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俱樂部

中央辦公廳文津俱樂部,掛靠中央辦公廳老幹部局,為中央直屬的副局(廳)級公務員機構,最早成立於1950年代初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辦公廳文津俱樂部
  • 成立時間:1950年代初期
機構概況,部門詳情,

機構概況

文津俱樂部是專門從事為中央副部級以上離退休幹部服務的專門機構,下設一處(綜合處)、總務處、活動處、對外接待處及若干室、館等,其工作人員分為三個部分:國家公務員(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事業編工勤人員(一般為長期工作的人員)、全職聘用人員(每年中央從在京大學生中或者社會招聘,如教練員、服務員等)。位於北京市中南海文津街13號,緊鄰305醫院,因此文津俱樂部俗稱“文津街13號”。

部門詳情

在中南海西北面,緊鄰北海公園,有一條很不被人注意的幽深胡同,胡同的盡頭就是北京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文津街13號(曾叫養蜂夾道)——對外稱文津俱樂部的高幹俱樂部。
這是一幢五六十年代風格的三層建築,屋頂高挑。由於旁邊就是政治局辦公地,最早這裡是政治局委員及相關官員休息娛樂的場所,戒備森嚴。後來政策改變,擴大成專門接待副部以上幹部的文化俱樂部。內有游泳館(內有25×50的國際標準游泳池)、網球館、健身房、檯球廳、保齡球廳、閱覽室、桌球室和小型電影廳等,也有酒吧和餐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中央辦公廳文津俱樂部設施是頂尖的,而優質的服務、特別是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深得離退休老幹部們的喜愛。九十年代中後期,五星級酒店、各種度假村雨後春筍般在京城大地冒了出來,比著勁地超豪華。那裡的娛樂設施更先進,功能更齊全,服務更周到。相比之下,文津俱樂部就顯得陳舊了,雖經過重新裝修,儘量接近星級水平,但畢竟不是為了從事商業活動,布置和陳設都無法達到星級水準。比如,在星級酒店的大廳、走廊或房間中一般都懸掛很現代的抽象畫和一些藝術感很強的飾物作裝飾。而這裡,白白的牆面上就是一些名家的字畫。
按照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規定,到這裡的必須是副部級以上的幹部。很多老幹部,特別是軍隊老幹部,一輩子就熬到師級,但因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根據有關規定,凡是離休前達到一定級別,離休後均可享受副軍級或副部級待遇,因此,很多部隊離退休高幹也常來此處。
除了領導自己,家屬也可以陪同,每次最多不超過2人。所以每到周末,游泳池裡多是中青年及孩子。但只有舞廳,可以由領導介紹一、二名社會上自己熟悉的舞伴來這裡,辦理專門的舞伴證。每當有舞會時,持有舞伴證的女人就可以出入文津街13號,但她們也只能去舞廳而不能去其它娛樂場所。因此,到這裡來和領導們跳舞,已成很多女人的夢想。
隨著副部級幹部越來越多,“文津街13號”接納能力有限。近幾年,在京西又興建了一座高幹俱樂部。這些曾經輝煌、地位顯赫的老人,他們各異的個性,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凡人情懷,在這裡又找到了展現的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