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月刊(金華)

《文學月刊(金華)》1939年4月創刊於金華,月刊,每月一日發行,其中第3期為特大號,第4期和第5期是合刊。何德明主編兼發行人,文學月刊社出版,屬於文學刊物,社址位於浙江省立嚴州中學。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39年4月第1卷第1期至1940年3月第2卷第1期。1939-1940年正是中國抗日戰爭激烈進行的時候,該刊雖為文學刊物,但卻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期刊封底採用漫畫的形式,多表現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形,例如有中國戰士與敵軍拼刺刀的場景,也有文人投筆從戎的情景,這些都表現了該刊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烈的愛國之情。

《文學月刊》創辦於抗日戰爭的硝煙之中,表現了當時知識分子濃烈的愛國熱情,有利於凝聚知識分子的力量,對於提高當時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起了一定的作用。該刊所刊載的文章及書中的漫畫,對於研究抗日戰爭時期知識分子的心態有重要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學月刊(金華)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9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文章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多種文學體裁,如詩歌、小說、散文、隨筆、論文、小品、雜感、神話、戲劇、日記、遊記、報告等,除此之外,還有多篇譯自國外的文章和詩歌。在欄目設定上,主要有詩選、創作、翻譯、短論,偶爾會有通訊。除封底外,刊內亦有多幅表現抗戰內容的漫畫,如光榮負傷的戰士形象,該刊命名為“榮耀的傷”;“敵人在我四面包圍中”則表現了中國軍隊英勇殺敵的形象。從所刊載的文章當中也可以看出這種感情傾向,如查猛濟的《“最後勝利”的培養——戰時文藝者的責任問題》,曹百川的《聞東戰場反攻》,吳雪帆的《抗戰二首》等等,這些都表現了當時知識分子的責任與擔當。從該刊《本刊特約撰稿人》來看,有鄭振鐸、郁達夫、趙景深、章乃煥等知名文人。在四五期合刊中,為了悼念吳雪帆,專門設定了“吳雪帆先生紀念特輯”,刊載了五篇悼念吳雪帆先生是的詩文。

文化傳統

《拉幕者言》(何德明)
一個刊物的主編人,正如舞台上的拉幕者。初看起來,拉幕的工作頗為容易,只要一舉手之勞,就可應付裕如。殊不知此種工作雖屬輕而易舉,但必須恰到好處:等到幕內布景安置妥當,劇中人物準備就緒,始可鳴笛拉幕。否則,貿然就拉起幕來,往往會笑話百出,弄得無法收拾。
《文學》原來計畫月出兩次,稱半月刊。後徇各方友好的意見,乃改今名。編行這刊物可說無多大野心,它的目的也與一般文藝刊物並無不同。不過,有一點小小的願望:願望不相識和相識的文學作者,借我這刊物作為一片公開的園地;大家聯合起來,同心協力,為寂寞的東南文壇,來公演一出比較可觀的戲劇而已。
如今幕是拉開了,裡面的角色,都不是陌生的。他們和她們可說都有過演戲的經驗,有的竟是老角色了。在沒有拉幕以前,拉幕人會偷看過這些角色的排演,自認尚有精彩,有的竟可說演得相當的純熟了。不過,到底能否搏得大眾的歡心,如我先前所說的恰到好處,這還有待於愛護我們的觀眾——讀者的批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