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學報

《文理學報》創辦於1946年6月1日,初期設計為旬刊,實際刊期不定,校園刊物。該刊由文理學院出版委員會編輯,其中主任委員是羅香林,時任廣東省文理學院校長,委員有陳亮、何爵三、熊大仁等十二人,其中何爵三是當中最為重要的委員,第二期改為主任委員,時任文理學院中文系主任,文理學院出版組地址在廣州光孝路。館藏有1946年的兩期,具體停刊時間與原因不詳,根據其第一期稿約說明,該刊暫出兩期,等經費充足後,改出季刊,故推測為1936年12月1日停刊,停刊原因與經費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理學報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6年
  • 出版周期:半年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實為廣東省文理學院學報,以研究文理科學術,發揚東西方文化為主旨。主要包含有文理科之論著、翻譯、報告及批評等文章。刊中刊登了大量的文史論文,歷史論著方面,學者們對史官與史館的來源、唐代陳集原將軍及其先世陳霸先的關係、明末清初廣東省耶穌會士等問題進行了論述,考證了秦族的來源,可見歷史研究主要圍繞古代史。文學研究方面包含左轉述言、湯顯祖的還魂記、金聖歎傳等文學的經典著作與著名大師;其他哲學、法律、教育學、地理學也都涉及,涉及對道德本質的新認識、瑞士人民立法的發展、經濟環境對於心理的發展、羅定盆地地形侵蝕等問題。該刊設有一些欄目,其中“學術訊息”欄目,是對學術界最新的訊息進行報告,分文史之部、理科之部兩類,文科訊息是大師的學術進展與生死大事,理科訊息則多是最新科技發明的報導。“學術報告”欄目,是一些教授在文理學院做的報告,文科方向報告的主題,圍繞廣東省的文史問題而闡發,理科的報告,以生物學為多,涉及淡水魚與觀賞植物等具體問題。
該刊是廣東省文理學院的學報,是抗戰勝利後,學校奉政府命令遷回廣州後,創辦的刊物,對於研究文理學院校史、廣東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政策等,有參考價值。該刊含有諸多學術問題,尤其是文史知識方面,對於當時的學術研究脈絡和廣東地區的學術研究傳承有重要意義。

文化傳統

《發刊詞》羅香林
廣東省文理學院,於日人投降後二月,奉命遷回廣州,員生畢至, 秉承政府獎勵科學促進現代文化之旨,於紋理各系,或為擴充,或謀增設,配合省政需要,更籌設水族館等。院務設施,與員生生活,須為報導改善,由是編印學校旬刊,計以徵求鴻篇,復以商榷至理。創刊伊始,不可無辭以明旨趣,為弁其端曰:
學術之所以能為人去社會所信賴者,必其發明真理,高明廣大,而又有利於人類富強康樂,與智美善也。學說之所以能裨益人類之富強康樂,與智美善者,必其立言周備,道器雙容,既為開闊人生,振於無覺,復為開物成務,利用厚生,而資人群以明德遠才,安身立命也。
綜上所述,實非短時能夠達成,同人等創刊學報,私意原期嚶鳴求友。倘若海內外鴻博,相與教督,則豈唯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之幸而已。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羅香林敬作。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