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概況
圖書館選擇和收集文獻的活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由各館獨立進行的,各館都是在已有條件下力求系統完備地建立自己的藏書。進入20世紀,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文獻的增長速度加快,加上受經費、空間、收集渠道的限制,任何一個文獻情治單位都無法將有關文獻收集齊全,以滿足普遍增長和日益多樣化的文獻需求;同時人們也逐漸認識到,文獻作為人類的智力資源,應由社會共同建設並共同享用。於是在傳統的圖書館館際協作基礎上出現了更大範圍的文獻採購協作。如美國圖書館界為了收集必要的國外文獻,1948年聯合實施法明頓計畫,進行合作採購。這項計畫延續了20多年,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戰後各國圖書館界協調分工、合作採購及開展文獻資源共享的日益增多,以至由政府出面,提供專項經費,支持建立多種文獻中心,開展有計畫的整體建設,從而使一館的藏書建設發展成為多館的、地區的、國家的、國際的合作或整體文獻資源建設。例如聯邦德國的跨地區文獻保障體系,英國的期刊中心(不列顛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法國科技情報文獻收集和傳遞中心(CADIST),美國480號公法計畫、全國採集和編目計畫,北歐四國的斯堪的亞計畫等。美國1975年發布的“全國圖書館和情報工作計畫”是一項由政府積極參與的龐大而全面的計畫。80年代開展的北美館藏代碼一覽計畫,由美國和加拿大研究圖書館參加,用統一的標準工具,分析描述現有館藏的業務支持水平、資料類型、語言等,提供北美研究藏書的強項分布圖和努力方向,是一個在較大範圍內反映文獻資源狀況和進行文獻資源建設的嘗試(見研究圖書館組織)。
建設內容
隨著藏書協調的發展,文獻資源建設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原先僅稱“圖書採訪”,到60年代以後已擴展為“藏書發展”或“藏書建設”,內容包括藏書規劃、藏書補充、藏書評價和藏書剔除等幾部分。7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圖書館界又提出了館藏體系與館藏結構的理論,對文獻收藏的完備、系統問題作了較為科學的解釋並提出了比較可行的辦法。60年代由英國人提出的館藏穩定狀態理論(零增長理論),雖然引起不少爭議,但它提出的文獻數量控制問題已獲得廣泛理解和關注。20世紀逐步發展起來的文獻計量學,特別是其中的文獻增長規律、文獻分散規律、文獻老化規律等,被套用於文獻的收集和評價,促進了文獻資源建設的科學化。文獻合作採集和收藏活動及資源共享的實踐,使注重整體協調的文獻資源建設成為文獻情報事業發展的趨勢,也成為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起源
中國從整體出發進行文獻資源建設開始於 50 年代。1957年國務院公布了《全國圖書協調方案》,成立了北京、上海兩個全國性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和9 個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進行外文書刊採購協調,編制了中文、俄文、西文、日文等語種期刊的聯合目錄和 18 種全國性專題聯合目錄,並定期出版《全國西文新書聯合通報》。1962年,國家科委和文化部制定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草案),進一步提出了全國文獻資源整體規劃建設的意見,包括確定、加強、充實中心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建立圖書館協作區,加強聯合目錄和集中編目的工作等。80年代,中國圖書館學界、情報學界從實際需要出發,對文獻資源建設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圖書館學會、情報學會多次召開專題學術會議,分析中國文獻資源現狀、其優勢與弊端;結合國情引進各國文獻資源建設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提出利用整體最佳化、建設內容完備系統、利用迅速方便、結構經濟合理、運營切實可行的國家文獻資源保障體制,並為此設計了各種建議方案。一部分地區和系統已先行起動,如甘肅、廣東等地恢復了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的活動,成都、吉林、蘭州等地區,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國防科技系統以及部分高等院校開展了地區或系統的資源協調與共享活動。1988年成立部際圖書情報工作協調委員會,由與圖書館和情報事業有關的11個部、委、局參加,委員會下設文獻資源專業組和計算機協調組。在文獻資源專業組領導下開展了全國文獻資源調查,重點評估全國研究性文獻情治單位的文獻收藏,並試圖提出協調規劃的建議。但就總體而言,到80年代末,中國文獻資源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
目標
滿足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對文獻資料的需求,是文獻資源建設的總目標。滿足需求包括借閱或提供複製件、縮微件等。文獻資源建設的具體目標可用收集的文獻資料情況表示,如用收集文獻資料的類型、來源、語言、學科、等級、時間等表示;也可以用收集的文獻資料滿足需求的程度表示,一般採用百分比,例如滿足需求的 75%;還可以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示,例如收集國內資料的100%,收集國外現刊能滿足需求的75%,科技資料能滿足需求的85%,社科資料能滿足需求的75%等等(見文獻資源保障)。
文獻資源建設目標的確定取決於需求的性質,數量是否合理,以及文獻資源建設的可能條件。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例如:文獻出版狀況、收集狀況和滿足需求的程度;讀者能使用的語言和對國外資料的需求狀況,國家建設的近期和長遠目標及其對文獻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政治或其他因素的限制;經費的限制等等。只有綜合分析上述因素,才能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實際上各個國家或地區確定目標時都是從需要與可能出發,優先解決急需文獻。文獻分布規律顯示:用戶從數量較少的核心文獻中可以獲得大部分情報,而要找到全部情報,文獻量需要增加若干倍。因此,開發中國家一般只能以滿足需求的80%左右為目標,其他需求則通過國際互借而得到滿足。較大的已開發國家有較強的情報需求,也有相應的條件,往往把全面滿足需求作為目標,但實際上仍難以做到。較小的已開發國家多從經濟效益出發,只收集最常用的文獻以滿足大部分需求,對不能滿足的部分則藉助於鄰近地區的協作或國際協作,即利用跨國跨地區的文獻資源來滿足。
據英國不列顛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對資料使用的統計,在他們收集的5.15萬種現刊中,有5500種即可滿足使用需求的80%,另有 1萬種可滿足需求的15%,其餘5%的使用需求則分散在3.6萬種刊物之中,可見目標恰當可大大提高文獻使用效益。所以多數國家並不以籠統地滿足100%的需求作為目標,而是以在某些方面滿足一定的百分比為目標,常常是以滿足科學技術方面的需求優先, 例如在科技方面滿足80%的文獻需求。
文獻資源布局
文獻資源布局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文獻資源按學科或文獻類型在地域空間分布的狀況或格局;其二是指研究和建設合理、方便而又經濟的分布格局的設計與實際工作。80年代,中國圖書館和情報界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多種布局方案,但尚無一致的見解。為達到文獻資源建設目標,需要確定一種適當的布局模式,以求實用、經濟地滿足需求。布局模式的確立取決於國家或地區規模、需求狀況、交通和通訊條件、經濟條件、文獻情報事業的水平及歷史沿革等。
五種布局模式
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的“世界出版物收集與利用”(UAP)計畫辦公室於1982年發表了 J.科林斯和R.芬納兩人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將已有的資源布局模式歸納為以下5種類型:
模式A
以集中型單位作為第一保障,以圖滿足國家或國家集團對重要文獻需求的85%,專業研究圖書館則起輔助作用。英國的文獻布局模式大致屬於這種類型。它以不列顛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為核心,可滿足需求的90%以上。無力滿足的需求再轉給專業圖書館承擔。國內不能滿足的則利用國外文獻資源。
模式B
分散型的以地區為基礎的體系,以中心單位為最後保障。這個模式比較適合於聯邦制國家、國內不同地區使用不同語言的國家以及地域廣、交通和通訊條件差的國家。其特徵是將大型的圖書館和文獻機構都包括在體系之內,基層單位不能滿足的需求,先就近求之於這些大館。以地區內滿足需求為重點,如不足再轉至其他地區,最後轉至作為最後保障的中心單位。中心單位通過法定的出版物呈繳制度獲得全套國內出版物,可供查閱、複製;同時致力於採集邊緣資料(非核心文獻)、需求不高的期刊、灰色文獻 (無法從正常購買途徑得到的文獻)、 非書資料等,目的是收全本系統中其他地方不能提供的學科文獻;國外資料往往占很大比重。中心單位的經費要得到國家的充分保障。
模式C
集中型的國家專業圖書館, 是由幾個專業圖書館為中心組成的系列。以滿足國家大多數的研究需求。例如,由國家圖書館負責採集論及本國的全部文獻,並專門收集藝術和人文科學方面的資料;另有幾所專業圖書館分別收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或某種類型的文獻資料。按這種模式,開發中國家的大學圖書館常承擔主要任務。在採用這種模式的國家,出版物呈繳制度中要規定至少呈送兩冊(件),分別給國家圖書館和相應的專業圖書館;專業的分工協調由國家圖書館主持進行;專業圖書館的經費大部分由國家撥給,也有小部分來源於用戶付給的諮詢費等。
模式D
多館分工負責制。在已有較多中等規模的圖書館、有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傳統的國家,可以不建新的中心,而實行多館分工負責制的模式。其作法是:選擇現有基礎較好的若干圖書館,分別確定其收集文獻的學科範圍或文獻類型,賦予這些圖書館為全國服務的義務與責任,創造條件加強和利用這些圖書館。按該模式要求有25~50所圖書館參加,每一館致力於某一學科或類型文獻的收集,以擴大全國的收藏,特別要把可能遺漏的資料收集起來。實行這一模式,要有較好的圖書館館藏及共享基礎;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或協調機構,承擔組織協調、任務分配、監督評估和經費分配的任務,一般應是有高度的權威和必要的經費保證的實體。
模式E
集中的期刊採集。對於經費有限,文獻需求也比較低的國家,可以設立一個中心單位,專門收集使用率高的研究性期刊,以便能用較低的費用較多地滿足全國的需求。當然還可有一個圖書館通過呈繳制度收集全國出版物以提供保障。
以上模式對於尚未開展文獻資源建設的國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各國在具體實踐中常常只採用其中的某種模式;或以某種模式為主,輔以其他模式;或是對某種模式的改造;或幾種模式的結合。
內容步驟
文獻資源建設不論屬於何種範圍,一般都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或步驟:①對現有文獻資源狀況的調查、分析和研究。主要對一定範圍內所藏文獻的類型、學科、語種、數量、分布情況、文獻利用情況、對決策和研究的保障和支持情況、各收藏單位的收藏重點與所形成的特色(強項)等進行詳細的調查,並對此進行分析研究,為制定資源建設規劃提供參考或建議。②制訂規劃,確定目標。在綜合考慮文獻資源現狀、文獻需求狀況以及其他可能條件的基礎上,提出文獻資源建設的規劃、目標和採用的布局模式。③建立有權威的管理或協調機構,確定參加單位,建立協作關係,獲得經費保障。對參加單位的數量在原則上不應限制,但參加單位必須具有館際互借和直接閱覽等條件,重點單位應是具有一定收藏特色的文獻情治單位。各參加單位一般都要訂立協定,確立文獻收集的分工合作,資金分配以及館際互借、資源共享等權利與義務。應有適當經費資助,但不能減少各館本身的經費或其他渠道的經費。④實際進行文獻合作採集或分擔收集工作。這是文獻資源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此外還必須開展相應活動,如確立文獻暫存制度、建立貯存圖書館;編制聯合目錄或建立計算機在線上聯合目錄資料庫;建立計算機化的文獻採購系統、文獻檢索系統、館際互借系統等。⑤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資源共享活動。包括文獻報導、查詢、閱覽、複製,以及文獻檢索、參考諮詢、綜合評述等。⑥定期進行文獻資源建設評估活動。主要利用各單位館藏目錄或文獻資料庫,運用一致的標準和方法,對一定範圍內的館藏狀況和使用狀況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作出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進一步完善(見
館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