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興學

文翁興學

文翁興學,西漢最早興辦地方官學之舉。文翁自景帝末為蜀郡(今四川)太守。及武帝設五經博士,因感蜀地偏僻,有蠻夷風,欲激勵後進,乃從郡縣小吏中,選拔張叔等開明有材者十餘人,派遣至京師,受業於博士,或學習律令。減省太守府私人用度,購置土產饋贈博士。數年後,蜀生學成還歸,皆予重用,並向朝廷薦舉,有官至郡守、刺史者。又興建官學於成都市中,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屬縣子弟。學生均免除徭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翁興學添加概述  
  • 時間:西漢景帝末年
  • 人物:文翁
  • 類型:興辦教育
歷史記載,興學方法,歷史地位,現實意義,經驗,相關介紹,文言文,翻譯,

歷史記載

漢初四川成都一帶為邊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選派小吏至長安,受業博士,或學律令,結業回歸,擇優“為右職,次舉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興“石室”,辦地方“官學”,招下縣子弟入學,入學者免除徭役,以成績優良者補郡縣吏,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班固在《漢書》中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翁興學

興學方法

文翁興學的主要辦法是:一方面派遣張叔等18人進入京師太學,學成歸來及委以重任。同時,又在成都城南修建石室學宮(今成都石室中學)。文翁免除了學生的徭役,使其能集中精力學習知識,還常將學生帶在身邊,協助處理一些公務,甚至允許學生進出內室,以示恩寵和信賴。對於品學兼優的學生,則委以郡、縣吏的重任,大力獎掖。此外,還在巴郡、廣漢郡等地興辦學校。

歷史地位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教師”。他首創私塾,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軟體”:《論語》。《論語》傳遍了全世界,年年再版,成為人類思想寶庫的經典之一,其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影響了世世代代。孔子推舉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當之無愧。
文翁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校長”。他首創公立學校,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硬體”實體:成都石室中學。從古代的“文學精舍講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歷代大多這樣稱謂),到近代的“錦江書院”(1701年),到現代的“成都府師範學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學堂”(1904年),直至現在的“石室中學”,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種人才。在同一地址連續辦學已達2145年,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實現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現實意義

原中國科學院院長,傑出校友郭沫若撰寫楹聯:“愛祖國愛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學習;求真理求藝術願增進文翁石室之光榮”。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為石室中學題辭:“古今一校,揚輝千秋”。這兩位學界泰斗的楹聯和題辭,充分肯定了文翁興學的歷史地位與現實意義。
“文翁石室”一創立就是“公立”的,是政府辦學,且面向平民招生,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劃時代的。《漢書》上明確記載:“至漢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雲。”在文翁之前,中國的地方政府並沒有“公立學校”,文翁開創了地方政府興辦“公立學校”之先河。當時“京都”所在地的“中央政府”,並沒有辦招收平民的“公立學校”。可見,就全中國範圍看,文翁實屬首創“公立學校”。文翁興辦“公立學校”得到當時中國的兩位最高領導者,漢景帝和漢武帝的嘉獎,並下令全國各郡縣都要像文翁那樣建立“公立學校”,大大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由此可見,文翁興學具有“原創”、“領先”的歷史地位,不可動搖。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中,列選了中國古代教育家29人,其中“文翁”這一條目中寫道:“中國西漢蜀郡太守,漢代郡縣學的發軔者。”“文翁興學的成就,不僅培養了一批吏材,如張叔,漢武帝時征為博士,官至侍中、揚州刺史;而且推動了鄰近屬縣的興學,如‘巴漢亦立文學’。蜀地此後出現司馬相如、揚雄等知名才學之士,與文翁興學造成的社會風氣亦不無關係。景帝嘉獎文翁興學,‘令天下郡國皆立文學’,至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文翁興學,實為中國歷史上地方政府設立學校之始。”

經驗

《漢書·循吏列傳·文翁傳》中,記載了文翁興學的經歷。其主要經驗有兩點:
其一,是“師資高”。他開放地培養師資,派張叔等十餘人,到京都受業於博士,深入研習儒學經典,學成歸蜀,大都成為一代名師。文翁石室一直重視師資培訓,並吸引全國知名學者來石室任教。名師才能培養高徒,高徒又能促進名師。文翁石室的教師不僅道德高尚、學識淵博,而且善於施教,藝術性強。學生聽課,如坐春風。“師資高”,成為文翁石室的突出特色。
其二,是“學風嚴”。首先學校招生是“擇優錄取”。文翁石室不是為貴族子弟開設,由於“擇優錄取”,進入學校的多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體現了“教育平等”。文翁辦學十分注重讓教育“回歸生活”。一方面,要求學生刻苦讀書;另一方面,強調參加社會鍛鍊。要關心民間疾苦、政策實施。“學風嚴”,不僅體現在“攻讀經典”,而且體現在“社會實踐”。
文翁興學的兩條經驗:“師資高”、“學風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介紹

文翁任蜀郡太守期間,一方面“修興水利”,將都江堰灌溉系統大大擴大,“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頃。”(《華陽國志》);同時,又“興辦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興修水利以發展經濟,興辦學校以培養人才,兩者實為相關互補。經濟發展了,才有基礎培養人才;同時,人才培養了,才會有力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互為因果。興辦學校,培養人才,不僅有促進“物質文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促進“精神文明”的功能。班固在《漢書》中寫道:“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好文雅”就正是“精神文明”的表現。
在巴蜀大地上,李冰治水,總結出科學原理:“深淘灘,低作堰”;文翁興學,總結出教育原理:“師資高,學風嚴”。所以,我認為,在巴蜀文化中,獲得世人公認、經久不衰、影響深遠的“兩大亮點”正是:
李冰劈江灌天府,深淘灘,低作堰。
文翁興學智巴蜀,師資高,學風嚴。
文翁是“科教興國”的典範。在當代,我們要“科教興國”,理當向文翁學習。在紀念文翁辦學2145周年,改新制100周年之際,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文翁興學的現實意義正在於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科教興國”的重大意義,從而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言文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僻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數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學宮於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宮弟子,為除更徭。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年,爭欲為學宮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宮,自文翁為之始雲。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漢書》

翻譯

文翁,是廬江舒地人。少年時好學,通曉《春秋》,擔任郡縣小官吏時被考察提拔。漢景帝後期,擔任蜀郡守,仁愛並喜歡教導感化。看見蜀地的民風野蠻落後,文翁就打算誘導教化,加以改進。於是就選出張叔等十多個聰敏有才華郡縣小官吏,親自告誡勉勵,遣送(他們)到京城,就學於太學中的博士,有的學習法規法令。減少郡守府中開支,購買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產物品,委託考使送給太學中的博士。幾年後,這些蜀地青年都學成歸來,文翁讓他們擔任要職,按順序考察提拔,(他們中)有的成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學宮(公立學校),把條件差的縣的青年學生招收為學宮弟子,免除他們的徭役,把學問高的學宮弟子用來增補郡縣官員的空缺,學問稍次的擔任孝弟力田 (一種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職)。經常選出一些學宮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邊做事。每次到各縣巡查時,更是從學宮的學生中選一些通曉經書、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讓他們宣傳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縣的官民見到了都以為很榮耀,搶著成為學宮弟子,有錢人甚至花錢以求能成為學宮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風得到極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學的人數和齊魯之地的一樣多。到漢武帝時,命令全國的郡縣都設立學宮,有學宮從文翁開始創立這種說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為他建蓋祠堂,每年祭祀不斷。到現在巴蜀地區愛好文雅(風氣),是文翁進行教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