 巴托克:小提琴協奏曲 伯恩斯坦/杜迪耶 小提琴協奏曲 貝爾格:小提琴協奏曲 普羅科菲耶夫/巴托克:小提琴協奏曲,狂想曲1號 亨德密特/潘德列茨基:小提琴協奏曲 伯格:鋼琴奏鳴曲,克熱內克:鋼琴奏鳴曲第3號,韋伯恩:鋼琴變奏曲“,德彪西,拉威爾作品。
音樂生涯第一集 :貝多芬,勃拉姆斯,孟德爾頌,西貝柳斯。
莫扎特:哈夫納 小夜曲 莫扎特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卷II 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西貝柳斯 小提琴協奏曲 巴哈:小提琴協奏曲,雙協奏曲; 維瓦爾第:四季協奏曲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第1號-5;交響協奏曲; 維尼亞夫斯基/布魯赫/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德沃夏克:小提琴協奏曲
1996年
莫扎特的名曲
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卷III 舒伯特、博凱里尼弦樂五重奏(第一小提琴 斯特恩,第二小提琴
林昭亮 ,大提琴
馬友友 )
音樂生涯,第4集:巴赫,巴托克,貝多芬,科普蘭,舒伯特。
普羅科菲耶夫:小提琴奏鳴曲 巴托克:小提琴奏鳴曲,韋伯恩:小提琴和鋼琴曲四首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 J.S.巴赫與C.P.E.巴赫,亨德爾,塔蒂尼:小提琴奏鳴曲 亨德密特/布洛赫/科普蘭:小提琴奏鳴曲 舒伯特:小奏鳴曲第1號,龍多高明;二重奏奏鳴曲 弗蘭克/德彪西/埃內斯科 小提琴奏鳴曲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1-3號 艾薩克·斯特恩演奏
1997年 巴伯 弦樂慢板。 巴爾托克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鋼琴四重奏
1998年 艾薩克·斯特恩演奏莫扎特,貝多芬,海頓 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伯恩斯坦:焦慮的時代;福斯:小夜曲 巴赫,維瓦爾第協奏曲 克萊斯勒 維也納隨想曲
1999年 柴可夫斯基,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
2000 :第二鋼琴四重奏,德沃夏克小奏鳴曲G,浪漫樂曲 維瓦爾第:四季雙小提琴協奏曲
2004 舒伯特:鋼琴三重奏1號勃拉姆斯:弦樂五重奏組曲,BWV1號2號巴赫:薩拉班德
社會活動 這裡當然不能不提及1979年6月斯特恩的首次訪華和後來獲得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獎的影片《
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的拍攝。這應該說是中美兩國剛剛正式建交後的帶有外交內涵、規模不小的一次大型“社會活動”。斯特恩雖只是以小提琴大師身份訪華,卻除了合作的鋼琴家、隨行的全家之外,同來還有一個包括導演在內的電影攝製小組,著名的美國華裔作曲家
周文中 教授也應邀來參與協助工作,浩浩蕩蕩二十多人。這次
訪問 ,尤其是音樂會和公開教學真箇是盛況空前,就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中國音樂界而言,一位外國音樂家來華如此的規模和影響,確實從未有過,對此,回憶錄中有相當篇幅的記述。斯特恩在這項外交“社會活動”中大大顯示出了他的“人民外交”才能。《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這部紀錄影片留下了這次活動的不少鏡頭,影片於次年獲獎後在許多國家公映,產生了很大國際反響。
艾薩克.斯特恩
人物評價 斯特恩的演奏細膩中見出宏大,追求精確完美,力度多變,音色溫馨的品性。作為音樂家,斯特恩在室內樂方面的造詣也引起了世人的矚目,他與鋼琴家伊托明、
大提琴家 羅斯 演奏的三重奏,是室內音樂的經典。
艾薩克·斯特恩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但他首先是一個
小提琴家 。斯特恩1920年7月21日生於俄國Kreminiecs(現在的
烏克蘭 ),出生10個月隨父母移居美國舊金山,6歲學鋼琴、8歲學小提琴、16歲嶄露頭角、23歲登上
卡內基音樂廳 的舞台,10年之後成為一代小提琴宗師。他從來都不是什麼音樂神童,1999年,79歲的艾薩克·斯特恩在自傳《MyFirst79Years》(《我的頭79年》)里回憶,17歲的他初登紐約TownHall的舞台,本以為從此成名,沒想到被評論界譏諷為:“運弓太重,高音刺耳,先回家練幾年再說”,年輕的斯特恩備受打擊,竟漫無目的地坐著公共汽車遊蕩了6個小時,不知何去何從。突然間,這個17歲的年輕人大喝一聲:“Danmit.Iwanttoplay!(他媽的,我就是想拉琴)”。苦練之後,斯特恩才有今天。 艾薩克·斯特恩更加不是一個炫耀技巧的雜耍師傅,他一向都是樸實、厚實而且紮實的。斯特恩沒有
米爾斯坦 的柔麗,沒有
海菲茨 的精確,但是他爽快、不拖拉、有速度,不為了一個樂句糾纏不休,更了不起的是,斯特恩的音樂能達到一種真正與人“交流”的能力,因為他有一副仁慈的心腸。
艾薩克.斯特恩演奏唱片 艾薩克·斯特恩是有史以來錄製唱片最多的音樂家,是曾經為
卡內基音樂廳 免受拆毀大力遊說、四處籌款的人,是第一個和
約翰·甘迺迪 面對面提議要建立“國民藝術委員會”的人,是
里根 、老
布希 、
密特朗 親手為之頒發獎章的人,是一手提拔過
帕爾曼 、
馬友友 、朱可曼等大批後輩的人……誰不曾受過他的影響?甚至於像我這樣一個走在音樂邊上的人。他不僅是一個演奏家(morethanaplayer),他的存在甚至超越了
生命 的形式(largerthan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