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路街道(山東省萊州市文峰路街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峰路街道位於萊州市南,北與文昌、永安交界,東、南與柞村鎮相連,西與虎頭崖鎮相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峰路街道
  • 位於:萊州市南
  • :與文昌、永安交界
  • :與柞村鎮相連
山東省萊州市文峰路街道,簡介,歷史沿革,郵編,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特色村,旅遊資源,名人,特產,

山東省萊州市文峰路街道

簡介

文峰路街道南北最大距離為6.5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為8公里,總面積39.9平方公里,耕地2066公頃,轄51個行政村,人口1.9萬。辦事處駐南十里堡村,距市區5公里。文峰山摩崖石刻屬國家級保護文物。

歷史沿革

1938年屬掖縣第一、八區。建國初期,屬掖縣第九區(大山區)。1956年底屬掖縣大山區和雙山區。1958年8月,成立南十里堡公社和後河公社;12月,後河公社併入南十里堡公社。1959年12月,南十里堡公社併入城關公社。1963年1月,恢復發南十里堡公社。1984年4月,改為南十里堡鄉。1996年,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南十里堡村、薛家、前宋家、龍家、杏園、東光、西光、棗林、山口 、碓臼李家、關家橋、南崔家、山孫、山張、山宋、王家溝、魏家、西朱、雙合、東朱、南於家、下王家、上王家、田家、王家樓、彭家疃、楊家、趙家、蒜園子、萬家、姜家疃、三里河子、八蜡廟、仲家窪子、閻家、綦家、半壁店子、陽關、小吉林頭、大吉林頭、南房家、毛家、雙廟孫家、雙廟、槽碾、曹家、馬神廟張家、下班、上班、黃家岔、鐵民51個行政村。1997年1月,改為南十里堡鎮。2000年12月,撤鎮設街道辦事處,以路名而得名。

郵編

261431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70683005:~201 111南十里堡村 ~202 112前薛家村 ~203 112前宋家村 ~204 220龍家村 ~205 220杏園村 ~206 220東光村 ~207 220西光村 ~208 220棗林村 ~209 220山口村 ~210 220碓臼李家村 ~211 112關家橋村 ~212 220南崔家村 ~213 220山孫家村 ~214 220山張家村 ~215 220山宋家村 ~216 220王家溝村 ~217 112魏家村 ~218 220西朱家村 ~219 220雙合村 ~220 220東朱家村 ~221 220南於家村 ~222 220下王家村 ~223 220上王家村 ~224 220田家村 ~225 220王家樓村 ~226 220彭家疃村 ~227 112楊家村 ~228 112趙家村 ~229 112萬家村 ~230 112姜家疃村 ~231 112三里河子村 ~232 112八蜡廟村 ~233 112仲家窪子村 ~234 112閻家村 ~235 112綦家村 ~236 112半壁店子村 ~237 112陽關村 ~238 112小吉林頭村 ~239 220大吉林頭村 ~240 220梅園新村 ~241 220毛家村 ~242 220雙廟孫家村 ~244 220槽碾村 ~246 220馬神廟張家村 ~247 220下班家村 ~248 220上班家村 ~249 220黃家岔村 ~250 220鐵民村 ~251 112蒜園子村 【注 原為51村:~243雙廟村 ~245曹家村】

特色村

【南十里堡】明中期,夏姓由四川遷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夏家。清初,官府在此設堡,夏家臨近大道的幾家店鋪和並,因距掖縣城十里,故稱南十里堡。

旅遊資源

轄區內山清水秀,文化積澱深厚。
雲峰山,海拔305米,又名文峰山,位於萊州市東南7.5公里。其主峰三峰並立,酷似筆架,故俗稱筆架山。雲峰山峰高、谷幽、林茂。“春桃”、“夏槐”“秋楓”為雲峰山三時絕景。雲峰山以北魏鄭道昭摩崖刻石而著稱。摩崖石刻多在突出岩石的立面,由山麓到極頂零星分布,共34處,其中傳為北魏書法家鄭道昭手書者16處。1984年在魏碑外修建仿宋六角雙層排檐碑亭,趙朴初先生題寫了“鄭文公碑亭”匾額。1977年,雲峰山魏碑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道昭。滎陽開封人,北魏書法家,人稱“一代文宗”,曾任國子監祭酒、光州(今萊州市)刺史,此處石刻當是他光州任內的作品。著名的《滎陽鄭文公之碑》高3.4米,寬4.65米,為山中石刻之冠。碑文記其父鄭羲生前事略,長達1244字。此碑俗稱下碑,上碑在平度境內的天柱山,史稱鄭文公碑,碑的內容相同。此上下碑碑文結字寬博,筆力雄勁,為海內外書法家、金石家所推崇。另有《觀海童詩》《論經書詩》等,書法謹嚴渾厚,蒼勁飄逸。
新石器時代遺址。1981年,在文峰路街道蒜園子村東南台地上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該遺址南北長約370米,東西寬約360米。北部斷崖可見文化堆積3層。3層下發現一座土坑豎穴單人葬殘墓,未見隨葬品。地面暴露遺物,南部散布龍山文化時期陶片較多,以輪制為主,多夾砂、夾滑石紅褐陶,夾砂、泥質黑陶較少。有附加堆紋、弦紋、刻劃紋等。可辨器物有鼎、罐、瓮、盆等。鼎有盆形和罐形二類,足為鏟形或鑿形。罐有高領罐和折沿罐,盆為卷沿大平底。北部以早於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片較多,手制為主,多夾砂、夾雲母、夾滑石的紅褐陶,泥質陶較少。有劃紋、乳丁紋和附加堆紋等。可辨器物有盆形鼎、折腹鼎、小口罐及蘑菇狀把手等。另採集有石斧、石鑿、石錛、石磨棒等及戰國陶片。遺址保存較好,1983年、1987年分別列為縣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吳化文(1904~1962)。文峰路街道李家村(今鐵民村)人。1920年投軍於馮玉祥部,歷任排長、傳令副官、師參謀長、高級教導團團長、手槍旅旅長兼濟南警備司令等職。1948年9月19日率部兩萬餘人戰場起義。吳部被編為解放軍第三十五軍,吳任軍長。後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1950年11月被任命為浙江省政府委員、交通廳廳長,1959年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特產

文峰路街道為萊州市石材生產基地之一,產品暢銷國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