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池哥晝

文縣池哥晝

每年春節期間,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鄉白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晝”的習俗。正月初五,白馬藏人在寨子的大場裡預習面具舞,正月十三開始正式跳,有的寨子正月十四、十五才開始跳,至正月十六結束。

基本介紹

文化遺產,“池哥晝”面具舞,“池哥晝”的獨特習俗,“池哥晝”的表演過程,“池哥晝”的美麗傳說,白馬藏族簡介,生活服飾,

文化遺產

“池哥晝”面具舞

每年春節期間,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鄉白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晝”的習俗。正月初五,白馬藏人在寨子的大場裡預習面具舞,正月十三開始正式跳,有的寨子正月十四、十五才開始跳,至正月十六結束。舞蹈者頭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薩”、“小丑”等模樣,挨家逐戶地歡跳,意在為村民驅鬼除惡、驅邪消災、避難免罪,以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和順。整個場面非常古樸豪放、莊重熱烈,既富有神秘氣氛,又充滿了濃厚的娛樂色彩。

“池哥晝”的獨特習俗

對於白馬藏人來說,面具舞既是舞蹈,同時又是一項神聖的祭祀活動,不能輕易跳。每年正月十五日跳完以後,即將面具、服裝、道具等收藏起來,要等到來年春節再跳。平時一般不能隨便將面具拿出來。由於記者提出要求,在同行的文縣縣委報導組劉二銀及鐵樓鄉鄉長班樹懷協調下,經該村村支書和其他老人同意,指定村民殺雞敬神後,才請出“池哥晝”面具。
據班鄉長介紹,白馬藏語稱面具為“池哥申耿”。面具舞,文縣白馬藏人稱“池哥晝”、“池哥蹈”、“仇池舞”、“鬼面子”、“十二象”,四川平武白馬藏人稱“曹蓋”。池哥晝是白馬藏人從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繼承至今的一種傳統祭祀活動和民間舞蹈。
白馬藏人面具舞的舞蹈佇列,統稱為“仇池冒”,一般由九人表演,均為男性。其中四人扮成山神,叫“池哥”,為四弟兄,象徵白馬藏人祖先達嘎、達瑪的四個兒子;兩人扮成“菩薩”,也叫“池姆”;兩人扮成夫妻,又叫“池瑪”,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兒童扮成猴娃子。四個“池哥”,人人頭戴青面獠牙的木雕彩繪面具,上插錦雞翎,翻穿羊皮襖,背負一串銅鈴,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寶劍,右手握牛尾刷,形象兇猛恐怖,舞步遒勁粗獷,舞姿有殺野豬、打老虎、剝猴皮的動作。兩位“池姆”,頭戴雕菩薩面具,眉慈目善,端莊秀麗,身穿灑脫漂亮的寬袖對襟長裙,手持一方花手巾,緊跟“池哥”之後,舞姿以模仿種莊稼和家務活為主,一步一合掌一屈腿,一步一轉體別腰,舞姿柔和優雅,輕盈飄逸。夫妻“池瑪”,丈夫身穿麻布長衫,頭戴草帽,妻子身著白馬藏人一般婦女裝束,唱說白馬藏人的苦難和歷史變遷。猴娃子臉上抹鍋灰,身穿破衣爛衫,相當於戲劇中的丑角,說笑話,唱怪歌,前後隨意亂唱狂跳,喜樂無常,主要作用是逗樂,增加歡樂氣氛。相傳,白馬藏人由四川北遷時,遇一四川男子,後與一白馬女子相愛私奔,遭族人蔑視,故在表演時這個腳色臉抹鍋灰,扮作“另類”。

“池哥晝”的表演過程

每年正月十二,白馬各村寨要由族長召開村民會議,商議部署“池哥晝”的活動事宜,譬如確定“跳手”、如何接待客人等。正月十三,全村男女老少皆穿上節日盛裝,懷著喜悅的心情,等待著神聖時刻的到來。舞蹈隊員裝扮好後先在大場裡預演,經寨子裡的鄉老“審定”,認為跳得合格後方可正式跳。一般清晨九時“池哥晝”活動正式開始,村子裡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首先,由炮手對空鳴放三聲“三眼銃”,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晝”活動正式開始,接著“咚咚嚓”的一陣打擊樂聲驟然響起。一支由九人組成的“池哥晝”舞蹈隊從指定的地點跳出。
身穿節日盛裝的村民們,跟在舞蹈隊伍後面唱歌跳舞。跳舞隊伍從寨子的最高處開始,由東向西,自上而下,挨家逐戶而舞,就像給各家拜年一樣。“池哥冒”每到一家,主人拿出最好的咂桿酒和豬頭肉盛情款待“池哥”。先由老人領唱,眾人合唱,給“池哥”敬酒。舞蹈隊離開時,主人家要送給“池哥冒”一升咂桿酒粕,由會首裝在一個隨身背的木桶里,還要送一個大饃、一吊肉,由“猴娃子”收取。所收的酒、肉、饃,供全寨子裡的人正月十七在大場裡喝團圓酒,吃團圓饃,食團圓肉。
面具舞從早跳到晚,全村挨家逐戶地跳,小村一天跳完,大村兩天跳完。
每當各寨面具舞結束的深夜(約凌晨2時),全村男文老幼護送“池哥冒”向西前往祖先相傳的聖地。“池哥”、“池姆”、“池瑪”卸裝,取掉面具,摘下雞翎。眾人手拿香紙,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喚四方神靈,對神禱告,祈禱新的一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全寨安寧,同時將鬼怪穢氣一一驅走。送神之後,大家唱著“扎西德目,扎西德目”(即吉祥如意之意,跟其他藏區的“扎西德勒”略有方言區別),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

“池哥晝”的美麗傳說

在白馬人的傳說中最早有白馬四兄弟、兩個媳婦和一個小妹,曾經翻山越嶺,雲遊天下。有一天傍晚,他們走到四川境內,筋疲力盡,飢餓難當,好不容易找到一戶人家,便前往投宿。小妹上前去敲門,開門者竟是一位英俊瀟灑的四川小伙子。小伙子見眼前這位美如天仙的白馬姑娘,頓時喜出望外,心想可能是仙女下凡到他家來了,急忙招呼他們進來,拿出好茶飯招待,並再三挽留多住幾日。白馬人一行盛情難卻,就在小伙子家裡住了下來。有一天,小伙子想約姑娘出去玩,卻又不好意思,便從火中取出一個“黑火糟”,趁姑娘不注意,往她臉上一抹,轉身跑出門去。姑娘見是小伙子,急忙追趕,在小河邊追上了小伙子。河邊垂柳依依,河水泛銀,皎潔的月光下,白馬姑娘和小伙子漫步河畔,相依相偎,傾訴愛慕之情。
由於白馬人有嚴禁和外族通婚的禁令,這位姑娘被開除族籍,白馬四兄弟憤然離去。無奈之下,姑娘只好落戶四川。十幾年過去了,白馬姑娘十分思念故鄉的親人,就和小伙子帶著孩子,一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娘家探親。白馬山寨里親人相見,抱頭痛哭。
後來,白馬藏人為了紀念這幾位弟兄家人,就把他們刻成面具。四弟兄叫“池哥”,兩個媳婦叫“池姆”,白馬姑娘和四川小伙子叫“池瑪”,還有個小孩,就是“池瑪”之子,叫“猴娃子”。白馬人把他們當成山神崇敬,每年正月舉行“面具舞”活動進行紀念。同時,白馬藏人沿襲了白馬姑娘和四川小伙子往臉上抹“黑火糟”的相愛方式,每年農曆正月十七用抹鍋灰請客,青年人用這種方式談情說愛,成為白馬山寨里一種獨特浪漫的習俗。

白馬藏族簡介

白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鄉白馬河流域和四川平武縣九寨溝縣境內,人口約14000人。這裡山高溝深,森林茂密,風景秀麗。南接四川平武,有巍峨險峻的摩天嶺,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有白雪皚皚的千岷山,地處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腹地。這裡道路閉塞,人煙稀少,正是我國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大熊貓的繁衍棲息地。
白馬藏族的風俗習慣、文化、宗教信仰都不同於藏族。白馬藏人會說藏語,卻不認識藏文,而且多數人會使用漢字;:他們不信仰藏傳佛教,卻信仰太陽神、山神、火神、五穀神;他們不修廟宇,不供佛像,卻只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因此,眾多的民族學和史學家認為,白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後裔。美國學者王浩曼曾著文在國外介紹:“岷山深處有一個人所罕知的部落,這個部落自稱為氐人。”
氐族是我國古代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西周時期,在今天的陝西、甘肅、四川就有大量的氐人活動,魏晉時,氐族社會得到空前的發展,曾建立了仇池、前秦、後涼等國,一度統治西北。兩晉時,氐族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維持著這種昌盛和繁榮。後來,在西部各民族連年的征戰中,氐族逐漸走向了衰落,最後退出了歷史舞台。在以後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便很難找到氐族的蹤影了。

生活服飾

文縣鐵樓一帶的白馬人的服飾,以白、黑、花三色袍裙為主,男穿名為“春納”的對襟長衫,兩襟操攏,系腰帶,扎綁腿,頭戴名叫“沙尕”、插著白雞翎的氈帽。這種帽子造型獨特,色彩鮮明,既有遮風、擋雨、保暖的實用價值,又是男子漢風度氣質的顯示。特別是戴在頭上行走時,羽飾隨著身體的擺動輕輕搖曳,極具古代歐美紳士的風采。受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活環境的影響,白馬藏族的婦女非常愛美愛打扮。她們身穿以黑、藍為基調的長衫,領、肩、袖及後裙均由各色花布搭配拼接,並繡有花草魚蟲等圖案,色彩艷麗,做工精細。無論年齡大小、結婚與否,她們的頭飾都十分複雜。成年婦女頭纏長達3.2丈或1.8丈的黑色絲帕,絲帕緊裹著十幾條長辮,編在黑色的毛線里,再串上五至八塊魚骨牌和紅、藍、白、黃等各色的玉石小珠,綰在頭上吊至右耳旁,既端莊古樸,又美麗大方;老年婦女則要在腰上扎纏一丈多長的紅色的自織羊毛練子帶,年輕姑娘有的腰扎絲綢彩帶,有的還要圍匝綴有數枚古銅錢的牛皮腰帶,據說具有“腰纏萬貫”的象徵和寓意。白馬人世世代代以農耕、狩獵為生,其原始、封閉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對大自然的頂禮膜拜,造就了白馬人勤勞、勇敢的性格,也孕育了白馬人獨特、古樸的民族風情。在白馬人生活居住的很多地方,他們至今還保留著用捻錘捻線織布,用絲線繡花鞋,用羊毛和面擀氈,用一根長長的犁杖駕馭兩頭大犏牛耕田種地的習慣……
白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居住在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的白馬人,不僅從不傷害大熊貓,而且還為搶救、保護大熊貓立下過汗馬功勞。遠的不說,僅近一二十年來,文縣鐵樓的白馬人就救治過七八隻受傷或被遺棄的大熊貓幼仔,有的被送到保護站養大之後還漂洋過海,到世界很多國家展出,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