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崬

閩西上杭客家山村,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在那高高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座似塔非塔、似堡非堡,古樸雄偉,氣勢巍峨,宛如金字塔式的建築物,那就是被人們稱為“客家金字塔”的文峰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峰崬
  • 地點:閩西上杭客家山村
  • 建於:明清時期
  • 屬性:景點
閩西上杭客家山村,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在那高高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座似塔非塔、似堡非堡,古樸雄偉,氣勢巍峨,宛如金字塔式的建築物,那就是被人們稱為“客家金字塔”的文峰崬
文峰崬,也叫“文風頂”,是客家先民為祈求文化昌盛而建造的“文筆峰”。客家人歷來重視文化教育,傳承耕讀家風,認為“人傑緣於地靈”“欲啟人文,宜培地脈”,講究“培龍修峰”。於是,勤勞勇敢的客家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肩挑手提,揮汗如雨,壘土造峰,將山巒低洼之地築成高銳之勢,使其峰如筆尖,蔚啟人文,成就“人工造絕頂,氣勢凌霄漢”的千古壯舉。
文峰崬大多興建於明清時期,培土而成,下寬上窄,呈圓錐狀,遠觀形似“金字塔”,牢固穩定,歷經數百年不倒,成為一個奇蹟,故有“客家金字塔”之美稱。
據筆者考證,目前上杭各地保存完好的文峰崬有30多座。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太拔鄉穈輝村雷公嶺和下山的兩座文峰崬,遙相呼應,蔚為壯觀;湖洋鄉湖洋村有座文峰崬雄踞赤嶺,造型挺拔,十里之外仍可睹其雄風;湖洋鄉新山村新寨背自然村有座文峰崬更是規模宏大,不同凡響,其占地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高約35米,底座周長135米,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歷時12年建成。文峰聳秀,高矗東山,如椽巨筆直插雲際,旭日東升時,峰尖的倒影映在溫氏宗祠門前的大塘里,謂曰:塘水為墨汁,峰尖為筆,皆得文寶,輝映文光,潤澤文風,輩出文人。據《溫氏族譜》記載:“村之東南,高山之巔,形家所言峰巒低陷,淹滯寒窗,急宜修峰於上,遮得科名鵲起。”可見,古人造峰,“補山水之形勝,助文風之興盛”,雖假人之力以聚文氣,實乃激勵後人勤學求知,殷殷之情,用心良苦矣!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之前,“本邑無功名”,沒出過什麼讀書人,之後,果然文運順達,在科舉時代,曾出過“父子秀才,三代進士”,至近代,這個不足300人的客家山村竟然一連出了3個黃埔軍校生。其實,“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才輩出是歷史的必然和社會的進步,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結果。
如今歷史煙雲漸漸散去,伴隨著科舉制度與風水思想而生的文峰崬,當年的淵源已被淡忘,人們把它當作客家人勤勞勇敢,崇文重教的象徵,寄託著學業有成的美好願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