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舉之對是講孔文舉與李元禮之間的對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舉之對
- 相關人物:孔文舉
- 拼音:wén jǔ zhī duì
- 注音:ㄨㄣˊ ㄐㄩˇ ㄓ ㄉㄨㄟˋ
原文,譯文,釋義,典故,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釋義
成語: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
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就沒什麼出息。
盛名:名氣很大
謂:對
奇:驚奇
皆:都是
昔:過去
典故
典制和掌故。 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典故依據《詞海》解釋:
1、典制和掌故;
2、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
這樣看來,典故的釋義要比掌故來得寬泛。掌
故要比典故更民間化、俚俗化、口語化,與逸聞、佚事往往成雙出對;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顧名思義,典故也可解釋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詞句。
因此,它更書面化、正規化,是正統文學的一個分支。如果把掌故比喻為野史,典故則像是正史。
事實上,我們習慣把古文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稱之為典故,而把一些積古的老人口頭所述的話,統括為掌故,當然這個掌故與長於世故有別。
此外,掌故往往給人以長篇累牘之感,而典故則用很精煉的語言概括了整個故事的大概,以成語等固定的詞或短語約定俗成了下來。
譬如刻舟求劍、掩耳盜鈴、守株待兔、邯鄲學步、畫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讀題目就知道是什麼意思,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所以,典故通常與成語緊緊聯繫在一起。成語是人們在長期使用語言過程中形成的固定詞組或短語。成語典故是漢語辭彙中的特殊部分。它們結構簡練、含義豐富,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但是,許多成語典故中,字面上不易準確理解,必須認真加以查考。這是成語典故逐漸被人們遺忘和棄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