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石

舊時節日娛樂活動。流行於福建東部、台灣地區,用擲石相鬥取樂。舉行時間不一,閩東在元旦,台灣在端午節。斗石分兩隊進行,如有受傷出血的,家人反而歡喜,俗稱可終年無災無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斗石
  • 簡介:各地稱呼皆不同,有稱為“打沙” 
  • 詞性:名詞
  • 分類:文學
歷史出處,文獻信息,

歷史出處

各地稱呼皆不同,有稱為“打沙” (永尾龍造《支那風俗志》)、“打岩” (清同治年《黔陽縣誌》)、“擲石頭架” (劉志文主編《廣東民俗大觀》)、“斗石” (清陳盛韶《問俗錄》)、“擲石戲”(康乾年間編《海澄縣誌》)、“打石戲”(郭義山、張龍泉主編《閩西掌故》)等說法,在日文還被稱為“飛磔”、“石合戰”、“印陣打”、“因陣打”、“陰地打”、“陰陣打”、“磔合戰”、“克石斗仗”。

文獻信息

過去外國學者認為此俗只流行於中國華南的端午節,但在中國東北馬鞍山的端午節、韓國日本也有此舊俗的文獻記載,如《髙麗史》:“國俗於端午,市井無賴之徒群集通沖,分左右隊手執瓦礫,雜以短梃而決勝負,此之謂石戰。”、《扶桑見聞私記》記載鎌倉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節斗石的情況、《江源武鑒》中記錄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五日蒲生郡和野州郡舉辦石合戰,孩童投石作戰,成年者甚至用刀作武器。
閩西廣東毗鄰鄉處,是在農曆正月初二日舉行。四川的端午節則是改扔李子
有說法認為此俗是從古代的投石兵訓練而來;或詹姆斯·弗雷澤的觸染律,藉此操縱天地陰陽變化;或說是為驅逐瘟疫以保境平安;甚至是分類械鬥的相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