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石鯛
- 拉丁學名:Oplegnathus punct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 別稱:斑鯛、黑嘴、硬殼仔、黑金鼓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科:石鯛科
- 屬:石鯛屬
- 種:斑石鯛
- 英文名稱:Spotted knifejaw
- 世界分布:太平洋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飲食烹飪,
簡介
在自然海域中該魚的自然資源稀少,常以垂釣獲得,極少形成自然群體,沒有明顯的盛魚期,且產量很小。
斑石鯛體態優美,周身靚麗、魚身光澤銀紋,與黑褐色斑點結合,在藍光之下似夢幻之魚。斑石鯛雄魚發育成熟後,身上的斑紋變淡且口的周圍變成純白色,又稱“白口魚”。
斑石鯛食用與藥用價值極高,肉質細膩,膠原蛋白豐富,口感獨特,富含多種胺基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在日本料理中具有“刺身絕品”之譽。在閩南,斑石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魚種,漁人多在澎湖外海捕釣斑石鯛,以清蒸、煮湯製成價格不菲的菜餚。斑石鯛具有治療脾腎虛寒、產後腰痛、陰虛消渴等藥效,在廣東該魚的魚膽可用於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斑石鯛繫戀礁型魚類,又被稱為“磯釣之王”,強大的牙齒咬合能力往往能將釣線咬斷,專業人士在合適的地點苦守一天也未必能釣到,已是磯釣愛好者公認的最具挑戰性、最有興趣釣捕的魚種。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體扁側扁而高。頭小,前端鈍尖。吻短,眼大,側位,上頜達眼之前緣下方。腹緣在腹鰭附近,臀鰭鰭條部基底均形成一鈍角,使體略呈鈍角六邊形。
體灰褐色,有銀白光澤,頭部、體側、胸鰭、及各奇鰭基部密布許多黑斑,幼魚的體色較淡呈褐色;各鰭暗色。
體被櫛鱗,甚細小。頭部除吻部,眼間隔及頰部無鱗外,其餘均被小鱗。側線位高,與背緣平行。
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前部鰭條顯著隆起,後部較短,在鰭條部的後緣呈截形。
臀鰭具鰭棘3,以第二棘為最長,鰭條部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稍小。胸鰭圓形,位低。腹鰭較胸鰭為長,位於胸鱔基後方。尾鰭後緣微凹。
體灰白色,密布雜亂的黑斑塊。僅腹鰭黑色。
生活習性
地理分布
飲食烹飪
肉味鮮美,宜清蒸或煮湯。
編號: | 7682 |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鱸形目 |
中文科名: | 石鯛科 |
拉丁科名: | Oplegnathidae |
中文屬名: | 石鯛屬 |
拉丁屬名: | Oplegnathus |
拉丁種名: | punctatus |
定名人: | (Temminck et Schlegel) |
年代: | 1846 |
中文名: | 斑石鯛 |
ogenus: | Scarodon |
原始文獻: | Fauna Japonica, Poiss.:91 |
模式產地: | 日本長崎 |
生境: | 熱帶魚類 |
國內分布: | 南海, 東海, 黃海, 台灣 |
國外分布: | 朝鮮, 日本 |
資料來源: | 東海魚類志:355-356. 南海魚類志:596. 台灣魚類志: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