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蠣鷸

斑蠣鷸

斑蠣鷸(學名:Haematopus longirostris蠣鷸科蠣鷸屬的一個物種。體長42 - 50厘米;雄鳥體重410 - 776克、雌鳥體重500 - 782克。是一種大型健壯的涉禽。體型渾圓,眼先被羽;嘴形特別,較長而強,適於開啟堅硬的貝殼(牡蠣等)。嘴通常是紅色或桔紅色。具有鮮明和有吸引力的羽毛。頭,頸,胸和上體羽毛黑色,下體和尾覆羽及臀部白色。

大多數單個活動,有時結成小群在海灘上覓食軟體動物、甲殼類或蠕蟲。跑得快,飛翔力強。棲息于海濱、河灘沙地、湖岸濕地。常站立在海濱低岩的頂部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中搜尋食物。分布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的海岸,摩鹿加群島東南部的阿魯島,也出現在紐幾內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斑蠣鷸體長42-50厘米;雄鳥體重410-776克、雌鳥體重500-782克。是一種大型健壯的涉禽。體型渾圓,眼先被羽;嘴形特別,較長而強,適於開啟堅硬的貝殼(牡蠣等)。具有鮮明和有吸引力的羽毛。頭,頸,胸和上體羽毛黑色,下體和尾覆羽及臀部白色,和上體形成截然不同的對比。臀部的白色延伸到腰部,在翼角和乳胸部之間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塊突出的白色標記。該物種沒有表現出任何季節性變化的羽毛。雄鳥雌鳥外觀相似,但雌性的鳥喙比雄鳥更長,且通常較大。幼鳥在外形上與從成不同,羽毛偏褐色,眼圈裸露的部分色彩暗淡。
橙紅色的眼環著鮮紅色的眼睛。鳥喙很長很重,具刀割樣式,深橙猩紅色,而其粗壯的腿則是珊瑚磚紅色。
鼻孔線狀,鼻溝長度達上嘴一半。頸和腳均較長,脛的下部裸出,足僅具前三趾,後趾退化,趾間蹼不發達。

棲息環境

平時棲息在海岸、沼澤、河口三角洲。也出現於湖泊、水庫、農田地帶、內陸的湖岸、葦田、河谷淺灘等。繁殖季節沿海灘均勻地散布。

生活習性

大多數單個活動,有時結成小群在海灘上覓食,跑得快,飛翔力強。常站立在海濱低岩的頂部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中搜尋食物。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蝦、蟹、沙蠶、小魚、昆蟲和幼蟲等為食。常利用像刀一樣的嘴在貝類豐富的海濱地帶覓食,或在潮澗地帶用嘴尖翻轉石頭探覓食物,覓食貝類時通常將鋒利的嘴直接插入貝殼內。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斑蠣鷸分布圖斑蠣鷸分布圖

繁殖方式

斑蠣鷸到小島嶼和岩石海岬繁殖。不作窩,只是在開闊的沙地上刨一個凹坑,多為親鳥用腳刨挖而成,內墊乾草莖,有時還墊有小圓石,貝殼和各種廢棄物品。每窩產卵2-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卵橄欖黃帶灰色,有褐黑色斑點。雌雄共同孵卵,但以雌鳥為主。具有強烈的護巢和戀巢行為。當人接近巢區,親鳥會在空中不停地旋飛和發出尖利的鳴叫,有時也會裝成受傷的樣子,一瘸一拐地在地面表演,吸引入侵者的注意力。孵化期28-32天。
雛鳥早成性,出殼當日即能行走,但不能夠飛行,直到它們到42和49天齡之間。會繼續留在境內和成鳥生活1-6個月,並不會繁殖,直到它們長到4-6歲,才能達到性成熟。期間主要以牡蠣、貽貝、昆蟲、小魚、蝦和蟹等為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