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斯論電影

文德斯論電影

《文德斯論電影》收集了文德斯早期電影學院學生時代所作的電影筆記與搖滾樂評,而至晚近對德國電影界的批判,以及對電影前途的省思等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德斯論電影
  • 譯者:孫秀蕙
  • 作者:文德斯
  • 內容所屬時代:文德斯早期電影學院學生時代
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簡介

本書收錄了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兩本重要著作:《情感電影》與《影像的邏輯》,循序結集了文德斯自一九六八年到一九八八年二十一年間所作的散文、影評及對話。前者論及電影裡的搖滾樂、前衛電影、對西部片的熱情、對德國的認同問題等等,後者則探索其個人導演生涯的發展,並逐一討論自己的作品,解析每一件作品成形之前的創作歷程。
“影像是脆弱的。大部分的時候無法適切地表達影像……寫作得要格外當心。”文斯除了藉由寫作將電影經驗傳承下去,也藉之觀察電影、觀察自己,以及反省電影評論的危機。

作者簡介

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著名電影導演,與法斯賓德、施隆多夫和赫爾措格並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是20世紀70年代“新德國電影運動”(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德斯1945年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1963-1965年在慕尼黑大學學習醫學及哲學專業,1966年投考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失敗,用一年時間在巴黎電影資料館觀摩大量影片自學成才。1970年代,受當時美國公路電影的啟發,以及出於少年時對西部片的喜愛,文德斯開始拍攝屬於自己的歐洲式的公路電影,並由此奠定了他日後的創作方向,開始了他在光影世界裡的慢慢流浪。在他的著名電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國朋友》、《柏林蒼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與疏離成為永遠的主角,文德斯也藉由這兩個元素在銀幕上創造出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虛空感的世界,贏得了評論家和觀眾們的喜愛,並多次榮獲夏納、柏林、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的大獎,在國際影壇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編輯推薦

“文筆熱情洋溢,兼見冷麵笑匠的幽默。”
——《文學評論》
“神秘,俏皮,頗具個人色彩。”
——《紐約時報書評》
“文德斯的個人際遇、生活逸聞極其娛樂興味,其分析精闢入微,卻又不流於好為人師的學派作風;這種種累積起來,對讀者而言正是不自覺的欣喜。”
——《歐洲人》
本書收入德國傑出電影導演文德斯的兩部著作《情感電影》和《影像的邏輯》,結集了他1968年到1988年間所做的隨筆、影評和訪談。全書論及電影中的搖滾樂、西部片、“美國夢”、對德國的認同、個人導演生涯的發展等內容。

目錄

情感電影
作者序
沒有“實驗”
僅以單一鏡頭拍攝——對第四屆實驗電影展的思考
泛美振翅高飛
美國電影與音樂的對比
西部片大展:放映與觀賞,地方與人物,攤牌決裂……
關於最近幾周慕尼黑影院放映的四五十部老西部片
蠢驢,惹人心煩
《一加一》
《莉迪亞》
亡命之徒的恐怖
我要走了(BMI 2:50)
三個敵手
《長人》
從夢到噩夢
可怕的西部片:《狂沙十萬里》
《逍遙騎士》
片如其名
年度影評
蔑視你所販賣的
《紅太陽》
評魯道夫·托默的電影
不願再等
重逢島——白雪
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密西西比的美人魚》
關於《黑岩喋血記》
第十張“奇想”樂隊大碟
第五十一部希區柯克電影
第四張“清水”樂隊大碟
第三張哈維·孟德爾大碟
剪接室中的希區柯克
情感電影
慢慢搖滾“上來”
范莫里森
《野孩子》
《蒙特里音樂節》
一個不存在的類型
新帽子,老傷口
艾迪·康斯坦丁
記一場演唱會實況錄影
《冒險飛行員》
一部未加配音的冒險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冒險
《納什維爾》
一部教你看與聽的電影
這就是娛樂
讀《希特勒傳》這部電影
電影狂
放映師拉維奇的工作
死亡並非解答
紀念德國導演弗里茨·朗
竟馬場上的漢子:精力充沛
美國夢
影像的邏輯
你為什麼要拍電影?
……
附錄 作品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