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的漢字學轉向

《文藝美學的漢字學轉向》是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藝美學的漢字學轉向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1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129633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從哲學與美學的角度,對文藝學與文字學進行綜合研究的著作。中國漢字以其“由字以通其詞”的獨特智慧,將文字、圖像、語音、意義合而為一,本書通過論證漢字美學的邏輯起點、基本範疇、漢字的美學譜系和感性顯現,以漢字美學為秘鑰,開啟了中國文藝美學的眾妙之門,為我們展示了漢字的獨特美感。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漢字學轉向
壹 論中國美學的“漢字學轉向”
一、“哲學語法”與“美學文字學”
二、“文字”:靈動的美學精神
三、“說文解字”:中國美學的生成性
貳 論漢字美學的邏輯起點
一、字形的原點
二、漢字與漢語
三、意義的界限
叄 圖象先於聲音——論漢字美學的根本特質
一、漢字的圖象本體
二、像、象、相:漢字的美學飛躍
三、漢字“形”“聲”的審美奧秘
肆 象形、象意與表意——論漢字審美符號的存在方式
一、“三書說”的重新檢討
二、漢字審美符號的特殊存在方式:“象”與“意”
三、漢字精神現象學:“立象以盡意”
伍 “漢字圖象”的美學觀照
一、“漢字圖象”:一個民族的“元書寫”
二、“漢字學轉向”中的“漢字圖象”
三、“漢字圖象”與精神現象
陸 漢字美學的意蘊
第二編 漢字美學譜系
壹 中國文化之源:前軸心時代的漢字
貳 初文與本義的遺傳:中國古代文論概念的“字源學追溯”
一、古代文論話語體系研究對於“文獻材料”的路徑依賴
二、“文字邏各斯”與古代文論概念範疇
三、古代文論概念範疇的更遠追溯
四、漢字邏各斯:初文與本義的遺傳
叄 漢字美學譜系的建構及意義
一、既有的漢字譜系
二、漢字美學譜系的建構
三、建構漢字美學譜系的意義
肆 漢字之美
伍 論“婉”:詞學核心概念的字源學譜系分析
一、“夕巳一宛一婉”譜系字源分析
二、“夕巳”族詞及詞組在詞學文獻中的使用
三、“婉”字的詞學意義闡釋
陸 詞學核心概念“婉約”之“約”的漢字美學譜系分析
一、“約”的美學含義源於“麼一玄”
二、“麼一玄”為“蠶吐絲”之象
三、《說文》訓“玄”為“幽遠黑”是否正確
四、“幽”即“蠶室”,取“蠶上山吐絲”之象
五、“約”自“麼一玄一幽”得義,而用之於詞學
柒 漢字圖像還原與文學接受的一個缺環——以詞學核心概念
“雅”字為例
一、直觀現量與話語蘊藉及概念抽象
二、漢字的圖像生成與還原
三、“國小”的百年缺環與漢字圖像還原
四、缺環的修補
第三編 漢字感性顯現
壹 漢字形體美學初論
一、從書法之美到漢字之美
二、漢字之美的兩個方面與三個類型
貳 漢字形體歷史呈現方式及其美學研究觀念芻議
一、美的直觀
二、美的歷程
三、美的呈現
叄 晉尚韻、宋尚意與漢字之美
肆 漢字表意及其書寫與中國畫的傳神理念
一、中國畫的“傳神”理念
二、漢字思維的表意方式
三、士大夫文人的書寫生活方式和視覺表現方式及其
審美趣味
伍 論漢字思維對中國畫表現方式的建構
一、漢字思維的特點
二、漢字思維對中國畫表意方式產生作用的機理
三、漢字思維與中國畫的藝術理念
四、餘論
第四編 美學新視閡
壹 論漢字美學的歷史積澱與文獻基礎
一、“經學”與“國小”
二、“美學”與“漢字學”
三、重新發現偉大傳統
貳 漢字美學:一個新的學術世界
一、探究“漢字美學”的意義
二、漢字美學研究相關範圍
三、漢字的美學形態
四、漢字美學的學術世界
五、小結
叄 漢字美學研究芻議:以若干詞學核心概念用字為例
一、研究對象:美學視閾中的漢字與漢字學視閾中的
文學話語
二、研究內容:理論架構及其前提、背景和套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