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李江敏、徐世球、鄢志武、柴海燕、梁玥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 提供院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類別:慕課
  • 授課老師:李江敏、徐世球、鄢志武、柴海燕、梁玥琳
課程大綱,參考教材,

課程大綱

第一期 世界遺產的前世今生
第一講 埃及神光,世遺初現
第二講 世界遺產,大美中國
第一單元測試
第一單元作業
第二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脊:古代建築篇
第一講 驚艷世界,古代建築
第二講 盛世屋脊,巍巍故宮
第二單元測試
第三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巧:古典園林篇
第一講 詩情畫意,古典園林
第二講 咫尺乾坤,蘇州園林
第三單元測試
第四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韻:古城民居篇
第一講 高牆深池,別樣民居
第二講 高原姑蘇,古城麗江
第四單元測試
第五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秘:古代皇陵篇
第一講 帝王權勢,靈魂居所
第二講 一掃六合,始皇雄兵
第五單元測試
第六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悠:絲路石窟篇
第一講 駝鈴古道,佛法東傳
第二講 絲路花雨,莫高佛窟
第六單元測試
第七期 中國文化遺產之玄:道教聖地篇
第一講 天人合一,養生之道
第二講 治世玄岳,太和武當
第七單元測試
第八期 中國自然遺產之絕:生物景觀篇
第一講 億年回眸,生物化石
第二講 澄江探秘,生物爆發
第八單元測試
第九期 中國自然遺產之雄:風景名山篇
第一講 造化神秀,仁者樂山
第二講 五嶽獨尊,雄壯泰山
第九單元測試
第十期 中國自然遺產之靈:水域風光篇
第一講 天地寄情,智者樂水
第二講 瑤池人間,童話九寨
第十單元測試
第十一期 中國自然遺產之彩:丹霞地貌篇
第一講 神秘紅層,燦若明霞
第二講 地學國粹,中國丹霞
第十一單元測試
第十二期 中國自然遺產之奇:喀斯特地貌篇
第一講 鬼斧神工,奇秀靈美
第二講 立體地貌,南方喀斯特
第十二單元測試

參考教材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2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 2015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大全》[M], 2019
李江敏,李志飛.《文化旅遊開發》[M],科學出版社,2000
李江敏,蘇洪濤.《中國旅遊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M],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
馬勇,余東林,周宵.《中國旅遊文化史綱》[M],中國旅遊文化出版社,2008
張朝枝.《旅遊與遺產保護—基於案例的理論研究》[M],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張朝枝.《旅遊與遺產保護—政府治理視角的理論與實證》[M], 中國旅遊出版社,2007
吳必虎.《旅遊學概論》[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保繼剛,楚義芳《旅遊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鄒統釺.《遺產旅遊管理經典案例》[M],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孫克勤,《世界遺產學》[M],旅遊教育出版社,2008
孫克勤,《遺產保護與開發》[M],旅遊教育出版社,2008
彭順生.《世界遺產旅遊概論》[M],中國旅遊出版社,2008
彭躍輝.《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M],文物出版社,2015
蔚東英等.《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研究》[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
劉慧媛.《世界遺產地無形資產協同運營機制研究》[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
鄭玉歆,鄭易生.《自然文化遺產管理:中外理論與實踐》[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費爾登著,劉永孜譯.《世界文化遺產地管理指南》[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
劉敦楨. 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版)[M]. 1984.
何寶通. 中國古代建築及歷史演變[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王世瑛, 朱德明.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M]. 旅遊教育出版社, 2005.
故宮博物院. 紫禁城宮殿建築裝飾[M]. 紫禁城出版社, 1995.
周蘇琴撰文. 北京故宮[M].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寒悅. 中國古典園林[M].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周維權. 中國古典園林史-第2版[M].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程里堯. 中國古典園林[M].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
邵忠. 蘇州古典園林藝術[M].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薛林平.建築遺產保護概論[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
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工程兵工程學院《中國築城史研究》課題組.中國築城史[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
俞宏理.老房子——皖南的徽派建築[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
余治淮,余濟海.皖南古村落——黟縣西遞·宏村[M],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1.
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M].合肥:黃山書社,2002.
開平縣誌編纂委員會.開平縣誌[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開平碉樓:200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本[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1.
福建土樓編委會.福建土樓[M].國家文物局,2001.
廖冬,唐齊.解讀土樓——福建土樓的歷史和建築[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
楊世光.麗江史話[M].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
朱良文.麗江古城與納西民居[M].昆明: 雲南科技出版社, 1988.
夫巴.馬蹄踏出的輝煌——麗江古城與納西族歷史探秘[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0.
李旭.藏客———茶馬古道馬幫生涯[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0.
和志武.東巴經典選譯[M].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俄]顧彼得.被遺忘的王國[M].李茂春譯.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
唐有為.麗江姓氏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張興榮.雲南洞經文化——儒道釋三教的複合性文化[M].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和雲峰.納西族音樂史[M].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方國瑜編撰、和志武參訂.納西象形文字譜[M].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米歇爾奧皮茨、瑞士伊莉莎白許,劉永青、路洪等譯.納西、摩梭民族志:親屬制、儀式、象形文字[M].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鄧章應、鄭長麗.納西東巴經踐語及踐語用字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張振光.帝王陵寢[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世界遺產叢書:秦始皇陵與兵馬俑[M].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岳南.復活的軍團[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張衛星.禮儀與秩序:秦始皇帝陵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英]彼得.弗蘭科潘著,邵旭東,孫芳譯,徐文堪審校.絲綢之路[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樊錦詩.莫高窟史話[M]. 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6.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M]. 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5.
余秋雨.文化苦旅[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趙益,王楚等編著. 抱朴歸真——道教的修煉[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1
曾仕強編著,易經的奧秘[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
孫亦平編著. 道教文化[M].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4.
詹石窗編著. 道教文化十五講[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張雪松編著. 道教養生[M].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6.
清涼道人編著. 道教教理教義[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卿希泰編著. 道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耿廣恩, 明劍玲編著. 武當山古建築群[M],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01.
曹祥本, 唐昌華編著. 武當山朝聖[M],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
肖星. 中國旅遊資源概論[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劉紅嬰. 世界遺產概論[M].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3.
魯燕. 澄江化石地旅遊地質資源特色及開發研究[M]. 昆明理工大學, 2012.
劉冠美. 中外水文化比較[M].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5.
安作璋. 中國運河文化史.下冊[M].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1.
肖星. 中國旅遊資源概論[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劉紅嬰. 世界遺產概論[M].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3.
章小平. 智慧景區管理與九寨溝案例研究[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鄧貴平. 九寨溝旅遊地學景觀成因與保護[M]. 科學出版社, 2012.
辛建榮編著. 旅遊地學原理[M].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9
宋永全, 楊海令.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治理模式探討[J]. 防護林科技, 2015(4):92-94.
王雲慶, 趙潤. 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 遺產與保護研究, 2017, 2(1):51-56.
佚名. 澄江化石地“申遺”成功 填補我國古生物化石遺產空白[J]. 中國礦業, 2012(7):113-113.
楠谷. 世界古無脊椎動物研究的重大成果——我國雲南發現稀世珍寶—澄江化石動物群[J]. 地球科學進展, 1987(5):42.
陳均遠, 周桂琴, 朱茂炎,等. 澄江生物群——寒武紀大爆發的見證[J].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996.
王雲慶, 趙潤. 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 遺產與保護研究, 2017, 2(1):51-56.
宋永全, 楊海令.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治理模式探討[J]. 防護林科技, 2015(4):92-94.
薛惠鋒, 苗治平. 水域景觀美學價值評價理論研究[J]. 人文地理, 1994(2):15-20.
岳亮, 薛惠鋒. 論景觀水資源學[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1995(2):35-37.
薛惠鋒. 景觀水資源與水域景觀相關研究[J]. 經濟地理, 1994(2):89-70.
楊乃運. 大運河的歷史波影[J]. 旅遊, 2017(6):22-27.
陳同濱, 傅晶, 劉劍. 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研究[J]. 風景園林, 2012(2):68-71.
鄧貴平.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旅遊地學景觀成因與保護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學, 2011.
劉忠偉, 王仰麟, 陳忠曉. 景觀生態學與生態旅遊規劃管理[J]. 地理研究, 2001, 20(2):206-212.
楊更. 九寨溝景觀地質背景及成因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學, 2005.
劉穎, 周慶磊, 彭培好,等. 四川九寨溝水體景觀成因與發展演化趨勢分析[J]. 四川地質學報, 2007, 27(3):191-194.
劉民生, 魏良帥, 徐飛,等. 九寨溝風景區鈣華成因與保護探討[C]// 全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 2005.
林秀麗. 九寨溝湖泊成因及動態特徵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學, 2002.
舒德乾. 澄江化石:“進化”達爾文進化論[J]. 生命世界, 2004(8):46-47.
劉鴻允, 沙慶安, 胡世玲. 中國南方的震旦系[J]. 中國科學, 1973(2):94-104+132.
朱茂炎. 動物的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來自中國的化石證據[J]. 古生物學報, 2010, 49(3):269-287.
范曉, 孫建華, 趙承安,等.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閱讀46億年的地球巨著[J]. 中國國家地理, 2004(6):78-99.
鄒成傑,何宇彬.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時空演化問題初論[J].中國岩溶, 1995.
宋林華.喀斯特地貌研究進展與趨勢[J].地理科學進展, 2000.
黃楚興.雲南省岩溶旅遊地質資源特徵及其環境保護[D].昆明理工大學, 2003.
丁晨,沈方.中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機制及分布[J].唐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3.
李高聰.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全球對比及其世界遺產價值研究[D]. 貴州師範大學, 2014.
熊康寧,池永寬.中國南方喀斯特生態系統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生態經濟, 2015.
撖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規劃研究[D]. 貴州師範大學, 20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