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產

文化地產

文化地產是以文化軟實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是用文化引領規劃、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行銷體系、物業服務的系統工程。文化地產是把“死建築”變成“活建築”的系統工程。房地產傳統開發模式是以“建築”為核心,文化和概念僅作為行銷手段;而文化地產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築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地產
  • 主要內容:文化軟實力為核心競爭力
  • 使用領域:房地產開發
理念,四大標準,模式,發展,

理念

文化地產理念,是商業地產領域的“文化地產”模式,工業地產領域的“經濟生長”理論,園區地產領域的“文化軸心”理念都是文化地產理念的延伸和實踐。

四大標準

1- 文化不再是行銷的概念和手段,而是建築精神和價值的核心。
2- 建築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是共生關係,而非從屬關係。文化軟實力成為提升建築價值的核心。
3- 用文化軟實力統合房地產核心價值體系。用文化引領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行銷體系、物業服務……的全過程。
4- 在文化地產系統中,文化必須是可落實、可體驗、可感觸、可實現的渾然整體。

模式

1.博物館模式:典型案例為北京798。以展覽和旅遊開發為主,藝術家和文化機構進駐後,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廠房,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合。
2.公共遊憩空間模式:典型案例為後工業景觀設計代表作一一德國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公園設計與其原用途緊密結合,將工業遺產與生態綠地交織在一起。1994年正式對外開放。彼得·拉茨也因此設計於2000年獲得第一屆歐洲景觀設計獎。
3.商旅文聯合開發模式:典型案例為上海城隍廟。將歷史文化、特色建築、特色餐飲結合,融入旅遊。
4.開闢創意新區模式:重點為一站式體驗、創意元素吸引、產業鏈延伸。

發展

2009年,中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標誌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性產業。2012年以來陸續發布實施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畫》,進一步將中國文化產業推向高潮。《規劃綱要》提出以重點工程帶動的工作思路,明確了九大重點工程,並細化分解為50項重點項目,包括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出版博物館、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國家民族博物館、新聞博物館等。
近年來,文化地產時常被人提及。與房地產傳統開發模式以“建築”為核心,文化和概念僅作為行銷手段不同,文化地產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築價值。
2015年,我國旅遊人數達40億人次,出境游1.2億人次,總收入超過4萬億。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場。其次,2015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7235億元,同比增長11%,較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6個百分點。中國文化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約6.2%,在前十大經濟體中領先。由此表明,文化及相關產業是當前經濟成長的一個亮點,總量持續快速增長,比重日益上升。
在“限購、限貸、限外、限價”為特點的房地產巨觀調控背景下,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進入階段性低迷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讓地產和文化“聯姻”,或許就是房地產下一個方向和目標。目前,以鳳凰股份、瑞安房地產等為代表一批企業,另闢蹊徑,藉助特有的文化優勢,大力推行文化地產的建設。先行者的成功經驗,將為後續企業的發展提供很好的經驗借鑑。
“十二五”期間,國內文化產業將有一個快速的發展期,作為文化產業的物理載體的文化地產亦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
由此,可以預期“十二五”期間國內文化產業將有一個快速的發展期,作為文化產業的物理載體的文化地產亦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另外,在“限購、限貸、限外、限價”為特點的房地產巨觀調控背景下,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進入階段性低迷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讓地產和文化“聯姻”,或許就是房地產下一個方向和目標。目前,以鳳凰股份、厚土機構、瑞安房地產等為代表一批企業,另闢蹊徑,藉助特有的文化優勢,大力推行文化地產的建設。先行者的成功經驗,將為後續企業的發展提供很好的經驗借鑑。
2016年年底,國務院《“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把旅遊業建設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要全面提升主題樂園的旅遊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品質高、信譽好的品牌主題樂園,推動國內主題遊樂企業國際化發展。
《文旅地產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指出,中國主題樂園市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提高,旅遊需求日漸增長,未來幾年將迎來高增長。據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2030年中國主題公園客流人次將分別達到3.2億和4.2億人次。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高品質、定位精準的文化旅遊項目仍存較大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