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大成殿(新蔡)
始建於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明、清各代多次重修。殿呈歇山式,九脊頂,四角單飛檐,重椽斗拱,三下昂六鋪坐。長20米,寬12.4米,高12.2米。殿內五間,豎明柱8根,柱直徑0.6米。造型雄偉壯觀。後牆外壁正中有明朝御史大夫李邦珍書寫的3米見方的“魁”字。舊城搬遷後“魁”字移至
玉都觀保存。此殿為祭祀孔子之處。解放後,曾加改造,用做縣政府的會議室。
文廟的歷史
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封建社會對至聖先師——孔子的朝拜祭祀之處,對研究孔孟儒學及其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受到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新蔡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築,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自李演創建街北,至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朱令如復遷於古城東南隅,兩朝二百餘年三易其地。
文廟大成殿的結構框架
大成殿為五脊單檐歇山式高台重梁三進深,磚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高9.2米,寬18.5米,進深9.8米,重梁起架,樑柱直徑0.40米,柱礎為青石,直徑0.43米,方坐0.72×0.72。灰瓦覆頂紅磚砌牆,滾龍背,兩端龍頭昂伸,斗拱為一斗三升,四角外翹,鐵鐘高懸。前壁為透花木欞門,門上雕有八仙圖案,格窗。
殿內後牆正中四尺高的神台上,置精作木質神龕,正中端坐孔子青銅像(此像為明代製作的,目前國內僅存的一座孔子青銅像),高1,25米,重200公斤,衣襟左下角銘文為:大明敕封刑部主事曹大夏於嘉靖庚戌年長至日恭造,右下角銘文為:先師孔子司寇像顏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熟宮欽於萬世。像前立一靈牌,金字書寫“至聖先師孔子之位”,兩旁陪有顏、曾、思、孟四牌位。神龕的兩側置有鐵鑄獸樽二尊,神龕前掛有錦帳,藉以遮塵。殿廊正中高懸著康熙二十四年御書“萬世師表”的匾額。殿記憶體四尊石碑:1、重建儒學碑記;2、重修儒學碑記;3、重修文廟碑記;4、顏子贊碑。大成殿東西兩廂,各有廊屋七間,廊屋正中門楣上題字東曰“金聲”、西曰“玉振”,取其“以金鐘發聲,以玉馨收韻,集眾音之大成”之義。
殿前檐正中懸一豎匾,上書“大成殿”三個金色大字。
檐下月台,高0.7米,寬0.8米,月台東西各有踏步,南部正中鑲有雕刻精細的青石龍圖案。殿前東西各豎一尊下馬碑,高0.25米,寬0.5米,碑文為:“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
據縣誌記載:舊時逢春秋大祭,人流絡繹不絕,香菸燎繞大殿。
文廟在中日友好中的歷史作用
1986年,日中友好交流代表團一行來新蔡,專門參觀了文廟大成殿,攝影留念後,日本代表團團長井上靖還欣然揮毫為大成殿題寫了“養之如春”四個大字。
文廟的地理位置
文廟位於
新蔡縣城古呂鎮東南隅,南距南城河路(明臨路)150米,距駐新路、106國道均不足1500米,距阿深高速公路約15公里,有道路通。距駐馬店市102公里,距 查岈山風景區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風景區120多公里,距銅山風景區16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