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鴻蹤錄

文博鴻蹤錄

《文博鴻蹤錄》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建正。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博鴻蹤錄
  • 作者:成建正
  • ISBN:9787501039784
  • 定價:68.80元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成建正的個人文集《文博鴻蹤錄》收錄文章35篇,內容分為“博物館學研究”、“歷史文化叢談”、“著述序言”三個部分。一望而知,這是從“文博”的角度來劃分的,然而,以一個治史者的角度來看,我更願意從“鴻蹤”的視角將文章分為“半坡”、“碑林”、“陝博”三個階段,這樣做可以更清晰地“看得出作者學習、工作的經歷與思考、治學的軌跡”(單霽祥《文博鴻蹤錄·序言》),更能夠彰顯本書及類似著作的學術和史料價值。
半坡情思 勾畫史前村落復原的藍圖
1972年成建正以講解員的身份踏入文博行業,他所在的單位西安半坡博物館和陝西乃至全國博物館一樣處於“文革”後期的恢復階段。10年之後,伴隨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進入到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發展時期,成建正也在諸多業務工作和學習積累的基礎上開始最初的學術研究。從1983年起,陸續發表了《試析原始宗教的歷史地位》、《博物館的美育職能初探》、《半坡史前村落復原場地的初步構想》等文章。
《試析原始宗教的歷史地位》寫於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文章中涉及對原始宗教的評價問題,而顯得非常敏感。文章發表的1983年,筆者在中國民族學會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民族學講習班”學習期間,與授課老師中國歷史博物館民族學專家宋兆麟先生談及此文,對在那個時期敢於涉及這一問題,尤其是明確表示“本文的意圖,在於探討原始宗教在‘人類童年時代’應有的歷史地位。至於它作為一種宗教的不可避免的消極作用,不在討論之列。”——這實際上是肯定原始宗教的進步作用。宋兆麟先生的評價是“膽子有點大”。不過現在看來,作者在文章中得出的“原始宗教往往是原始民族對其社會成員進行有益的傳統教育和道德規範教育的手段”,“原始人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迷惑、恐懼以及接踵而來的對超自然力量的頂禮膜拜,使得原始宗教具備了一些懲惡揚善,維持社會道德規範和秩序的職能”的論述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博物館的美育職能初探》一文發表於1987年,這是陝西博物館學研究方面較早涉及博物館美學內容的文章,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在“博物館要創造經濟效益”的鼓譟盛行業界之際,其意義更是不同凡響。
我想多說幾句的是《半坡史前村落復原場地的初步構想》一文。作為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已經聲名遠播,然而可貴的是,對如何更好地向觀眾解釋史前遺址的內涵是西安半坡博物館一直在努力探求的問題。其中堅持不懈探索的是通過實驗考古的方法向觀眾展示半坡人生產和生活狀況。自20世紀60年代起,該館就多次進行史前考古實驗,先後進行過的有石斧的製作及生產能力、骨針的穿孔技術、陶窯的燒造、房屋的搭建技術及尖底瓶的汲水等實驗。這些實驗中房屋的營建技術於1981年作為模擬復原陳列的內容直接展示給觀眾。
在這些實驗的基礎上西安半坡博物館逐漸萌生了復原一座原始村落的想法。最早的建議是趙文藝先生提出來的,成建正《半坡史前村落復原場地的初步構想》,以及孫霄《西安半坡史前文化村陳列布局構想》等對此倡議進行了論證。1994年5月,半坡母系氏族村終於在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旁落成開放,在這個全新的參觀項目中,觀眾可以看到史前半坡村落的復原場景和半坡人的真實生活情景:由真人表演的半坡人捕魚、打鬥、祭祀、舞蹈等場面,真實形象地再現了原始人的生活。該項目還為觀眾提供了眾多可以動手參與的項目,如垂釣、制陶、射箭及穿著原始人服飾等。
雖然,由於投資者預期過高、維持費用難以為繼,該項目日漸萎縮,但當20年之後,史前實驗考古以“史前工場”的形式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時,我們在感嘆科研對博物館作用的獨特魅力的同時,也對早期拓荒式求索者充滿感念。
從碑林到陝博 痴心文博終不悔篳路藍縷寫春秋
1987年起,成建正先後任陝西省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這一階段收入論文集中的文章有《日常生活中的“看”與博物館中的“觀察”(譯文)》、《博物館管理四題》、《市場經濟體制下博物館管理的幾個問題》、《碑林的定位與發展》、《西安碑林與世界文化遺產》等。很顯然,隨著角色的轉換,作者所關注重點已轉向博物館管理和西安碑林的發展上。
博物館的科學管理是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提上日程的,作者的幾篇關於博物館管理的文章從“市場經濟體制下博物館”這一視角出發,探討了有關博物館管理的幾個問題,有巨觀的論述,也有微觀的建議。其中關於“博物館人力資源的現狀和對策”“對博物館業務工作系統的重新設計”以及信息管理的論述對實際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而關於西安碑林定位的研究及夢圓世界文化遺產的憧憬,都將進一步促進人們對西安碑林價值的再認識和續寫其更理想的歷史。
2005年,成建正調任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後來又當選為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從收入論文集中的文章來看,角色的再次變換使其文章所關注的視野更大、論述也更為巨觀。《“十一五”期間我省博物館事業面臨的幾個問題》、《西部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之路》、《面向公眾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展示與服務)——中國博物館展望》等文章是其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並未一味陶醉於所謂宏大敘事之中,時不時靜下心來反觀陝西歷史博物館“這一個”的生存狀況。《陝歷博的歷史、現狀和前景——寫在新館落成十五周年之際》、《當代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從陝西歷史博物館談起》、《擁珍品而現精妙——陝西歷史博物館展陳構想》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作。尤其是《陝歷博的歷史、現狀和前景——寫在新館落成十五周年之際》一文,經過認真反思在“趕上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方面存在的不足後,坦言陝西歷史博物館在收藏、科研和開放(含展示、教育、服務等)三個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其中在談及科研方面存在的不足時,明確指出“對藏品系統、深入的研究不夠,對其蘊涵的歷史文化價值發掘不深,很多項目停留在彙編圖集或一般性的介紹上”。
或許是這種認識的刻骨銘心的驅使,作者研究的筆觸很自然地延伸到一些具體的課題。《免費開放後博物館展示推廣工作的理念創新與實踐——以陝西歷史博物館為例》、《博物館記憶:藏品中關於中阿文化交流的信息》等文章顯示了作者在這方面的努力。尤其《博物館記憶:藏品中關於中阿文化交流的信息》一文,通過梳理西安及周邊地區博物館收藏的有關唐朝和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的文物藏品,描述了唐代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交往與衝突的歷史,並預言這些博物館藏品將成為中阿文化交流新篇章的開啟者。文章在2013年“中阿絲綢之路之旅:中國-阿拉伯國家博物館館長論壇”演講後,獲得與會好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每一種事物也都有自己的歷史,所謂“雁過留聲風過留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當每個人的歷史只是個人歷史的時候,這“聲”就會很快被淹沒,這“痕”就會很快被抹平。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只有將自己的足跡與整個事業相關聯,才不致其“聲”被淹沒;作為一名研究者,只有將自己的思考凝聚為一段歷史的見證,其“痕”才不致被抹平。
成建正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文博鴻蹤錄》,是對自己文博生涯的一種謙遜的表達,但我卻十分看重其中“鴻蹤”的史料價值,如果每個參與博物館事業的人,或者僅僅參與某一歷史事件的人都能將自己親歷親為的過程、作用、認識記錄下來,那將是怎樣一部豐富、厚實和真實的歷史實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