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河

文川河

文川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古稱紋水、門水。文川河修渠堰灌田亦歷史悠久,但因堰小,灌溉面積少,洪水、兵燹常廢常修。堰名來源及建築時間無考。明嘉靖《城固縣誌》載有上官堰、棗兒堰、西肖堰、橫渠堰、鄒公堰、周公堰等多條渠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川河
  • 占地面積:不詳
  • 古稱:紋水、門水
  • 說明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
河流簡介,主要渠堰,

河流簡介

文川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古稱紋水、門水。
文水古注入漢江,“兩水相合,灣環而流,有似‘紋’字,故名紋水”,紋即文。《水經注》:“漢水又左會文水,文水即門水也”,亦稱文水。
文川河因與南沙河北南相對,又稱北河、北沙河。
源出城固、漢中、留壩交界處海拔1909米的鵝風包南,流經陝西省城固縣畢家河、老莊、謝何、文川、崔家山、熊家山、柳林、沙河營等8鄉鎮。
晉代,漢江主河道直流胡城南,文水在胡城東入漢江,謂之高橋溪口。
後漢江主河道南移,梁家庵一帶形成新陸。文水在漢白公路橋南折向東流,經沙河營、司家鋪村南,東流南下匯入漢江。
1970年,修建陽安鐵路,改文川河直下,南入漢江,分梁家庵村為東西兩半,中有一橋相通。
幹流長48.3公里,流域面積175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徑流量0.877億立方米。
楊家關年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最大258立方米/秒(|961年),最小0.046立方米/秒(1960年7月6日)。
上遊河寬10~30米;下游40~60米,比降上游陡,下游緩,平均比降6.6‰。
下游水資源開發利用最早,從近年在柳林鎮草寺村出土的渠田灌溉灰陶模型證明,遠在秦漢即修堰灌田。

主要渠堰

文川河修渠堰灌田亦歷史悠久,但因堰小,灌溉面積少,洪水、兵燹常廢常修。
堰名來源及建築時間無考。
明嘉靖《城固縣誌》載有上官堰、棗兒堰、西肖堰、橫渠堰、鄒公堰、周公堰等多條渠堰。

上官堰
上官堰位於文川河楊家營村北,與西肖堰隔河對峙。
渠口亂石錯列,堰工簡單,每夏用礫石築堰引水,清嘉慶年即灌田3000餘畝。
乾渠在楊家營村跨沖溝,設乾砌石側堰擋水,名為“腰堰”,每年山洪沖毀,歲歲復修,勞民傷財,逢旱,水量奇缺,與西肖堰常起用水爭訟,幾次釀成巨案。
1953~1954年,灌區民眾自籌工料改建腰堰,增修建築物10座,灌溉面積達4300餘畝。
1970年,千山水庫建成後,灌區歸千山水庫灌溉,堰廢。

棗兒堰
棗兒堰位於西肖堰首以下9.5公里處,為無壩引水。清乾隆年間,河深岸高,用水時在堰口移石砌坎,水即入堰。
嘉慶六年和七年(1801和1802)後,沙石將河填滿,用水之時,不得不砌高坎、釘木卷裝石坊,於是水淌渠坎,浸村莊愈寬。截河建堰,又難免威脅兩岸農田。堰首迭經變遷,屢修屢潰,故無固定堰壩。
嘉慶十八年(1813),灌田300畝。

棗兒堰渠長1.5公里,無斗門,放水臨時開口,渠口時而伸前退後,以適應河床沖淤變化。
民國時期,堰歸地主管理。有堰產20畝,雇3人管堰務,每年按畝攤工,維持歲修。

1953年,土改後,灌溉面積擴大到700畝。
1957年,渠道全線擴修。
1959年國家補助,在渠首修建進水涵洞。
1962年,抗旱中又將舊渠挖深擴大,過水能力由0.8立方米/秒提高到1.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增至750畝。因系無壩引水,遇旱供水仍然不足。

1973年,棗兒堰灌區納入石門水庫東乾渠統一供水,後經文川區決定自成灌溉系統。
現乾渠以下有斗渠6條,共長3.5公里。沿渠設退水閘3座,分水閘6座,跌水6處,斗、升門12處,田間分引渠道66條。
乾渠易沖易滑段已砌護坎0.3公里,1990年底,灌文川鎮、崔家山鎮5個村水田124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