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

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

《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收錄了“哈佛-燕京蘇州論壇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25篇論文。全文圍繞“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這一主題,本著對話、交流的精神積極探索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一體化大形勢下如何從學術層面進行反思以便取得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進而更好地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頁數:513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作者:劉海平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460893X, 978754460893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東亞視角》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出版。

圖書目錄

儒家倫理與東亞現代精神(代序)
前言
前言
一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
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人文社會學和哈佛-燕京學社
所面臨的挑戰
和諧社會與文化自覺
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自覺”三議——在哈佛一燕京第六屆論壇上的發言
“龍傳人”與“狼圖騰”:當代中國的身份認同
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研究的諸問題
試論中國學術界在“文化認同”上的狹隘性——以德國建築師恩斯特·柏石曼為個案
文化認同的變遷與人文知識的動態性:以西方美學為例
少數族群與主流文化: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記憶之轉移

二哲學思考
在西方哲學衝擊下的中國現代哲學
試釋《論語》“文學”義——兼探討儒家學術的根源
近20年我國大陸現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佛教史上的文化適應、文化溯源與文化認同問題

三歷史反思
論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自由思想
共和愛國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現代中國兩種民族國家認同
額濟納漢簡所見新莽朝與匈奴的關係
青海歷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徽州商人的淮、揚進出和水神祠廟

四文學與語言研究
過去的西方人看過去的中國
花鼓歌的變奏——作者的族裔身份與作品中的文化取向
19世紀後期美國作家對華人形象的正面建構簡論
佛典音義體式的發生和功能
五社會保障與環境保護
社會保障制度差異中的文化因素作用
我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立法若干問題探討
環境非政府組織與全球環境保護

文摘

對於當代中國的民族身份表述來說,2004是熱鬧的年份。就在上述龍的“傳人”和“情懷”四處唱響的同年,一家出版機構在北京精心推出了一部可謂與之“叫板”的長篇小說《狼圖騰》。藉助“巨龍”身份的社會前提,出版策劃人以尖銳的提問向讀者推薦此書,問題直指每位國民的集體認同: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①一石激浪,問題很快引起了各界的熱烈反應和迴響。
其實問題的提出者不是出版人而是原作者。是出生於北京的小說家對“龍傳人”身份的地位與沿襲提出了挑戰。細讀原著本身,以其內容和類型來看,這洋洋數十萬字、被譽為“曠世奇書”的《狼圖騰》,堪稱一部人類學小說。其中所含的三個基本主題都與人類學的當代熱點相關,即:身份、族源與國民性。而且在全書的結構安排上,其前敘後議,分別包含對“狼”、“狼地”、“狼性”的故事描寫以及對“遊牧”、“民族”和“狼圖騰”的理論分析,在風格上差不多已類同於一部關於草原族群及其生存意義的“實驗民族志”或“歷史人類學”作品了。
對於“中國人”的民族身份問題,《狼圖騰》通篇都在追問和質疑,進而更是通過小說里的主敘人物在最後的“講座與對話”章節中進行了系統表述。

序言

多年來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在編上一屆哈佛一燕京蘇州論壇會議論文集的同時,要忙於籌備即將召開的下一屆學術會議。面對堆放在桌上的第六屆會議的25篇論文和講話稿,以及即將舉行的第七屆會議的與會者名單和論文摘要,真是感觸良多。
哈佛一燕京學社在中國資助的人文項目歷史悠久,且名目很多,但作為主辦方之一、並以哈佛一燕京學社校友為與會主體的學術年會也許只有兩個:一是2001年開始逢單年在北京大學舉行的哈佛一燕京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三屆;另一是1995年開始在南京大學、之後又遷至蘇州逢雙年召開的系列會議,至今已有六屆,並正式改名為“哈佛一燕京蘇州論壇”。第七屆年會亦即將在蘇州召開。這一雙一單,一南一北,使中國內地以及東亞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哈佛—燕京校友,每年有一次聚會、共同探討一些當下的重大議題。與會者從各自的學術領域出發,跨學科分野,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努力開掘具有廣泛意義的本土知識和精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