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學素質是一個人口群體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水平、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等。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科學技術基礎的差異及政治、思想、社會風俗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口文化科學素質在不同國家中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科學素質
- 所屬學科:社會科學
文化科學素質是一個人口群體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水平、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等。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科學技術基礎的差異及政治、思想、社會風俗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口文化科學素質在不同國家中存在差別。
文化科學素質是一個人口群體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水平、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等。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科學技術基礎的差異及政治、思想、社會風俗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口文化科學素質在不同國家中存在差別。這些差別通過某些...
科技素質,又稱為科技素質、科學素養,雖然人們提法不一,但涵義基本相同。國際公眾科學素質促進中心主任、美國芝加哥科學院副院長米勒(JonD.Miller)認為,科學素質(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社會公眾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對於科學技術的理解能力。它包含以下內容:①認識和理解一定的科學術語和概念的能力:②跟上科學推理...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1年8月5日印發杭州市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 通知.全文 為推動科技文化強市建設,不斷提升全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浙...
《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研究》是2005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研究論述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文化生存發展方式;社會文化素質的組成、特點以及在公民素質中的地位等。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論述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文化生存發展方式;社會文化素質的組成、特點以及在公民素質中的地位;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在人的生存發展中的...
教育是影響我國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因素,經濟是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驅動因素,政治因素對我國公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起指導性作用,文化也深刻影響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有促進作用也有制約作用。教育是影響我國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因素。建立和完善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特別是大力發展社會教育,使學校教育、...
“素質”是指人的體質、品質和素養。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促進人的素質發展,提高人的素質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動。一個有學識不具備教育能力的人可以從事別的職業,但不能從事教師職業。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
《教師科學文化素養》是2010年02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于海洪。內容簡介 在高等教育諸多的改革中,教學改革是核心。在教學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是培養人才素質、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環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是深層次的...
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 《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是安丘市第二中學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老師是王東光。課程簡介 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的具體知識點及導入 設計思路 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欲望,感受生活。
為此中共中央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整箇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意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民族有上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是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促進科學技術普及,加強國家科學技術普及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文化素質與科學精神》是2003年3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義遒。內容簡介 義遒先生擅長於將深邃的教育思想用生動活潑的隨筆寫出來,揮灑自如,使人百讀不厭。在關於大學的理念上,我很贊同他的看法,因此我能從他描繪的一石、一木、一水的“靈氣”中體驗到他內心的所思、所想。而義遒先生寫的關於...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這是我國文化建設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基本概況 黨的十五大報告...
人口個體素質是個人在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所具備的身體條件。它包含個人的身體素質、文化科學技術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三個方面。人口個體素質的實質是德、智、體諸素質不同程度的結合和統一。無論是文化科學技術素質,還是思想道德素質,都以身體素質為基礎。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從體力、精力和時間上保證文化科學技術...
《物理概念與科學文化素養》是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大江、呼中陶。內容簡介 本教材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一、圍繞大綱要求,對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套用能力的培養進行科學設計,使兩者緊密結合、相互配合。在闡述物理基礎知識方面,明晰了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和概念套用,繼承發揚了理工...
人力資源科學與文化素質 人力資源的科學與文化思想造詣與素養,是知識經濟的關鍵要素,是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力資源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提高母親的科學素質,重視親職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傳播力度,用優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動場所與學校科學課程相銜接的有效...
他的主要理論框架,一是領導幹部素質決定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二是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動力;三是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將越來越表現為人才的競爭和科技實力的競爭;將越來越表現為人才的競爭和科技實力的競爭;四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大力提高全民族和科學文化素質。
4、男性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1.7%)要明顯高於女性(0.98%)。5、不同文化程度公眾的基本科學素養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文化程度,科學素養也越高。6、不同年齡段公眾的基本科學素養水平也存在顯著性差異,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下降。7、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水平地區差異顯著,其比例由東向西逐漸...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是2007年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根據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發[2005]44號),制定並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2006—2010—2020)》(以下簡稱《...
提高公民和國家整體的科學文化素質,應該加強文理兩個方面的通識教育,其中包括要求文科生學習一些科學方面的通識課程。即推進科學與藝術、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重視科技史 鄭也夫認為科技史的課程是溝通文理的最佳橋樑。培養文理兼通人才 在人才培養中,對理工科學生要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的教育。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如...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實施方案》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普及法》發布的一套方案。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套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發布信息 (2006~2010~2020年)(...
本次大會主題為“科學素質促進與可持續發展”,由中國科協主辦,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和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共同支持。來自5個國際組織,28個國家、35個國別科技組織的600多位中外嘉賓出席大會。本次大會包括開幕式、主旨報告、高峰論壇、專題論壇、圓桌會議、觀摩活動和閉幕式等環節,旨在落實2018...
國民整體素質(national quality)是2008年公布的資源科學技術名詞。定義 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實力的標誌之一,是國家整體力量的綜合反映,是國民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的綜合表現。國民素質的高低主要是通過勞動者素質體現和反映出來。出處 《資源科學技術名詞》。
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
全書從廣闊的文化背景出發,打破狹窄的專業教育的界限,融匯了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各類學科知識,系統地闡述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並以此為基礎,結合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詳盡地論說了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心理健康素質的基本內涵以及進行諸...
人口質量是指人口本質的綜合性素養和能力,可分為身體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和道德素質三個因素。從微觀方面來看,人口質量總是不能滿足需要,是有一定限制的。人們為了獲得較高的質量,如較高的文化科學素質和身體素質,往往需要花費一定的代價和費用。因而,人口質量具有經濟價值,投入提高人口質量的資本要獲得一定的經濟...
四有公民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以便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四有”公民的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鄧小平教育理論的核心內容。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質、...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照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組織科普作家等熱心科普創作的人士,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繁榮科普...
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