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神比干

文財神比干

文財神比干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位財神。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比干子姓之後,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市北),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為“亘古第 一忠臣”;國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

基本介紹

  • 本名:比干
  • 別稱:國神
  • 所處時代:商朝
  • 民族族群:華夏人
  • 出生地:沫邑(河南淇縣) 
  • 出生時間:公元前1125年(乙巳年夏曆四月初四)
  • 去世時間:公元前1063年
  • 主要成就:輔佐中國商朝兩代帝王
比干,范蠡,財帛星君,祿星,

比干

比干生於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曆四月初四日),卒於公元前1063年。為商朝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名乾。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重輔帝辛。乾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4歲。
文財神比干
比干夫人媯氏甫孕三月,恐禍及,逃出朝歌,於長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堅(林姓始祖)。比干為林氏之太始祖。而如今林姓後人在各個領域內,成績非凡。周武王封比干壟,壟為國神。賜後代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廟宇;唐太宗下詔封謚“忠烈公”、“太師”;宋仁宗為《林氏家譜》題詩、元仁宗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復比干廟正殿等等,此外,還有比干嶺比干墓殷比干莫)。
周文王伏羲的八卦滲入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並進一步推演為64卦,使之成為六經之首,完成了《周易》。比干諫死後,周文王《易系詞》:比干“是故蓍之德,國而神”。 周武王克商消滅暴君殷商王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滅商後,為了收服鞏固新建的政權,在政治上採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分而治之的辦法,安撫殷商遺民。他下令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賢臣比干的墳墓,封比干國神,命三千年後才可發揚光大,派閎夭立放銅盤銘。放出賢臣箕子並恢復其原職。孔子說的周染與殷禮損益可以知道。可見,古今
對比卻是事實。周武王封比干留下銅盤銘:封軒轅王子比干壟,上報天神,下報地神。中華民族千秋令:“齊封神雨,雷電照今;供乾師忠,慎為瞻遺。”命為宗祀,歷朝致祭。並令禁慎瞻遺。

范蠡

文財神范蠡。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父子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為公爵)。范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財帛星君

亦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曲周民謠《財神歌》
三皇姐,你是聽,
上神路過也要聽。
來到你曲周大縣裡,
滿眼大街多齊整。
來到咱增福廟,
老神來侍奉。
相公爺爺塑化的好,
增福老爺喜盈盈。
五間大殿多齊整,
天棚上面金光明。
老皇姐,你是聽,
過路上神聽俺明。
財神爺爺不姓財,
他是李官下天來。
又是金,又是銀,
雪花密貢都下來。
有金童,有玉女,
皇姐御妹來交功。
來交功,來交功,
功功助的大功成。

祿星

祿星,顧名思義,是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顆星,合起來稱為文昌宮。其中的第六顆星即是人們崇拜的祿星。 祿星在中國民間繪畫中的形象為文官打扮、手捧著金元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