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門區

珠海市斗門區

珠海市斗門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約東經113°,北緯22.5°交匯處),東臨中山市,南與本市金灣區相連,西面和北面與江門市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海市斗門區
  • 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端
  • 東臨:中山市
  • 南連:本市金灣區
斗門概況,簡介,歷史沿革和行政劃分,詳細資訊,地理位置,水資源,人口與民俗,文化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斗門概況

簡介

珠江出口八大門,有磨刀、坭灣、虎跳、雞啼、涯門五道注斗門,形成了斗門這片海灣河口,廣袤肥沃的平原綠洲。
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斗門縣,1983年7月歸屬珠海市管轄,2001年4月撤縣設區。全區面積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其中戶籍人口31.6萬。全區轄5個鎮,100個行政村。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有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15.6萬.
斗門區鐘靈毓秀,人傑地靈,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境內有海拔581米,被譽為“珠江門戶第一峰”的黃楊山;享譽海內外的御溫泉度假村和萬盛鄉村俱樂部;頗具旅遊和歷史研究價值的趙氏錄猗祠、張世傑墓和斗門古街金台寺雲霧繚繞,白藤湖一碧萬頃,燈籠沙漁歌互答,一派水鄉風情。
斗門區毗鄰港澳,緊靠珠海機場、珠海港、廣珠輕軌,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江珠高速公路通車在即,廣珠鐵路和港珠澳大橋即將興建,斗門口岸是國家一類口岸,斗門港航線直達香港、澳門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
珠海市斗門區
農業以種植水稻、甘蔗和水產養殖為主,盛產荔枝、芒果、香蕉、龍眼、火龍果等南方佳果,擁有“鶴洲蓮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鄉意濃有機米”和“白蕉海鱸”等一批知名農業品牌;工業有電子、電器、輕紡、食品、建材、製糖等支柱產業。現世界500強企業偉創力集團、住友化工和國內知名企業青島啤酒、格力集團、方正科技等已先後落戶斗門區;商貿、房地產興旺,是珠海西區商貿和居住中心。

歷史沿革和行政劃分

宋朝以前,斗門一帶稱黃字圍,屬新會潮居都。
宋朝紹興二十二年(1152)黃楊山附近島嶼劃歸香山縣管轄,仍稱潮居鄉。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縣潮居鄉改稱黃梁都。大沙、馬墩、上橫屬新會縣潮居都。清朝緒六年(1880)黃梁都改稱黃梁鎮。清宣統二年(1910)改鎮為區,按數字編列,稱香山縣為第八區。
1925年,改稱為中山縣八區。
1930年,改稱為中山縣黃梁區。
1931年,區名按數字編列,稱中山縣第八區。上橫、大沙、馬墩稱新會縣第八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3月,仍為中山縣第八區。上橫、大沙、馬墩稱新會縣第九區。1958年11月,稱中山縣斗門大公社,為中山縣7個大公社之一。橫粉鄉、大沙鄉屬新會縣睦洲人民公社。
1965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斗門縣,隸屬廣東省佛山地區。
1983年7月,斗門縣歸屬珠海經濟特區,成為珠海唯一的市轄縣。
2001年4月,國務院批准斗門撤縣建區,同年12月斗門區正式掛牌成立,稱為珠海市斗門區。
斗門區現轄五個鎮,即:井岸鎮白蕉鎮斗門鎮、乾務鎮、蓮洲鎮

詳細資訊

地理位置

斗門區處於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門到崖門之間。即東經113°0.5′至113°25′,北緯21°59′至22°25′之間。從赤鼻島至白蕉七圍交界線,東西之間最寬33.4公里。總面積674.8平方公里。

水資源

(一)當地水資源
斗門區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間,年平均降雨量為1998.8毫米,年平均徑流深為1201毫米,年徑流總量為9.3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係數為0.50。斗門區陸地面積為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為82.1毫米,淺層地下水總量約為0.50億立方米。
(二)客水資源
過境客水為769億立方米。其中磨刀門水道523億立方米,雞啼門水道140億立方米,虎跳門水道106億立方米。綜覽主客水量:全區平均每年擁有淡水資源約為778.8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26.65萬立方米。
斗門現有常住人口31萬,有華僑和港澳同胞15萬人,是全國著名的僑鄉。

人口與民俗

民族構成:
斗門人口主要是漢族,此外還有瑤、壯、京、滿、回、藏、黎、侗、功、土家族、傣、彝、畲、仫佬、朝、布依等16個少數民族。
姓氏構成:
全區121個行政村287個自然村有174個姓(不含城鎮居民中的姓氏),其中人數最多的有姓有:黃、梁、陳、周、趙、鄺、李、林、吳、張、何等。

文化教育

斗門區現有中國小校76所,其中公辦完全國小55所,初級中學15所,高中(含職校)4所,民辦學校2所。在校中小學生共69352人,其中小學生37192人,國中生19721人,高中、職校生10088人(不含在外就讀的)。全區公辦在職教職工3633人,民辦教職工354人。全區有幼稚園46所,在園幼兒12643人,幼教職工共958人。
改革開放以來,斗門區的教育工作經歷了幾個重要發展階段,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1983年榮獲省基本實現普及國小教育獎;1984年榮獲省集資建校成績突出一等獎;1986年被省政府評為學校“一無兩有”先進單位;1987年榮獲省普及初等教育先進單位獎;1990年經省政府驗收,成為全省第二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合格(最高檔次)單位,走在全省先進行列;1992年被省評為改造危房校舍先進單位;1993年被省評為中國小實驗室建設先進單位;1999年通過了廣東省“兩基”工作複查評估驗收。還先後榮獲“廣東省普教系統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1999年先進辦學單位”、“珠海市1991–1995年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珠海市檔案工作先進獎”等榮譽稱號。
斗門區原有113所學校,辦學條件較差,許多為麻雀學校。從1998年起,大力實施教育資源整合,通過“改薄”,調整學校布局,促進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區已撤併了39所學校。在這基礎上,建設規範化學校取得顯著成效。去年至今年初,全區有5所學校通過省一級學校的評估;3所學校通過市一級學校評估;16所學校晉升為區一級學校。全區等級學校已達43所,其中國家級學校1所(區三職校),省一級學校8所(區一中、區實中、實驗國小、井岸一小、乾務中心國小、五山中心國小、六鄉中心國小、橫山中心國小),市一級學校5所,區一級學校28所,等級學校比例達56.8%,優質學位達27722個,優質學位比例達41.38%。為解決城區國中優質學位不足的問題,區委、區政府投資新建實驗中學,首期建成招生後,將可達5000個學位的規模。去年6月,斗門區乾務鎮克服了重重困難順利通過省教育強鎮的督導驗收,成為珠海市首批廣東省教育強鎮,實現斗門區教育強鎮零的突破。為創建教育強區打下良好基礎。近年來,斗門區“普九”教育得到鞏固和發展,大力發展“普高”。通過落實“防流控流”工作,大力開展扶貧助學愛心工程,“普九”、“普高”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畢業生升入國中入學率達99.9%,全區高中入學率達86.33%。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區中國小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全部合格,優良率達96%,全區學生守法率達99.994%,依法治校水平得到提高;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發展教育內涵,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全區已從國小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大面積開設計算機教學。高考成績,年年有所突破。2005年,全區普通類高考上線人數共1594人,上線率為85.33%,比全市上線率高出0.73個百分點。其中區一中各項指標僅次於市一中,穩保全市第二位置。教育科研和各項比賽取得驕人成績。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從全局的高度、歷史的高度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和深刻領會教育事關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把發展教育作為一項德政工程,提出在2006年底創建教育強區,打好教育翻身仗。根據教育強區強鎮無弱校的評估標準,至年底前,全區需新建3所國小:燈籠片中心國小、新西埔國小和斗門鎮新中心國小(2007年建成);將3所中學改建為中心國小:上橫中學改建為上橫片中心國小、蓮溪中學改為蓮溪片中心國小,新環中學改為新星中心國小;按重輕急緩的原則,計畫擴建19所中國小,撤併38所學校,全區中國小將76所調整為39所。完成創強工作任務後,全區教育的整體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全區教育更加均衡發展,從而為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的貢獻。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申報的“裝泥魚習俗”入選,列入傳統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