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商業歷史
古蹟
廣府學宮,又稱廣州府學宮,現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一帶。宋慶曆(1041~1048)中,皇帝下令興學,廣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帶)利用舊孔廟作學校。後經數次遷徙。紹聖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次呆重視教育,認為教化所始莫先於學,人倫之序莫先於教,於是在廣州大興學校。因為原廣州府學宮與尼寺為鄰,有傷風化,遂將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下。嗣後,又增建御書閣、亭齋泮池、觀德亭。淳祐四年(1244),經略使方大琮在廣府學宮建飛閣,旁邊排列文、行、忠、信四齋,因孔子的《論語 述而》有“子從四教:文、行、忠、信”。設此四齋有尊崇孔學之意。經多次擴建,宋代廣州府學已頗具規模,成為嶺南第一儒林。
特色
文德路上古蹟滿布。在孫中山文獻館裡有一座番山亭,經歷了千年滄桑。此處原為番山舊址,廣州的古稱“番禺”就是因有番山和禺山而得名,而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番山雲氣”正在此處。從文德路往東行,有萬木草堂、番禺學宮和廣州貢院,往西行,則有大、小馬站書院群,南行還有南園詩社。因此,文德路可說是最適合文人雅士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