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殼菜蛤,厚殼貽貝.貝殼呈楔形,較貽貝大且厚。殼頂細尖,位於殼的最前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馬殼菜蛤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 分布區域:蘇聯境內的黑海、裏海和鹹海的流域盆地
傳入和分布,生態影響,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l 首次記錄(年,地區,參考文獻)
l 傳播途徑 越洋貨船壓艙水(ballast water)
l 定殖 斑馬殼菜蛤之所以能迅速散布,是因為其遺傳形質有相當的可塑性、有良好的散布機制、環境耐受性強、繁殖力強和當地缺少天敵。
l 來源 蘇聯境內的黑海、裏海和鹹海的流域盆地。
l 分布 斑馬殼菜蛤原產於蘇聯境內的黑海、裏海和鹹海的流域盆地。大約於十八世紀被引入歐洲所有內陸水域。斑馬殼菜蛤大約在1985年或1986年,因其幼蟲藏於越洋貨船壓艙水(ballast water)內被引入聖克羅湖而迅速地由此散布開來。到1991年9月美洲五大湖及其系統的內陸河道,都已有斑馬殼菜蛤的分布。
l 基本特徵
生態及生活史如河殼菜蛤。
生態影響
(ECOSYSTEM)
1989年12月位於美國密西根州聖克羅湖(Lake St. Clair)西邊的孟羅(Monroe)市在的學校、機關、工商業突然被迫停頓兩天。追究其原因,發現發電廠和自來水處理廠的進水管被一種二枚貝占滿堵塞,後經專家鑑定為斑馬殼菜蛤Dreissena polymorpha(Pallas)。此種入侵北美五大湖後,對附近居民、工業設施、湖內的生態及漁業造成極嚴重的後果及損失。
斑馬殼菜蛤與當地的原有物種競爭並取代當地物種。加上擴散迅速,擾亂本來平衡的生態,造成許多危害,也威脅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來克制這些入侵者,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環鄰北美五大湖的研究機關,努力要找一套計策來對抗斑馬殼菜蛤,但除了定時清除,並利用再循環之高溫水殺死幼蟲、塗防附著油漆及適當使用化學藥劑外,迄今仍無良策。密西西比河以西一帶,設立早期偵測及反應計畫,嚴密監控其入侵。密西西比河以東,發覺既不能除掉它,就只好與其和平共存了。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早期發現,並減緩使其擴散到新的湖泊或河川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