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交通運輸,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衛生,教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宋以前,今斗門縣全境屬新會縣潮居里。
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置縣,黃楊山附近島嶼劃歸香山縣。斗門、乾務、白蕉、三灶一帶為香山縣潮居鄉。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香山縣黃梁都轄16個村。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香山縣改鄉為坊都,潮居鄉改為黃梁都。大沙、馬墩、上橫屬新會縣潮居都。
清道光七年(1827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香山縣黃梁都轄193個村;新會縣潮居都轄2個村。
清光緒六年(1880年),改都為鎮,黃梁都改為黃梁鎮,潮居都改為潮居鎮。
清宣統年間(1909~1911年),改鎮為區,黃梁鎮改為香山縣第八區、潮居鎮改為新會縣第八區,香山縣第八區轄18段,新會縣第八區仍轄2個村。
民國期間(1912~1949年),實行保甲制。
民國九年(1920年),香山縣第八區改為黃梁區。
民國十四年(1925年),香山縣改為中山縣。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中山縣、新會縣並鄉縮保,中山縣第八區轄6個鄉25個村162個保;新會縣第八區轄大沙、馬墩2個鄉12個村33個保。
民國十九年(1930年),香山縣黃梁區改為中山縣黃梁區,新會縣第八區改為新會縣睦洲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區名按數字編列,黃梁區改為中山縣第八區、睦洲區改為新會縣第八區。
1951年3月,中山縣第八區仍稱舊名;新會縣第八區劃出龍泉、睦洲、大沙、五權鄉成立新會縣第九區(其中今屬斗門的有5個鄉19個村)。
1953年6月,原中山縣第八區分為第八區和第九區,原新會縣第九區的三權鄉分為7鄉。
1955年8月,中山縣第八區改為乾務區,第九區改為南門區,新會縣第九區改為睦洲區。
1957年撤區並鄉,撤乾務區,並為乾務、白蕉、荔山三個大鄉;撤南門區,並為斗門、赤坎、六鄉三個大鄉;撤銷睦洲區7個鄉,並為上蓮、橫粉、大沙、竹銀4個大鄉。同年建立新會縣大沙示範農場。
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取代大鄉。乾務鄉稱前進人民公社、荔山鄉稱荔山人民公社、白蕉鄉稱白蕉人民公社、六鄉鄉稱長征人民公社、赤坎鄉稱赤坎人民公社、斗門鄉稱幸福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小公社合併為大公社,包括六個公社及平沙農場、南水、北水、小林、大林、蓮灣、萬山、三灶統稱為“斗門大公社”,橫粉鄉、大沙鄉屬新會縣睦洲人民公社。
1959年4月,撤銷斗門大公社,設立5個公社:乾務公社、白蕉公社、斗門公社、三灶公社、萬山公社。
1965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劃出白蕉、斗門、乾務3個人民公社及平沙農場;新會縣劃出西安、上橫2個人民公社及大沙農場,成立斗門縣,隸屬佛山地區。
1983年5月5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斗門縣從佛山地區劃出,隸屬珠海市至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中山縣、新會縣接管舊治區。
1961年8月,恢復區的建制,實行區管人民公社。三灶、萬山人民公社劃離斗門人民公社,平沙復稱國營平沙農場。
196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劃出白蕉、斗門、乾務3個人民公社及平沙國營平沙農場;新會縣劃出西安、上橫2個人民公社及大沙農場,成立斗門縣。斗門縣的行政區域有5個人民公社,1個省屬農場、1個縣屬農場。
1976年底,全縣有乾務、五山、斗門、上橫、白蕉、坭灣、六鄉、西安8個農業人民公社,1個黃金漁業人民公社;有大沙、白藤2個縣屬農場,平沙、紅旗2個省屬農場。
1984年4月,實行政社分開,設區建鄉,改公社為區,改生產大隊為鄉。全縣設8個區,110個鄉,1個鎮。井岸鎮設7個鄉級管理區。
1986年11月,撤區建鎮。全縣8個鎮,12個社區居委、120個行政村。井岸鎮設井岸、坭灣、白藤湖(未成立)3個街道辦事處。
1989年,縣政府設立白藤辦事處,負責對白藤頭商貿市場的綜合管理。
1991年底,全縣8個鎮、2個縣屬農場、2個省屬農場,121個行政村、861個村民小組、10個社區居委。
1992年8月,成立中共白藤委員會,白藤辦事處行使鎮級管理職能,管轄範圍擴大至白藤農場、白藤湖、白藤大閘和鶴洲北墾區。
1994年2月,設立白藤湖辦事處和白藤辦事處,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行政區劃隸屬井岸鎮管理。5月19日,白藤辦事處改稱城南辦事處,同時增加白藤湖辦事處好景、幸福、群興3個社區居委。從此,全縣增加至13個社區居委。
1995年5月,增設14個社區居委,全縣共有27個社區居委。
1999年10月,增設平沙鎮、紅旗鎮。2000年1月兩鎮劃入三灶管理區。
區劃詳情
2000年12月底全縣有8個鎮(上橫、蓮溪、六鄉、斗門、五山、乾務、井岸、白蕉)、2個辦事處(白藤湖、城南)、2個農場(大沙、白藤)、121個行政村、27個社區居委。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斗門地處珠江三角洲南端(東經113°0.5'至113°25',北緯22°59'至22°25'之間)。東連中山市,北倚江門市,南與珠海市區相通,與澳門山水相逢,距香港56里,面積9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1.5公里。
地形地貌
斗門縣位於珠江的出海口,珠江出海口八大門中的五門(崖門、磨刀門、雞啼門、泥灣門、虎跳門)經過斗門。區內河涌縱橫交錯,較大的河流有黃楊河。
螺洲河、友誼河、大生河等,小河小涌不計其數,眾多的河涌將斗門分割成一個個小島,使斗門區成為珠三角著名的水鄉,丘陵和珠江口沖積平原共同形成了斗門的地貌,而沖積平原中河網隔成的一個個小島是水鄉人的主要居住地,斗門縣屬
地震基本裂度VII度區,但近50年只有3次微震,無任何損毀記錄。
氣候特徵
斗門處於北回歸線以南、濱臨南海,夏半年受海洋委風影響強烈,而冬半年受大陸委風影響較弱。全縣屬亞熱帶季風區,夏長冬短,夏少酷熱,冬少嚴寒,雨熱同季,乾濕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898至2293毫米之間,雨季從4月至9月,10月至次年3月為乾季;年平均氣溫為21.8°C,最熱月份在7月,最高溫度約33°C;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溫度約5°C;本縣偶受颱風影響,每年2次,每次2天,最大風力10級左右。
斗門縣屬亞熱帶季風區,夏長冬短,夏少酷熱,冬少嚴寒,雨熱同季,乾濕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898至2293毫米之間,雨季從4月至9月,10月至次年3月為乾季;年平均氣溫為21.8°,最熱月份在7月,最高溫度約33°C;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溫度約5°C;本縣偶受颱風影響,每年2次,每次2天,最大風力10級左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斗門縣水資源由當地徑流和過境客水組成。當地徑流水文計算,年均地表徑流9.3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0.5億立方米,共9.8億立方米。西江客水給斗門帶來豐富的江河徑流,充分保護和利用,足以保證斗門縣的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需求。
土地資源
2000年底,全縣國土面積925.271平方公里(含紅旗、平沙鎮),折合138.7907萬畝。其中,低山丘陵台地29.354223萬畝,占總面積的21.15%;水域47.4109萬畝,占總面積的34.16%;平原面積62.025541萬畝,占總面積的44.69%。斗門縣權屬土地面積674.8平方公里,折合101.22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1965年,斗門縣建縣時總人口162178人。1979年,總人口237727人。
1985年,總人口256636人。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縣總戶數57456戶,總人口242159人。
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縣總戶數90026戶,總人口329841人,與1990年相比,增加87682人,增長36.21 %,平均每年增加8768人,年平均增長率10 %。
2000年普查統計,總戶數中,家庭戶82278戶,家庭戶人口293841人,占總人口的89.09%,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3.57人。有集體戶7748戶。
2011年,全區戶籍人口出生3594人,同比減少574人;政策生育率為98.14%,同比上升2.84%;人口出生率10.03‰,同比下降1.65‰;自然增長率5.60‰ ,同比下降1.5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7.50。政策生育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出生嬰兒性別比等指標均完成市下達的指標要求。
民族
交通運輸
斗門縣至2000年底,全縣共建成公路383.5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88.3公里,4車道以上城市幹道68.5公里,大小橋樑83座,總長6415.55米,投入8億多元。農田水利方面,1991~2000年,全縣修建蓄水工程48宗,灌溉面積4.95萬畝,改善和治理洪澇旱面積138.75萬畝(累計),投入15157.47萬元。電力方面,全縣電網建設投資25563.32萬元,建成高標準電網線路30.54公里,並建成益力、麥芽、乾糖、柴油等發電廠,滿足全縣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用電的需要。
經濟概況
綜述
2000年,全縣生產總值(當年價)50.98億元,是1991年9.05億元的5.6倍,工農業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190.3億元,是1991年19.4億元的9.8倍,其中工業總產值178.9億元,是1991年14.3億元的12.5倍,農業總產值11.4億元,是1991年5.1億元的2.2倍。全縣預算內財政收入1.8億元,是1991年0.76億元的2.4倍。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均生產總值(當年價)15696元,是1991年3748元的4.2倍;職工年均工資13828元,是1991年3616元的3.8倍,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是1991年1143元的3.7倍。
第一產業
斗門縣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的縣。1965年建縣時,全縣水稻種植面積60.2824萬畝,總產僅93019.5噸,平均畝產155公斤。
1990年水稻種植面積31.35萬畝,總產12.72萬噸,平均畝產377.9公斤,為1965年畝產的243.8%。
1991年水稻種植面積30萬畝,年均畝產379.6公斤,總產量11.38萬噸,比1990年減少10.5%。
1992年水稻種植面積27萬畝,總產量10.25萬噸,年均畝產379.7公斤。晚稻引入博優903、博優64、博優3550等試種,在栽培技術方面實行水稻拋秧新技術示範。
1993年,繼續較大幅度調減水稻種植面積,是年種植面積20.5萬畝,比上年減少24%。此後至2000年,水稻面積穩定在20萬畝。
1994年,推廣良種等先進農業技術。
1995年,全面實施拋秧技術。
1997年開始,全縣90%水稻種植面積均種植米質好、抗性強的優質稻。水稻平均畝產恢復到1991年水平。
1998年後,水稻畝產總產逐年有所提高。
2000年水稻種植面積20.5萬畝,平均畝產388公斤,總產量7.9萬噸,比1999年增產0.78%。
2015年,斗門區農業以水產養殖、水稻種植、畜牧養殖為主,兼有蔬菜和花卉苗木種植、水果種植、甘蔗種植等產業。全年農業總產值66.66億元,同比增長4.6%。全區糧食種植面積9.61萬畝,糧食總產量5.32萬噸,其中水稻播種面積6.57萬畝,產量2.87萬噸(優質水稻占應插面積的98%)。蔬菜(含菜用瓜類、根莖類)等作物種植面積6.48萬畝,總產量9.73萬噸。水果種植面積4.39萬畝,總產3.82萬噸。
第二產業
1991~2000年,斗門縣鄉鎮企業總產值從1991年的43644.08萬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
2000年的962334萬元。由占全縣總產值的22.47%提高到50.56%。90年代初期,斗門縣鄉鎮企業由單一經營向集團企業轉化,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型企業轉化。
斗門縣鄉鎮企業分為鎮辦企業和村辦企業。鎮辦企業由各鎮企業發展總公司管理,全縣各鎮先後辦起綜合經營,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鎮辦企業單位數最多的是1997年,達253家,從業人員16189人,產值225051萬元。鎮辦企業年產值最多的是2000年,達625691萬元。而村辦企業由村委會管理,投資少、管理易、效益快是其特點。斗門縣村辦企業最鼎盛的是1998年,有671家,從業人員20545人。1991年,全縣村辦企業產值6134.39萬元,2000年,全縣村辦企業產值已達181290萬元。
斗門縣鄉鎮企業分布在工業、農副業、商業、飲食服務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按產品種類分為紡織、服裝、皮革、製鞋、化工建材、電子元件、五金、食品、工藝美術等行業。
2015年,全區新設外資項目14個,累計契約利用外資10538萬美元,同比下降72.29%,完成進度26.39%。累計實際吸收外資22379萬美元,較2014年的22369萬美元上升0.04%,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00.04%,增幅與進度居全市第8位。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119.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3%,完成全年目標(118.15億美元)進度103%,居全市第3位。外貿出口總額74.4億美元,同比下降0.22%(按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1.11%),進口總額44.96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全年順差29.44億美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8.08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進度93.6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5.27億元,同比增長4%,完成年度預期目標94.6%;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值211.41億元,同比增長20.1%,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04.4%。全區累計實現裝備製造業總產值534.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上升15.3%,完成年度預期目標84.9%;實現裝備製造業增加值121.45億元,同比增長16.5%,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48.1%;實現裝備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46.96億元,同比增長38.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01%。全區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1億元,同比增長12.7%,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01.5%;累計完成限額以上批零銷售和住餐營收總額(含大個體)126.49億元,同比增長34.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24.01%。
第三產業
1991年前,斗門縣有中國旅行社、縣旅遊總公司2家旅行社,旅遊線路主要是圍繞御溫泉、燈籠沙、鱷魚島、金台寺等周邊景點。
1996年,斗門縣旅行社增加至4家,即斗門縣中國旅行社、縣旅遊總公司、斗門東亞旅行社和白藤湖旅遊公司。這四家旅行社都屬於國內社,只開展國內游組團服務。
1997年擴展至8個營業部,較為全面地為斗門縣民眾提供旅遊服務。為方便民眾到香港、澳門旅遊,經縣旅遊局與市旅遊部門協調,四家旅行社代辦香港游和澳門游業務,
1994~2000年,每年辦理8000~9000人次港澳游業務。
2015年,全年全區接待遊客5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37億元,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22.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2%、11.8%和8.8%。
社會事業
衛生
1990年,全縣衛生系統總人數119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05人。此外,鄉村醫生125人,農村接生員56人,衛生員38人,廠場衛生技術人員35人,個體開業行醫44人。建立縣、鎮、村三級醫療隊伍。
1991年,全縣衛生系統總人數79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55人,管理人員63人,工勤人員76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中醫56人,西醫235人,護理194人,助產士16人,中藥劑員29人,西藥劑員42人,檢驗28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55人。
2000年,全縣衛生系統總人數121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15人,占84%;行政工勤人員201人,占14.7%。在衛生技術人員中,中醫58人,占5.7%;西醫328人,占32.5%;護理391人,占38.7%;助產30人,占2.97%;中藥39人,占3.86%;西藥63人,占6.24%;檢驗47人,占4.65%;其他衛技人員59人,占5.84%。在衛生技術人員中,男性445人,占44%;女性570人,占56%。
醫療隊伍文化程度:1991年,全縣衛生系統總人數794人,其中本科67人,大專68人,中專及高中以下659人。2000年,全縣衛生系統總人數1216人,其中本科96人,大專148人,中專及高中以下974人。
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情況:1991年,全縣衛生系統衛生技術人員655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1人,初級職稱340人。2000年,衛生技術人員1015人,其中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130人,初級職稱854人。
教育
1996年,斗門縣深化和完善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體制,進一步拓寬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籌措渠道,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來源。
1991~2000年,投資15930萬元,新增校舍86489平方米,人均校舍面積增加1.4平方米。2000年,全縣中國小校舍總面積392004平方米,人均6.50平方米。
1999年12月,斗門縣順利通過省“兩基”複查驗收(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1998年起,全縣實施改造“薄弱學校”工程(薄弱學校:指在基礎教育階段某一特定區域內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管理水平不高、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質量相對偏低,社會信譽不高的學校)。
2000年底,全縣共投入“改薄”專項資金1400萬元,改造14所學校,完成此項工程的63.6%。並繼續實行其他“薄弱”學校的改造,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
2000年,全縣有高中6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農職中4所。初級中學17所(含國小附設國中),國小89所,幼稚園55所。少年業餘體校、教師進修學校、成人中專學校、電視大學各1所。全縣中小學生60314人,其中小學生39057人,比1991年增長22%;國中學生16617人,比1991年增長75%;高中學生2566人,比1991年增長92%;職校學生2074人,比1991年增長68%。全縣入園幼兒5661人,比1991年增長1%。全縣各類教師共3667人,比1991年增長39%;幼兒教師580人,比1991年增長173%。
1991~2000年,國中畢業生共36383人,高中(職中)畢業生9415人,考上大、中專學校的學生共3271人。成人教育也有長足發展。電視大學畢業生6420人,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人數900人。
2011年,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64所,其中公辦學校59所,民辦學校5所。公辦學校中,有中國小56所,其中國小3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中12所,高(職)中4 所,其他學校3所:區電視大學、教師進修學校、少年業餘體校。2011年,全區教育總投入82634.7萬元,其中國家財政撥款74160.9萬元。投入7706.6萬元為新校舍建設,4675.6萬元配備標準化教學設備,全區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總投入的78.6%。
文化
斗門縣文化館成立於1965年,主要職能是蒐集、整理、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建立、健全民眾文化藝術檔案,輔導、培訓鄉鎮文化站(室)業務幹部和業餘文藝骨幹,組織、聯繫、指導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農村文化、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1991~2000年,縣文化館每年均組織、輔導民眾開展文藝創作活動,出版綜合性文藝期刊《黃楊月》。2000年,縣文化館有工作人員9人,設館長1人、副館長2人。
風景名勝
珠海御溫泉
珠海御溫泉位於斗門鎮黃楊山西麓,由香港商人於1998年2月在原斗門溫泉(建於80年代)的基礎上興建而成。珠海御溫泉占地面積9.07公頃(136畝),有天然泉眼兩處,深度為150米,出水溫度72℃。屬“色帶黃、味帶鹹”的高溫氯化物—偏矽酸型醫療溫泉水,含偏矽酸、硒、鐵、銅、鍶等礦物質元素。溫泉內設華興池、木溫泉、酒溫泉、石溫泉、瀑布溫泉、花草溫泉、咖啡溫泉、薄荷溫泉等10多種各具特色、各具功效的露天池。除溫泉主體外,按不同需要和功能分設靈芝湯、鮮人參湯、當歸湯、薄荷湯、艾葉湯、三丫苦湯、蘆薈湯等溫泉池,以及桑拿、蒸汽浴、健身房、香薰屋。1999年12月,建成採用日式改良風格設計裝修的度假型“御贏莊”酒店。整座酒店有溫泉沐浴、住宿、會議、培訓、宴會、咖啡廳、康樂、歌舞廳等多種功能,成為集餐飲、娛樂、保健、會務於一體的高雅場所。2000年8月,珠海御溫泉被評為“廣東省用戶滿意服務企業”。
金台寺
金台寺位於黃楊山西側的“將軍卸甲”(地名)王保水庫旁,和茶田吐翠、清泉洌水、張世傑墓、第一石門、金台瀑布、無底深潭、環海鏡面等景點構成黃楊八景。此寺原名金台精舍,歷史悠久。南宋末年,宦官趙時釒從 、鄧光薦、龔行卿三人為避戰亂在此築建金台精舍,名為誦經讀書,實則密謀抗元。清乾隆年間建立寺院並擴建,曾一度香火鼎盛,後因屢遭戰亂,日漸寥落。1958年被拆掉主體建築,其後興建水庫再遭拆卸,終剩殘牆斷壁。1992年由香港商人捐資及政府資助重建。全寺由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僧房、齋堂等組成,為仿古建築。1997年曾於此寺隆重舉行“喜迎香港回歸繁榮穩定”大法會,1999年舉辦珠海市各界人士迎澳門回歸聯歡義演。每逢節假日,香客潮湧。2000年12月,以金台寺為主體的黃楊山風景區被評為珠海“十大景點”之一,成為斗門縣著名的佛教旅遊景區。
萬盛鄉村俱樂部
萬盛鄉村俱樂部坐落於五山鎮三里村附近,占地266.7公頃(4000餘畝),四周山峰連綿起伏,中央有46.7公頃(700畝)的大枝園水庫。俱樂部由香港商人於1997年8月投資2億港元興建而成。主要設施包括四星級標準的歐陸式會所、槍會俱樂部(飛靶射擊坊)、漁獵會俱樂部(附近設立一個野生動物繁殖場)和室外體育休閒培訓中心,以及以國際標準建造的18洞山地高爾夫球場,是一家集高爾夫球、大型水庫、狩獵場、射擊場、生態休閒、垂釣基地、高級度假酒店於一身的大型高級私人會所俱樂部。
燈籠沙水鄉風情旅遊區
燈籠沙水鄉風情旅遊區位於白蕉鎮燈籠村,該村是沙丘沖積而成的大沙田(因毗鄰中山市坦洲鎮的燈籠山而得名),與白藤湖一水相連,河涌縱橫。臨水而建的房屋,小橋、漁舟組成水鄉自然景觀,以及傳統的生態農業模式,獨特的水鄉民歌和傳統的婚嫁習俗,形成了珠江三角洲水鄉獨特的人文景觀。燈籠沙一年四季產瓜果,極具南國水鄉風情和田園特色。1996年,斗門縣旅遊局在珠海市旅遊局的支持下,在燈籠沙二村十字河涌地段開發燈籠沙水鄉風情旅遊區,接待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遊客。水鄉風情旅遊區節目有水上巡遊、水上捕魚、鹹水歌對唱、水上婚嫁等,被廣東省旅遊局定為民族風情旅遊點之一。
南門菉猗堂
南門菉猗堂位於斗門鎮南門村,始建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代乾隆年間曾修復過,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趙隆(即趙晴峰)為祀其曾祖父而建。菉猗堂經廣東省及珠海市有關專家學者考證,確定其為珠海市內保存較好、頗具地方風格的古建築,其山牆採用古代南粵沿海地區一種特殊的建築工藝,用蚝殼整齊排列構築而建造。其建築布局、結構、形制手法都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87年成為斗門縣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升格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對菉猗堂進行修葺,重修屏風和“菉猗堂”牌匾。同時,為紀念700多年前的宋元海戰,重製“忠孝義士”匾額。
著名人物
黃增慶
黃增慶(1751~1854),字邦緯,號壽亭,香山縣黃梁都荔枝山村(今斗門縣荔山村)人。生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逝於鹹豐四年(1854年)。鹹豐二年(1852年)被皇帝欽授國子監司業(正六品)。黃增慶享壽103歲,後來朝廷為了嘉勵他,敕建“百歲京堂”牌坊。
陳逢元
陳逢元(1836~1857),字璽尊。香山縣黃梁都南山村(今斗門縣南山村)人。行伍出身,由列兵、記名外委(清代額外委派的低級武官)升至把總。清鹹豐七年秋(1857年),調赴順德,旋被派到省城購買槍炮。適逢英法聯軍大舉進犯廣州,形勢危急,陳逢元奉命於大東門外東山廟一帶布防。敵蜂擁而至,陳指揮發炮連擊,冒死血戰,沉重打擊了侵略軍。敵以長炮轟擊,陳逢元不幸中彈,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