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以長株潭試驗區為例

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以長株潭試驗區為例

《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以長株潭試驗區為例》是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耀農。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
  • 作者:曾耀農
  • ISBN:9787302331353
  • 定價:29元
  • 出版時間:2013-8-8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前言,目錄,

圖書簡介


文化產業是與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考察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我們認為集群化是文化產業加速發展的主要途徑。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樣應該走集群化的道路。本書從各個角度論述了文化產業集群化的空間布局、突破方略與整合措施,並解析了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案例,為我國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鑑。
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以長株潭試驗區為例

前言


在中共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背景下,湖南文化產業的發展以長株潭試驗區為龍頭,建立三市良性互動機制,帶動全省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早日趕超兄弟省市,走在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前列,成為國際文化市場的生力軍。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民族的期待,更是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需要。在當今時代,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從一種理念轉化為巨大的市場經濟效益,在全世界每天創造出220億美元的價值,並以5%的速度遞增,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美國達14%,英國達12%。縱觀全球,已開發國家的眾多創意產品、創意服務、創意行銷和創意產業模式,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構成了一股巨大的文化創意經濟的發展浪潮,勢不可擋。各國的文化產業以其各自獨特的產業價值取向和經濟管理方式迅速擴張,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制勝法寶,展現出創意產業的輝煌前景,預示著發展模式的全新變革。
2007年12月,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兩型社會”試驗區,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試驗改革區的龍頭,長沙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時不我待,刻不容緩。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應該朝著效益驅動型、有序競爭型和市場主導型方向挺進,適應消費社會民眾的文化需求,增強百姓的幸福感。近年來,文化產業在全球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中占有突出的地位。2003年2月《倫敦市長文化戰略草案》公布,倫敦的文化創意產業估計年產值在250億~290億英鎊之間;美國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總額在2002年時就高達1377.8億美元,早已超過汽車產業,成為全球文化產業的領頭羊。我國文化產業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雖然有北京、廣東、湖南、浙江、山西、上海等六省市,但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卻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較為嚴重,呈現東高西低的態勢,文化產業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小城市大都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湖南作為中部大省,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人才眾多。早在1989年,中共湖南省委就作出了“發展文化經濟,建設文化大省”的決策,尤其是在文化產業的起步上,走在了其他省市發展的前列。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湖南先後制定和出台了《湖南省文化強省戰略實施綱要》和《湖南文化產業振興實施規劃》,並採取了具體落實措施,這對加快湖南文化強省建設,增強湖南形象傳播,推動文化產業跨越性發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長株潭試驗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既是環境、資源約束下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轉型時期文化變遷的正確路徑,將對全省甚至全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之下,世界變得越來越“平”,變得單一,每個城市的商業和金融模式都趨於雷同。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體現一個城市的性情與風格,文化才是使城市獨具魅力、與眾不同的主要標誌。長株潭試驗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隱藏著不少缺陷。深刻反思長株潭試驗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對於促進長株潭城市群文化產業又快又好地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長株潭試驗區的“兩型”特色,主要體現在改善結構、最佳化布局、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等各個方面,而文化產業將在這些方面起關鍵性作用。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必須避免短視行為,制定扶持文化產業的長期穩定政策,打造產業園和產業鏈,走集群發展道路,完善文化市場的配置機制,使其可持續發展。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法蘭克福學派開創了文化產業研究的先河。1947年,德國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在《啟蒙的辯證法》中首次提出“文化工業”的概念,但在其內部一開始就有“文化工業可行性”之爭。時至今日,理論界關於“文化產業可行性”之爭仍未停止。從社會實踐發展來看,由於資本的全球化和高科技的發展為文化產業提供了資本運營和技術基礎,文化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不爭的事實使得文化產業理論的批判主義者們擱置了爭議,將研究的重心轉移到文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中國學者也積極加入到這一研究之中。有學者關注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認為文化資本是決定長期經濟成長與衰退的關鍵性因素,如高波、張志鵬的《文化資本:經濟成長源泉的一種解釋》(《南京大學學報》2004 年第5 期)。也有學者關注文化產品的文化價值,認為文化產品首先是一種符號或者信息,其次才具商品的屬性,而文化產品基本的經濟價值來源於其文化價值,文化產品應該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如杜開林、趙歡春的《論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與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學術論壇》2011年第2 期)。更為綜合和主流的觀點認為,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訴求是更好地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塑造國家形象,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文化軟實力,如方東的《高新技術條件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辯證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0第16 期),田海明的《文化產業的資本運作及發展之思考》(《學術界》2011 年第 1 期)等論文,均有相關論述。
隨著文化產業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構成了一個以知識經濟為背景的新興產業群和廣泛的文化消費市場,出現了具有世界級影響、能夠向全世界提供巨大能量的文化與創意經濟價值和服務的產業集群。所謂文化產業的集聚發展,指的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以主導文化產業為核心,吸引大量產業聯繫密切的企業群和相關服務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從而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的現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各國GDP數據推算,從文化產業貢獻值的絕對值和相對比重的角度看,文化產業對GDP貢獻值大的國家,恰恰是文化產業集群比較發達、產業集聚度比較高、產業集群對地區和世界輻射力比較廣泛的國家。從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產業集群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文化產業布局體系的重要標誌,而文化產業集群具有較為鮮明的地理空間聚集特徵。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將“加快建設長株潭城市群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作為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工作目標之一,充分體現了決策者對城市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取決於合理產業布局的準確把握。關於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歐陽文風的論文《長沙文化產業的戰略定位及發展路徑》(《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指出:長沙文化產業應該依託獨特的文化傳統,建設“極富湖湘人文底蘊歷史文化名城”;打造“最具休閒特色國際化娛樂之都”。其實施路徑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提出一個鮮明的口號——“快樂之都,幸福長沙”;確立“走出去”國際化文化戰略;推進“築巢引鳳”文化建設工程;實施“造船出海”文化發展戰略,努力尋找國際化的文化突破口。肖莉、周海燕的論文《長株潭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研究》(《企業家天地》2011年第4期)提出了四種集群發展模式,即改革推動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集團帶動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選擇數位技術支撐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產品衍生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另有許多專家(如歐陽友權教授)對文化產業乃至湖南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但他們對長株潭城市群文化產業總體研究卻顯得薄弱,還有許多研究空間。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首先,我們的研究有利於貫徹落實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實現文化強省的宏偉目標。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在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長株潭城市群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湘西民俗文化發展試驗區和大湘南文化創意生產基地,培育壯大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進一步擴大湖南廣電、出版、動漫、演藝、網路等品牌優勢,增強湖南文化產業競爭力。”建設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是我國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大背景下採取的重大戰略舉措,加強對長株潭城市群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對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實現文化強省宏偉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我們的研究有利於打造湖南文化產業示範高地,形成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創新力、傳播力、保障力和競爭力。縱觀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文化產業各要素的集聚效應,形成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中心城市(如長株潭城市群)能夠產生強大的經濟文化輻射力,對周邊區域的文化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湖南省政府按區域特點確立了“一區(長沙)三帶(京廣線、瀟湘流域、大湘西)四輪驅動(廣電、出版、動漫、演藝)兩翼齊飛(旅遊、會展)”的文化產業戰略布局,構成了全省文化產業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產業集群化又遍地開花、優勢互補的空間格局。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建設在繼續重視紅色文化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掘並不斷豐富湖湘文化特色,塑造、培育長株潭城市群文化元素、文化品牌和文化精神,實現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目標。湖湘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蘊藏著豐厚而特色鮮明的文化資源。
長株潭文化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湖南省文化強省戰略實施綱要》和《湖南省文化產業振興實施規劃》中明確提出:“以長株潭為核心文化增長極”,“把文化產業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重點產業來規劃和布局”。近年來,以“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演藝湘軍”等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形成品牌,引領長株潭文化產業迅猛增長,成為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但是,由於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制約, 長株潭文化市場和文化消費還處於發育初期,許多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產業開發還未形成規模,產業鏈構成比較單一,除少數形成規模的企業外,大多數企業的競爭力較弱,尤其是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滯後。生產要素中最具優勢的是文化資源要素,長株潭城市群在市場需求方面有較強的潛在優勢,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明確其戰略定位,努力尋找便捷的文化產品出口路徑。
湖湘文化源遠流長,但湖南省文化產業資源豐富而開發不足;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力量薄弱;文化產業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文化產業國際接軌力度不夠;文化產品的巨大需求不能實現;文化產業經營性人才匱乏;大量的文化資源不能實現產業化;文化產品出口呈萎縮態勢。因此,長株潭試驗區為了實現文化繁榮目標,增強國民幸福指數,需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也需要制訂微觀的規劃和方案,從而起到示範作用,帶動全省乃至全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應該關注的焦點

湖湘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蘊藏著豐厚而特色鮮明的文化資源。近10年省委省政府把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到了繁榮經濟、推動社會進步的高度,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湖南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檔案,相繼構建了廣電、出版、報業、娛樂四大核心優勢文化產業,奪得了中國文化發展的20多個“第一”。據初步測算,2012年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總產值2730億元,同比增長16.1%;增加值1175億元,同比增長15.9%,占GDP比重5.2%,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南文化現象”受到廣泛關注。湖南提出到2015年,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以上,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10%,實現總量提升、質量更優、位置前移。在此基礎上,進行貼近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實際的學理拓展,為文化產業集群發展形態提供新的理論資源。
(一)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結構障礙
影響和制約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三市文化產業生存狀態的差異及協調發展的障礙;人才資源、技術創新和融資能力等因素的影響。
(二)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潛力
最佳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湖湘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優勢;重視民營文化企業的作用,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健全人才培養成長機制。
(三)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空間布局
國內外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促進文化產業與經濟社會協調進步;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空間布局的總體規劃。
(四)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突破方略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集聚——開發創新活力”與“輻射——形成共享網路”相結合;提升試驗區文化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綜合管理能力。
(五)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整合措施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區域整合發展的模式;“三網融合”環境下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傳播;政府部門橫向與縱向協調運作的整合機制、整合載體和整合內容。
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和發展,到2015年,湖南文化和創意產業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總產出達到4300億元,增加值達到1900億元,占GDP比重達6%以上,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10%左右。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湘濤指出:做強文化企業,加快產業發展,一是要統一思想,形成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共識,文化產業發展是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途徑,是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要抓手,是社會惠民生、建和諧的重要基礎。二是要突出重點,把握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要著力培育骨幹文化企業,通過創優環境、搭建平台、整合資源,促進文化企業做大做強;要積極探索文化發展模式,做好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文化與旅遊、文化與民生等方面的融合文章,提升文化產品的品質、品位、品牌;要不斷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文化產品市場建設,加強文化消費市場培育,加大文化產品推廣力度。三是要形成合力,強化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保障,努力推動文化產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長株潭試驗區要加大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在財政支持方面,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度,採取貼息、補助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轉制文化單位原已享受的財政扶持政策在轉制和更名後繼續執行。在稅收方面,國家對新創辦的民營文化企業,實行免徵3年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文化產品出口按國家現行稅法規定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文化勞務出口境外收入不征營業稅,免徵企業所得稅。積極營造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良好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加快文化市場的立法步伐,加強對非公有文化企業的活動監督,規範執法行為,同時對損害和侵犯非公有文化產業的行為依法處理,營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法制環境。
第一,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應成為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現代服務業、建立新型服務功能和新型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集群主要依託城市建立起來,它們利用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工商業網路、集聚型的文化市場、多元化的文化傳統,以及大量流動的人口,與城市化浪潮特別是城市的功能轉型、再造緊密聯繫在一起。
第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及高端科技產業的融合,應成為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引擎。政府的協調與服務機構、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是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四大主體,它們的組合有利於催生各種創新活動和促進研發成果轉化,推動長株潭三市早日進入“智慧城市”行列。
第三,應積極營造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良好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在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的同時,不斷提高市場監管水平,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
第四,政府要逐步加大文化市場開放力度,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鼓勵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參股、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進入文化產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社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第五,長株潭試驗區還要賦予非公有文化企業國民待遇,即享有和國有文化企業同等的法律地位、同等的經濟權利、同樣的優惠政策等,使其良性競爭,和諧發展。
第六,文化產品銷售決定文化產品的生產,建議在長株潭試驗區設立大型的文化產品展示與交易中心,既推廣文化有形產品,也推廣文化創意產品,條件成熟時,每年舉辦一次長沙文化產業博覽會,運用現代媒介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本土文化產品的風采。
本書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11WTB26]、“三網融合語境中湖南電視節目創新策略研究”[12YBB142]總結性成果,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資助出版。本書由曾耀農教授總負責,丁紅、歐陽秀蘭、曾心瀅、丁釗、曾憶夢、李東璟、胡寒、劉美霞、陳子燕、丁千、曾耀輝、趙海等參與寫作,部分學生承擔了資料蒐集與整理工作。本書參考了許多文獻與資料,未能一一註明出處,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著者
2013年7月

目錄


第一章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結構障礙
第一節影響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三市文化產業生存狀態的差異及協調發展的
障礙
第三節人才資源、技術創新和融資能力等因素的制約
參考文獻

第二章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潛力
第一節最佳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
第二節湖湘文化與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優勢
第三節重視民營文化企業的作用,拓寬融資渠道
第四節加大文化技術創新投入
第五節健全文化人才培養成長機制
參考文獻

第三章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
第一節國內外文化產業集群發展趨勢
第二節促進文化產業與市場經濟的協調進步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空間布局的總體規劃
參考文獻

第四章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突破方略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第二節“集聚——開發創新活力”與“輻射——形成
共享網路”相結合
第三節提升試驗區文化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市場
拓展能力、綜合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第五章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整合措施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區域整合發展的模式
第二節“三網融合”背景下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傳播
第三節政府部門橫向與縱向協調運作的整合機制、整合
載體和整合內容
參考文獻

第六章智慧城市與長株潭試驗區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價值
第二節文化產業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力量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應該成為智慧城市的樣板
參考文獻
第七章長沙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第一節長沙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第二節文化創意產業特點、運作模式及產業服務平台
第三節完善產業服務平台,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
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第八章長株潭試驗區廣告產業的運作規律
第一節廣告產業與“兩型社會”的緊密聯繫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廣告產業的現狀及問題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廣告產業的對策
參考文獻

第九章長株潭試驗區出版產業的建設方針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出版產業的現狀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出版產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出版產業的建設方針
參考文獻

第十章長株潭試驗區報紙產業的創新決策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報紙產業的現狀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報紙產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報紙產業的創新決策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長株潭試驗區動漫產業的轉型對策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動漫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動漫產業面臨的挑戰與前景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動漫產業轉型的策略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長株潭試驗區網路產業的解困方案
第一節我國網路產業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網路產業的現狀
第三節星辰線上: 引領網路媒體走向主流
第四節金鷹網: 青春文化新視窗
第五節長株潭試驗區網路產業解困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長株潭試驗區湘繡產業的品牌戰略
第一節湘繡的輝煌歷史
第二節湘繡的真實現狀
第三節湘繡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四節湘繡產業發展的具體方式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長株潭試驗區服飾產業的品牌建構
第一節長株潭試驗區服飾企業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長株潭試驗區應打造多元化、高水平的
服飾品牌
第三節長株潭試驗區服飾品牌的建構措施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從紅網看地方新聞網站的擴張策略
第一節我國地方新聞網站概述
第二節紅網的發展概況
第三節紅網的擴張發展分析
第四節地方新聞網站發展中的不足之處
第五節地方新聞網站的擴張對策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從《雪花秘扇》看電影對本土文化的有效傳播
第一節我國本土文化面臨著內憂外患
第二節《雪花秘扇》和江永女書
第三節《雪花秘扇》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對本土文化
傳播的比較
第四節《雪花秘扇》與《霸王別姬》對本土文化傳播的
比較
第五節電影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傳播本土文化的策略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從華聲線上看地方新聞網站的運營模式
第一節我國地方新聞網站掃描
第二節個案研究——華聲線上的營運探索
第三節華聲線上對地方新聞網站運營的啟示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從《花兒朵朵》看我國選秀節目的策劃原則
第一節我國電視選秀節目發展概述
第二節電視選秀節目在我國興起的原因
第三節從《花兒朵朵》看當前選秀節目的成功之處
第四節我國電視選秀節目的策劃原則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從星辰線上看城市網站的贏利模式
第一節中國城市網站應運而生
第二節城市網站的贏利特點
第三節城市網站的結構模型
第四節星辰線上的贏利模式對其他網站的啟示
第五節星辰線上手機報的運營策略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從《瀟湘晨報》看報業的活動行銷戰略
第一節活動行銷的類型與特色
第二節《瀟湘晨報》活動行銷成就
第三節《瀟湘晨報》對報業活動行銷的啟示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