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散官初無文武之分,隋、唐時始分置,授予不帶職事之文官,以酬勤勞。隋初分上柱國、柱國、特進、左右光祿、金紫光祿、銀青光祿、朝議、朝散諸大夫...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與職事官表示所任職務的稱號相對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稱,加給文武重臣,皆無實際職務,而統稱官員之有實際職務者為職事官,散官是有...
宋文散官名,正五品,文官第十一階。元豐改制用以代後行郎中。後定為第十九階。簡介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
職官:侍中、中書令、六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大曆年後)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文林朗,wén lín láng,ㄨㄣˊㄌㄧㄣˊㄌㄤˊ,文散官名。...... 文林朗,wén lín láng,ㄨㄣˊㄌㄧㄣˊㄌㄤˊ,文散官名。中文名 文林朗 拼音 wén...
官吏制度非常複雜,除在任的職事官外,還有散官、勛官、爵官,散官又分文散官與武散官。官吏制度歷史沿革 編輯 官吏制度唐朝制度 正一品:...
文散官的名稱。隋文帝時期設定,在八郎(見“朝議郎”)中位第二,官階為從六品上階。隋煬帝時又廢除這個官職。到唐朝改稱為“奉議郎”。唐朝時相關官職:唐朝文...
朝奉郎,官名。宋初為文散官,秩正六品上。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由朝議郎改名。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廢,遂為新寄祿官,相當於舊寄祿官後行員外郎、左右...
太宗初年,為避(光義)諱,將文散官命的正議大夫改為正奉大夫,通議大夫改為朝奉大夫等。京朝官和選人,遇郊祀等慶恩,每次加五階,到朝散大夫以上,每次加一...
“驃騎大將軍”並不是軍職而是軍階,稱“軍階”也只是因其名為武號而已,文官也常用“某某將軍”標誌位階。散官“左光祿大夫”用於標誌文官位階,在北朝武職也...
職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協忠/中侍大夫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武散官:定遠將軍、寧遠將軍...
朝廷為表其善舉之功,授其承事郎(文散官名,正七品)。處州知府旌表其匾曰“尚義之家”,又贈其聯對一幅:“一家尚義人間少,四世同居浙上稀。”詞條標籤: ...
宋文散官名,從七品。...... 宋文散官名,從七品。為文官第二十一階,相當於唐之宣義郎。元豐改制後不用。詞條標籤: 社會, 政治人物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
左右司御率,又名“太子左右司御率”,隋以前的散官和勛官...... 文散官從開府儀同三司到將仕郎共二十九級,武散官從驃騎大將軍到陪戎副尉共三十一級(與唐...
以唐制為例,其時文武散階分別由文武散官構成。文武散階都是二十九階,分別以“大夫”、“郎”或“將軍”、“校尉”等為名。這些大夫、將軍等已不再是官職了...
王芳春,字景茂 ,淇縣劉拐莊人。1875年被光緒帝封為文林郎,為文散官,正七品。參與檢計朝事,撰錄文史,在淇縣學界頗負盛譽。所著未能見傳,奉職27年,清白一生...
它是封給張機之父張戴佟為奉政大夫,清為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六品上,元升為正五品,明正五品初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
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清裕陵。覃恩授皇帝的一等侍衛張大徑為資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
官名,金代為司天翰林官,秩從八品,元代為司大散官,秩從七品。明為天文散官.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置.欽天監五官保章正給授.十四年改從品級用以授文職...
後因幫助官府剿收陳鑑湖、陶德二起事有功,授將仕郎(文散官名,正九品)、青田沐溪(今景寧鶴溪鎮)巡檢司(治安機構)巡檢。詞條標籤: 人物 ...
[10] :奉直大夫:文散官名。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置,為文官第十六階。金為從六品上。元升為從五品。明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從五品概授...
志文:“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瀛州別駕……蔡府君墓……貞元九年十月廿五日於良鄉縣邑北複葉鄉之原。”“銀青光祿大夫”為官名,在唐代,為文職散官,從三品。由...
南北朝時形成了東西省體制,兩省文武散官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入仕初階、遷轉階梯及用作加銜。此外秘書著作之官、東宮侍從及府官僚掾,也因優遊無事、主要用於起家遷...
初任蘇州府推官,不久被擢升為吏部稽勛司主事,充任浙江鄉試正考官,後被皇帝授為承德郎,是個文職散官,有官名而無職事,倒也樂得享受六品俸祿。[1] 參考資料...
第二章為西州官吏的任用制度,第三章為唐西州散、勛、爵官僚制度,第四章為西...三、西州文武官僚散官的特點 附錄:西州文散官與職官對應表 西州武散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