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

《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創刊於1931年,月刊,文學類刊物。該刊的編輯與發行者均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會,出版地在北平清華大學校園。“該刊從第2捲起改名為《文學月刊》,1932年5月1日終刊,共出9期”[ 陳建功編著:《百年中文文學期刊圖典》上,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2009年08月,第356頁。]。館藏有1931年的全部四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1年4月
  • 出版周期:月刊
刊登內容,人員編制,

刊登內容

該刊無創刊詞,主要登載各大學教授的作品,以推進交流,促進進步為目的。內容以文學為主,有研究、評論、詩詞、散曲、散文、小說、戲劇、譯文等作品。首篇即為陳寅恪教授之《<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蹟詩》。該刊的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點。首先是以文學對歷史的證明作用,即陳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證法”,或“以詩證史”。一些作品,名為寫文學,實際為史。有通過《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對北宋歷史上一些人物姓名的考證。有通過《顏氏家訓》來研究中古史中的家族問題。陳寅恪先生通過詩歌來考證唐史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其次,新舊詩歌占了最大的篇幅,刊登古代歷史上,一些不顯山不露水的詩人,但其詩歌甚好的作品。更多的還是今人的作品,以詠古詩、敘事詩與抒情詩最多。通過詠嘆古代的英雄,來表達自己的期盼。通過描寫秋日的景色,抒發懷友的感情等。然後,關於文藝理論,討論了寫劇的藝術、比較了中英文法的區別與聯繫,研究了近代文學的趨勢。這些諸多問題也是當時的前沿問題。最後,小說與戲劇作品,小說的內容比較寫實,以愛情與生活主題最多,有妻子的情書、旅途歸來到家的一天、在二個女子面前等內容。

人員編制

主要投稿人有陳寅恪、馬敘倫、俞平伯、孫毓棠、李健吾等諸名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